一种室内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350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体和控制器,所述新风主体内设有风机和抑菌防霉净化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包括紫外线灯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新风主体可拆洗连接,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相连。与现有的新风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紫外线灯能够杀灭常见的螨虫、霉菌、细菌和病毒,避免了聚集的霉菌和细菌在过滤器中滋生繁殖,导致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等离子发生器能够有效地清除空气中有毒化学物质和病菌悬浮颗粒物,从而达到彻底净化空气的目的。彻底净化空气的目的。彻底净化空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室内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用能引发的大气污染,导致部分地区雾霾肆虐;加上北方地区沙尘暴,使得大气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北方的冬天,由于室外冬季风速低,集中供暖产生PM2.5以及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加剧了环境污染。
[0003]另一方面,家具装修建材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受材料、胶水质量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室内的甲醛、TVOC等有害气体浓度越来越大。加上螨虫、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滋生,特别是在冬季采暖季节和夏季空调季节,窗户关闭造成室内通风不畅,室内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0004]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是在建筑中增设新风系统。但是现有的新风系统几乎都只是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然后送入室内,稀释室内污染的空气。此种方法效率较低,且无法杀灭室内常见的螨虫、霉菌、细菌和病毒。另外,由于过滤器长时间使用,导致其中聚集的霉菌和细菌等在过滤器中滋生繁殖。对于非专业的家庭用户,经常会因为长时间没有更换过滤器而造成室内空气被细菌和病毒二次污染,引发建筑综合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新风系统无法杀灭室内常见的螨虫、霉菌、细菌和病毒的问题,且新风系统长时间使用后聚集的霉菌和其他细菌在过滤器中滋生繁殖,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新风系统,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室内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体和控制器,所述新风主体内设有风机和抑菌防霉净化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包括紫外线灯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新风主体可拆洗连接,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新风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新风主体的内部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还包括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所述一级过滤器位于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二级过滤器位于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新风主体内壁上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所述二级过滤器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所述二级过滤器分别与所述卡槽可拆卸限位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灯是波长为254nm的无臭氧紫外线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过滤器和所述二级过滤器分别包括滤芯和外框,所述滤芯与所述外框固定连接;所述外框为金属外框或硬质塑料外框,所述滤芯至少是以下材料其中之一:复合纤维、石墨烯、无纺布、玻璃纤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出风防尘网,所述出风管道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或热感感应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上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设有进风防尘网。
[0017]与现有的新风系统相比,本技术抑菌防霉净化组件中设置了紫外线灯能够杀灭常见的螨虫、霉菌、细菌和病毒,避免了聚集的霉菌和细菌在过滤器中滋生繁殖,导致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延长抑菌防霉净化组件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另一方面,抑菌防霉净化组件中设置了等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能够产生臭氧和负离子,在离子风驱动下,将其扩散到室内空间。适量浓度的负离子一方面调节了空气中的离子平衡;同时,它还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负离子能够同空气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和病菌悬浮颗粒物相碰撞使其带负电,而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物就会吸引其周围带正电的颗粒物如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孢子等,然后降落到地面,从而达到彻底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2所示,一种室内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体1,新风主体1内设有控制器2、风机3和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风机3和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分别与控制器2相连。风机3用于将室外的空气吸入新风主体1内,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用于对吸入新风主体1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消毒。新风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5和出风口6,进风口5和出风口6分别与新风主体1的内部连通。
[0022]在本实施例中,风机3采用离心风机,设有高中低三挡,可以调节室内新风的换气次数,低档为2

3次/小时,中档为4

6次/小时,高档为7

12次/小时。如果房间对噪声要求较高,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机3也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采用无极调速。
[0023]进风口5上连接有进风管道7,进风管道7的一端与进风口5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到室外;进风管道7远离进风口5的一端设有进风防尘网,用于过滤大颗粒灰尘、蚊虫等,防止进风口堵塞。
[0024]出风口6上连接有出风管道8,出风管道8的一端有出风口6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室内的各个房间;出风管道8远离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出风防尘网,用于过滤大颗粒灰尘、
蚊虫等,防止出风口堵塞。出风管道8对应各个房间的位置上均设有感应器9,感应器9与控制器2相连;感应器9用于检测房间有多少人,反馈给控制器2,从而控制风机3的出风的大小或关闭。感应器9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或热感感应器。
[0025]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固定在风机3与进风口5之间,为了减少新风对抑菌防霉净化组件的冲击,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与进风口5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0cm,很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也可以固定在风机3与出风口6之间。
[0026]抑菌防霉净化组件4包括从进风口5往出风口6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器41、紫外线灯42、二级过滤器43和等离子发生器44,其中,等离子发生器44和紫外线灯42分别与控制器2相连。具体地,在新风主体1内壁上与一级过滤器41、二级过滤器43和等离子发生器44的相应位置处设有卡槽10,一级过滤器41、二级过滤器43和等离子发生器44分别与卡槽10可拆卸限位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能够更加便于安装和拆卸,以减少后期的的维护成本。紫外线灯42设置在一级过滤器41和二级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新风系统,包括新风主体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体内设有风机和抑菌防霉净化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包括紫外线灯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新风主体可拆洗连接,所述紫外线灯和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新风主体的内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防霉净化组件还包括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所述一级过滤器位于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二级过滤器位于所述紫外线灯与所述出风口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主体内壁上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所述二级过滤器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和所述二级过滤器分别与所述卡槽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增文龚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今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