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晨起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43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涉及建筑通风技术领域,包括:房屋、顶板、空气质量传感器、控制器、排风组件、抽风组件;房屋内部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房屋右侧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质量传感器;房屋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房屋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组件;房屋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风组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过滤网可对房屋内部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防止空气排出污染外部环境;第二过滤网可对外部抽进房屋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防止空气中带有的有毒气体抽进房屋内部,同时可防止灰尘杂质进入;从而可提高房屋内部空气的洁净度。从而可提高房屋内部空气的洁净度。从而可提高房屋内部空气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风就是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使风没有阻碍,可以穿过,到达房间或密封的环境内,以造成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在城市建筑中,人们为了改善和提高日常生活环境质量,通常都会在房屋内安装有通风结构;
[0003]但是,现有的通风结构一般在通风时无法对进入和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因而容易影响室内的清洁以及空气环境;同时通风效果差,通常只能将内部空气排出,无法将外部空气排进,不能够使室内空空气循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为解决现有的通风结构一般在通风时无法对进入和排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因而容易影响室内的清洁以及空气环境;同时通风效果差,通常只能将内部空气排出,无法将外部空气排进,不能够使室内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房屋建筑设计的室内节能通风结构,包括:房屋(1)、顶板(2)、空气质量传感器(3)、控制器(4)、排风组件(5)、抽风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内部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房屋(1)右侧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质量传感器(3);所述房屋(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房屋(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排风组件(5);所述房屋(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风组件(6);所述排风组件(5)包括:第一过滤箱(501)、第一凹槽(502)、第一磁铁(503)、第一过滤网(504)、第二磁铁(505)、第一提手(506)、第一通风管(507)、鼓风机(508)、第一分流管(509)、排风口(510);所述排风组件(5)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箱(501),且第一过滤箱(501)固定连接在房屋(1)顶部;所述第一过滤箱(501)内部内壁上下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凹槽(502);两个所述第一凹槽(502)左侧内部均连接有第一磁铁(503);两个所述凹槽(502)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04);两个所述过滤网(504)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提手(506);所述第一过滤箱(50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通风管(507),且第一通风管(507)延伸至房屋(1)内部;所述第一通风管(50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机(508);所述第一通风管(507)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分流管(509);所述第一分流管(509)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排风口(510),且排风口(510)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2)上;所述抽风组件(6)包括:第二过滤箱(601)、进风管(602)、引风机(603)、第二凹槽(604)、第三磁铁(605)、第二过滤网(606)、第四磁铁(607)、第二提手(608)、第二通风管(609)、第二分流管(610)、出风口(611);所述抽风组件(6)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箱(601),且第二过滤箱(601)固定连接在房屋(1)顶部;所述第二过滤箱(60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风管(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起
申请(专利权)人:徐晨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