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828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属于新风装置领域,包括承载机构和两个用于净化的净化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安装箱和安装在其内部中间位置处的换热芯,所述换热芯的两侧均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先由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经由静电收尘箱进行静电除尘,经由静电除尘后的气体进入到各个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中,外部臭氧经由臭氧喷头输送至第一输送管内,对气体进行灭菌,外部消毒液经由外部供液装置输送至雾化喷头,对气体进行消毒液消毒,保证输入实验时内的气体以及实验时排出的气体纯净安全,提高实验时的检测精度及安全性。提高实验时的检测精度及安全性。提高实验时的检测精度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装置领域,具体是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PCR实验室又叫基因扩增实验室,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能迅速掌握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精确检测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存在的数量、是否复制、是否传染、传染性有多强、是否必要服药、肝功能有否异常改变能及时判断病人最适合使用哪类抗病毒药物、判断药物疗效如何、给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检验依据,因此PCR实验室的新风装置均采用静电耦合新风装置,安全性较高。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吊顶式全换热高压静电耦合催化新风净化机,(授权公告号CN210373943U),该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旧风热交换不彻底、臭氧无法完全被去除的技术问题,但是,排入以及排出的气体仅通简单的过滤除尘,无法对气体进行灭菌消毒,降低实验室的实验精度,危险性较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包括承载机构和两个用于净化的净化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安装箱和安装在其内部中间位置处的换热芯,所述换热芯的两侧均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箱外侧,两个所述净化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两个所述净化机构分布在所述换热芯两侧,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密封箱和贯穿固定在其一端的输气管,所述密封箱远离所述输气管的一端开设有输气孔,所述密封箱通过输气孔与所述换热芯连通,所述密封箱的内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静电收尘箱、臭氧催化分解模块和甲醛催化分解模块,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密封箱靠近所述输气管的一端,所述静电收尘箱的输出端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灭菌机构,所述第一灭菌机构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二灭菌机构,所述第二灭菌机构上均安装有排水机构,所述第一灭菌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管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臭氧喷头,所述臭氧喷头与外部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静电收尘箱连接,所述第二灭菌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与外部供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输送管远离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速马达,所述减速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管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灭菌机构还包括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贯穿所述第二输送管和连接管,并延伸至所述第一输送管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贯穿至所述安装箱外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液管和密封固定在上的电磁阀,所述排液管远离所述电磁阀的一端贯穿固定在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底面,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与外部收集装置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绞龙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罩的输出端均朝向所述臭氧催化分解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在使用时,将两个净化机构中的输气管分别与室内以及室外连接,两个风机交错对两个净化机构进行抽气,气体进入密封箱内部,先由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经由静电收尘箱进行静电除尘,经由静电除尘后的气体进入到各个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中,外部臭氧经由臭氧喷头输送至第一输送管内,对气体进行灭菌,外部消毒液经由外部供液装置输送至雾化喷头,对气体进行消毒液消毒,增加消毒灭菌效果,保证输入实验时内的气体以及实验时排出的气体纯净安全,提高实验时的检测精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中的安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中的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中的第一灭菌机构和第二灭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承载机构;11、安装箱;12、换热芯;13、风机;131、风管;2、净化机构;201、输气孔;21、密封箱;22、输气管;23、过滤网;24、静电收尘箱;25、臭氧催化分解模块;26、甲醛催化分解模块;3、第一灭菌机构;31、第一输送管;311、连接管;32、臭氧喷头;33、紫外线杀菌灯;4、第二灭菌机构;41、第二输送管;42、雾化喷头;43、减速马达;44、绞龙;45、排气罩;5、排水机构;51、排液管;5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包括承载机构1和两个用于净化的净化机构2,承载机构1包括安装箱11和安装在其内部中间位置处的换热芯12,换热芯12的两侧均设有风机13,风机13的输入端与换热芯12连接,风机13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箱11外侧,两个净化机构2安装在安装箱11的内部,两个净化机构2分布在换热芯12两侧,净化机构2包括密封箱21和贯穿固定在其一端的输气管22,密封箱21远离输气管22的一端开设有输气孔201,密封箱21通过输气孔201与换热芯12连通,密封箱21的内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静电收尘箱24、臭氧催化分解模块25和甲醛催化分解
模块26,过滤网23位于密封箱21靠近输气管22的一端,静电收尘箱24的输出端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灭菌机构3,第一灭菌机构3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二灭菌机构4,第二灭菌机构4上均安装有排水机构5,第一灭菌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管31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臭氧喷头32,臭氧喷头32与外部臭氧发生器连接,第一输送管31的一端与静电收尘箱24连接,第二灭菌机构4包括第二输送管41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雾化喷头42,雾化喷头42与外部供液装置连接,第一输送管31通过连接管311与第二输送管41连接,第二输送管41远离第一输送管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罩45。
[0022]本实施例中:换热芯12、静电收尘箱24、臭氧催化分解模块25和甲醛催化分解模块26的工作原理与公开号为CN210373943U的中国专利原理一致,将两个净化机构2中的输气管22分别与室内以及室外连接,两个风机13交错对两个净化机构2进行抽气,气体进入密封箱21内部,先由过滤网23进行过滤,然后经由静电收尘箱24进行静电除尘,经由静电除尘后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PCR实验室静电耦合双重催化新风系统,包括承载机构(1)和两个用于净化的净化机构(2),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安装箱(11)和安装在其内部中间位置处的换热芯(12),所述换热芯(12)的两侧均设有风机(13),所述风机(13)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芯(12)连接,所述风机(13)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安装箱(11)外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净化机构(2)安装在所述安装箱(11)的内部,两个所述净化机构(2)分布在所述换热芯(12)两侧,所述净化机构(2)包括密封箱(21)和贯穿固定在其一端的输气管(22),所述密封箱(21)远离所述输气管(22)的一端开设有输气孔(201),所述密封箱(21)通过输气孔(201)与所述换热芯(12)连通,所述密封箱(21)的内部依次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静电收尘箱(24)、臭氧催化分解模块(25)和甲醛催化分解模块(26),所述过滤网(23)位于所述密封箱(21)靠近所述输气管(22)的一端,所述静电收尘箱(24)的输出端安装有若干个第一灭菌机构(3),所述第一灭菌机构(3)的输出端均安装有第二灭菌机构(4),所述第二灭菌机构(4)上均安装有排水机构(5),所述第一灭菌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管(31)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臭氧喷头(32),所述臭氧喷头(32)与外部臭氧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31)的一端与所述静电收尘箱(24)连接,所述第二灭菌机构(4)包括第二输送管(41)和固定在其外壁的若干个雾化喷头(42),所述雾化喷头(42)与外部供液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域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