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67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0
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包括有试验用支撑台、设置在支撑台上方的柜内腔以及构造成柜内腔的腔壁体,腔壁体包括有左、右分置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腔背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操作窗口的门下槛位置的下补风器,下补风器包括有能够流通补风的过风通道,过风通道的出风口沿支撑台的边缘方向x延伸布置并首、尾两端分别靠近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过风通道用于从柜内腔的外部向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补风,出风口包括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和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部出风收窄口,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支撑台的高度分别大于中部出风收窄口相对支撑台的高度。口相对支撑台的高度。口相对支撑台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通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为了能够立即将有害气体就近排出,往往会使用到通风柜。通风柜属于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局部排风系统,能够以较少风量排走大量的有害气体,控制有害气体的扩散,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如图10所示为第一种较为常见的通风柜结构,常见的通风柜主要包括有试验用支撑台2、设置在所述支撑台2上方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的柜内腔3以及连通所述柜内腔3的抽风机(图中未画出),所述抽风机工作时,在所述柜内腔3内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减少从所述柜内腔3内向外泄漏的有害气体的数量,并将有害气体抽离所述柜内腔3。所述柜内腔3上设置有操作窗口30,在所述操作窗口30的门槛位置设置有下部补风通道10和用于形成所述下部补风通道10的上部通道壁的通道上壳体1,所述通道上壳体1包括有分别呈平板状的前壳部11、中间壳部12和后壳部13,所述前壳部11水平布置,所述后壳部13竖向布置,所述中间壳部12倾斜连接于所述前壳部11和后壳部13之间。所述前壳部11与所述支撑台2之间形成所述下部补风通道10的出风口15,所述后壳部13与所述支撑台2之间形成所述下部补风通道10的进风口14。当所述抽风机工作时,所述柜内腔3外部的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14进入到所述下部补风通道10内,继而通过所述出风口15进入到所述柜内腔3。在所述支撑台2上还设置有阻水凸台21。另外,如图11所示为第二种较为常见的通风柜结构,图中所示的通道上壳体1a包括前后衔接一起的前壳部11a和后壳部12a,所述前壳部11a为平板状,所述后壳部12a为圆弧板状,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类似,不再重复赘述。但现有的上述两种下补风结构的补风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影响通风柜对下沉积聚在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的有害气体的清理能力的因素是多样的,技术人员非常容易联想到的影响因素包括有抽风机的功率不足、导流背板的导流结构不佳等,特别常见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增大所述导流背板的下部导流槽的过风量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往往会忽略通风柜的补风机构,认为只要能够向通风柜补充足够的风量即可。补给风量固然重要,但是补风的流动路径也会影响到通风柜对有害气体的捕捉性能。对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第一、第二种较为常见的通风柜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从它们所设置的下部补风通道吹送出来的气流相当分散,导致气流对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的有害气体的捕捉、清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有大量有害气体残留。另外,从所述出风口左右两端吹送出来的气流往往是贴靠所述柜内腔的左、右腔侧壁流动,所承受阻力比从所述出风口中部区域吹送出来的气流所承受的阻力大,而影响到左右两侧的补风效果。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一种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包括有试
验用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柜内腔以及构造成所述柜内腔的腔壁体,所述腔壁体包括有左、右分置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腔背壁,还包括构建在所述腔背壁对面的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用于形成在所述支撑台上进行实验的进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窗口的门下槛位置的下补风器,所述下补风器包括有能够流通补风的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出风口沿所述支撑台的边缘方向x延伸布置并首、尾两端分别靠近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所述过风通道用于从所述柜内腔的外部向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补风,所述出风口包括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和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部出风收窄口,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
[0005]其中,所述柜内腔是用于进行各种实验活动的操作空间,借助所述柜内腔有利于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临时性地收集于其内,阻止其向四周乱窜。
[0006]其中,所述过风通道用于让所述柜内腔的外部气流向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补风,即所述过风通道为连通所述柜内腔与外部空间的补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用于把所述柜内腔的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柜内腔内,从而能够为所述柜内腔补充气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过风通道也可以应用于在其入口或与其入口连通的管道上安装鼓风机的结构。
[0007]其中,所述出风口的首、尾两端分别靠近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可以解读为所述出风口的首、尾两端与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可以预留有一定的缝隙,例如可以为1mm~10mm;当然,所述出风口的首、尾两端与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的缝隙越小,所述出风口在左右方向上的吹送范围就越广,所以所述出风口的首、尾两端与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还可以是紧靠在一起的。
[0008]其中,所述操作窗口的门下槛位置是指所述操作窗口的底部位置,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文采用相同的含义。而所述操作窗口是连通外部空间与所述柜内腔的通道,实验人员的手部可穿过所述操作窗口伸入到所述柜内腔内进行各种实验操作。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这样,在方向x上的单位长度范围内,从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吹送出来的气流量大于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吹送出来的气流量,从而利用首、尾两端的强气流规制中间区域的气流流动,使从所述出风口吹送出来的气流整体上更加平稳、集中,有效提高气流对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的有害气体的捕捉、清理能力。另外,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所述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吹送出来的气流在上下方向上的流动范围更大并且流量相对更多,从而能够更快的吹走停留在所述柜内腔内两侧角落位置的对应所述出风口首、尾两端布置的重分子气体。
[0010]其次,在通风柜通过所述操作窗口补风环节,相关技术标准一般都要求所述操作窗口具有均匀和稳定的面风速(0.5米/秒左右)。由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大致对应于所述操作窗口的中央区域,而所述操作窗口的中央区域本身的补进风量是最大的,而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大致对应于所述操作窗口的左右两边,为此该左右两边位置相对于所述操作窗口中央区域的补风量相对较小,在上述布局的结构中,就能够进一步利用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中部出风收
窄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的特点,弥补所述操作窗口的左右两边位置相对补风不足而所述操作窗口中央区域补风过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所述操作窗口面风速的均匀和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方向x上,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的宽度。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并靠近所述支撑台的导流背板,所述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排风道,所述导流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包括有试验用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柜内腔以及构造成所述柜内腔的腔壁体,所述腔壁体包括有左、右分置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腔背壁,还包括构建在所述腔背壁对面的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用于形成在所述支撑台上进行实验的进出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窗口的门下槛位置的下补风器,所述下补风器包括有能够流通补风的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出风口沿所述支撑台的边缘方向x延伸布置并首、尾两端分别靠近所述柜内腔的左腔侧壁、右腔侧壁,所述过风通道用于从所述柜内腔的外部向所述支撑台台面上的附近区域补风,所述出风口包括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和位于它们之间的中部出风收窄口,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相对所述支撑台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方向x上,所述首端出风扩大口、尾端出风扩大口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部出风收窄口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风通道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并靠近所述支撑台的导流背板,所述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排风道,所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赐湾实验室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