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34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切割机构、红外线定位器和可视系统;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机械臂和液压传动铰刀,所述机械臂后端安装于基座,所述液压传动铰刀安装于机械臂的前端;所述可视系统由防水摄像头和显示屏构成,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基座,所述防水摄像头和红外线定位器均安装于机械臂前端并与液压传动铰刀的刀头保持安全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割处理装置无需潜水员在水下辅助定位,可通过防水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确认切割位置,并通过红外线定位器在切割前进行校准定位。既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又可避免潜水员在水下配合施工时发生意外风险。避免潜水员在水下配合施工时发生意外风险。避免潜水员在水下配合施工时发生意外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下块石切割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进入新世纪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依赖港口的进出口货物量屡创新高,但同时也有许多港口码头设施因建设年代久远、管理维护未到位、年久失修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码头结构破损严重,设施老化陈旧,已无法满足现有使用功能,需要对码头设施结构进行维修加固。
[0003]水下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修复,往往需要先切除构件已破损的部分,传统的水下构建拆除及切割主要采用链锯切割法,该方法是金刚石链条在液压马达驱动下绕切割面高速运动研磨切割体来完成切割工作。该方法施工较为复杂,一般需要潜水员潜水配合作业,且对需要精准切割的部件切割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通过优化切割工具并增加可视化装置和定位装置,在无需潜水员水下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精准切割作业。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包括基座、切割机构、红外线定位器和可视系统;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机械臂和液压传动铰刀,所述机械臂后端安装于基座,所述液压传动铰刀安装于机械臂的前端;所述可视系统由防水摄像头和显示屏构成,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基座,所述防水摄像头和红外线定位器均安装于机械臂前端并与液压传动铰刀的刀头保持安全距离。
[0007]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0008]本技术的切割处理装置将机械臂安装在岸上的基座,通过操纵机械臂前端伸入水中完成水下操作。在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防水摄像头和红外线定位器,红外线定位器标定液压传动铰刀的切割位置,防水摄像头则拍摄液压传动铰刀前方的画面并传回岸上的显示屏。该切割处理装置无需潜水员在水下辅助定位,可通过防水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确认切割位置,并通过红外线定位器在切割前进行校准定位。既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又可避免潜水员在水下配合施工时发生意外风险。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传动铰刀由液压传动器和铰刀刀头构成,所述液压传动器固定安装于机械臂前端,所述铰刀刀头安装于液压传动器上,且所述液压传动器驱动铰刀刀头转动。
[0010]优选的,还包括吸排机构,所述吸排系统由高压泵、高压吸渣管和排渣管构成;所述高压泵安装于基座,所述高压吸渣管沿机械臂布设,其一端与液压传动铰刀的排渣口连接,另一端通过高压泵与排渣管连接,用于排出废渣。
[0011]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行走底座和安装于所述行走底座上的操作室。
[0012]优选的,所述操作室内设置有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机械臂、液压传动器、防水摄像头、红外线定位器和高压泵通信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的切割处理装置无需潜水员在水下辅助定位,可通过防水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确认切割位置,并通过红外线定位器在切割前进行校准定位。既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又可避免潜水员在水下配合施工时发生意外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在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示意图。
[0016]图例:
[0017]1基座;2切割机构;3红外线定位器;4可视系统;5吸排机构;6控制终端;
[0018]11行走底座;12操作室;
[0019]21机械臂;22液压传动铰刀;
[0020]41防水摄像头;42显示屏;
[0021]51高压泵;52高压吸渣管;53排渣管;
[0022]221液压传动器;222铰刀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由基座1、切割机构2、红外线定位器3、吸排机构5和可视系统4构成。切割机构2以基座1为根基,其前端伸入水下进行切割作业,通过可视系统4拍摄水下画面寻找切割位置,再由红外线定位器3进行精准定位。切割水下受损部件产生的废渣则通过吸排机构5排出。整个切割处理过程均由可视系统4拍摄并呈现给岸上的操作人员,无需潜水员在水下指挥定位,可有效规避风险,同时简化定位步骤提升施工效率。
[0026]基座1由行走底座11和操作室12构成。切割机构2由机械臂21和液压传动铰刀22构成,机械臂21后端安装于行走底座11,其前端固定安装液压传动铰刀22。本实施例中,行走底座11、操作室12和机械臂21可直接采用长臂挖掘机并将其机械臂21前端的挖斗替换为本实施例的液压传动铰刀22。所述液压传动铰刀22由液压传动器221和铰刀刀头222构成。液压传动器221呈圆柱状固定于机械臂21的前端,铰刀刀头222安装在液压传动器221上,液压传动器221驱使铰刀刀头222转动进行切割作业。
[0027]可视系统4由显示屏42和防水摄像头41构成。防水摄像头41和红外线定位器3均安装于机械臂21前端,为避免切割过程中造成防水摄像头41或红外线定位器3受损,将二者的安装位置远离铰刀刀头222,以保持安全的距离。防水摄像头41可拍摄水下画面,在机械臂21前端伸入水下寻找受损部件的位置时,可通过显示屏42观察防水摄像头41拍摄的实时水下画面精准控制机械臂21的运动。
[0028]红外线定位器3的激光头朝向与液压传动铰刀22的切割轴向平行,红外线定位器3
可直接照射红丝激光柱在水下的受损部件上显示光斑,光斑的位置可通过防水摄像头41拍摄的画面传递至岸上的显示屏42,操作人员通过红外线定位器3与液压传动铰刀22轴向之间的固定位置关系,可从光斑位置判定液压传动铰刀22的实际切割位置。
[0029]吸排机构5由高压泵51、高压吸渣管52和排渣管53构成。高压泵51安装于基座1上,高压吸渣管52沿机械臂21布置,高压吸渣管52的一端连通液压传动铰刀22的排渣口,另一端通过高压泵51与排渣管53连通。液压传动铰刀22在转动切割时,会将切割掉落的废渣卷入其中心处的排渣口,需要及时将废渣导出避免卡刀。因此通过高压泵51产生负压吸力,将废渣吸入高压吸渣管52中,再通过排渣管53排出后进行处理。
[0030]为将各机构的控制操作集中在操作室12内便于操作人员,设置了控制终端6,通过控制终端6分别与机械臂21、液压驱动器221、防水摄像头41、红外线定位器3和高压泵51通信连接,实现数据和指令的连通,简化操作步骤。
[0031]实施例2:
[00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的操作步骤如下:
[0033]步骤一:启动机械臂21将其前端伸入水下,并通过可视系统4拍摄的画面操纵机械臂21运动寻找需要水下切割处理的受损部件。
[0034]步骤二:确定受损部件所在区域后,开启红外线定位器3使其照射出光斑,通过可视系统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切割机构、红外线定位器和可视系统;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机械臂和液压传动铰刀,所述机械臂后端安装于基座,所述液压传动铰刀安装于机械臂的前端;所述可视系统由防水摄像头和显示屏构成,所述显示屏安装于基座,所述防水摄像头和红外线定位器均安装于机械臂前端并与液压传动铰刀的刀头保持安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水下块石切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动铰刀由液压传动器和铰刀刀头构成,所述液压传动器固定安装于机械臂前端,所述铰刀刀头安装于液压传动器上,且所述液压传动器驱动铰刀刀头转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明李小明黄坤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