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15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可穿戴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无线信号传输器和蓄电池;控制盒侧面开设有多个连接端口,连接端口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体征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控制盒和体征检测装置固定在可穿戴装置外侧,能够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可以及时检测患者的体位变化,能够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器及时将报警信号传递到远程的监控中心或移动终端,便于监护人员及时进行护理救助,避免危险发生;用于监护住院病人在院期间发生跌倒,并进行有效院内救护,避免造成患者损伤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良事件发生。良事件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跌倒是指出现突发的、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病人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其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也不断上升,老年人跌倒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医务、社区及公共卫生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1/3 的人每年至少会跌倒1次。它是世界各地意外或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世界每年估计有64.6 万人因跌伤而死亡。在我国,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可高达30%,约占医院不良事件的40%,跌倒是老年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的主要安全问题,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卧床不起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000万老年人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为(160~800)亿元人民币。跌倒风险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已成为老年人独立生活的一个共同障碍,70%跌倒与老年人的死亡相关。
[0003]临床中由于对老年人、术后体质虚弱、久病卧床人员下床活动监视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病人在医院住院、疗养过程中,跌倒是病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病人一旦发生跌倒且不能及时救治,轻者可能伤残,重者将会导致死亡,所以意外跌倒对病人的康复、疗养造成一定的困扰,这会增加给医院和医疗系统的看护成本以及负担。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监护装置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捕捉到患者的跌倒信息并立即报警,提供救助,普遍存在实时性不好、成本高的问题。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5]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监护装置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捕捉到患者的跌倒信息并立即报警,提供救助,普遍存在实时性不好、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设置有:
[0008]可穿戴装置;
[0009]所述可穿戴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无线信号传输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无线信号传输器连接;
[0010]所述控制盒侧面开设有多个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体征检测装置。
[0011]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北斗/GPS双模定位器,所述北斗/GPS双模定位器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器和蓄电池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体征检测装置设置有体温检测器、血压检测器和心率检测器,所述体温检测器、血压检测器和心率检测器分别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控制盒侧面的连接端口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外侧嵌装有开关按键、复位按键和状态指示灯。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语音播放器,所述控制盒外侧开设有与语音播放器对应的若干通孔。
[0015]进一步,所述可穿戴装置为背心式结构,所述可穿戴装置上端和侧面分别缝制有连接带。
[0016]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17]本技术通过将控制盒和体征检测装置固定在可穿戴装置外侧,可以随时穿戴在患者身上,能够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控制盒内部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可以及时检测患者的体位变化,能够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器及时将报警信号传递到远程的监控中心或移动终端,便于监护人员及时进行护理救助,避免危险发生。用于监护住院病人在院期间发生跌倒,并进行有效院内救护,避免造成患者损伤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0018]本技术通过北斗/GPS双模定位器可以进行位置定位,能够在病人外出散步时及时确认所处位置,提高救助效率。
[0019]本技术通过体温检测器、血压检测器和心率检测器可以对病人的多种身体体征参数进行检测采集,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便于对症施救。
[0020]本技术通过复位按键可以在发出报警信号后进行复位操作,对装置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状态指示灯可以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直观显示,便于观察。
[0021]本技术通过语音播放器可以对病人进行实时语音提醒,并可实现对病人自救的远程协助,通过若干通孔可以便于语音播放器的声音扩散。
[0022]本技术通过背心式结构的可穿戴装置,可以与人体进行稳定接触,提高各个器件的检测准确性,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带,可以便于进行穿脱。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位改变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盒内部结构的连接原理图。
[0027]图中:1、可穿戴装置;2、控制盒;3、体温检测器;4、血压检测器;5、心率检测器;6、连接带;7、通孔;8、状态指示灯;9、连接端口;10、复位按键;11、开关按键;12、控制器;13、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陀螺仪;15、语音播放器;16、无线信号传输器;17、北斗/GPS双模定位器;1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描述。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位改变报警器设置有背心式结构的可穿戴装置1,可穿戴装置上端和侧面分别缝制有连接带6,连接带可根据需要选择卡扣或魔术贴进行连接。通过背心式结构的可穿戴装置,可以与人体进行稳定接触,提高各个器件的检测准确性,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带,可以便于进行穿脱。
[0031]可穿戴装置1外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12、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3、陀螺仪14、无线信号传输器16和蓄电池18,控制器12和蓄电池18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3、陀螺仪14和无线信号传输器16连接;控制盒2侧面开设有多个连接端口9,连接端口9通过连接接头和连接线路连接有体温检测器3、血压检测器4和心率检测器5。通过体温检测器、血压检测器和心率检测器可以对病人的多种身体体征参数进行检测采集,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位改变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改变报警器设置有:可穿戴装置;所述可穿戴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无线信号传输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分别通过连接线路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和无线信号传输器连接;所述控制盒侧面开设有多个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通过连接线路连接有体征检测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改变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通过螺丝固定有北斗/GPS双模定位器,所述北斗/GPS双模定位器通过连接线路与控制器和蓄电池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改变报警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梦媛王青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