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78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包括收获机主体,收获机主体的内部设有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内部设有拨禾链,拨禾链外壁固定安装有前链轮固定座,前链轮固定座一侧固定连接前链轮,前链轮固定座另一侧固定连接张紧弹簧,张紧弹簧距离前链轮固定座较远一端螺纹连接张紧螺丝,张紧螺丝底端设有右摘穗板,右摘穗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挡链板,右挡链板一侧固定连接传动箱,传动箱一侧固定连接摘穗支架,摘穗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左摘穗板,左摘穗板一侧固定连接左挡链板,左摘穗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拉茎辊导锥,拉茎辊导锥一侧设有清草刀,清草刀内部包裹有右拉茎辊与左拉茎辊。右拉茎辊与左拉茎辊。右拉茎辊与左拉茎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收获机是在玉米成熟时用机械对玉米一次完成摘穗、堆集、茎杆一次还田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具,工艺流程:用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生长状态下进行摘穗,在摘穗辊和摘穗板的作用下,果穗柄被拉断,由于内外摘辊高度差的作用,果穗落入果穗箱,果穗装满后开箱集堆,高速旋转的切割器从根部把秸秆切断后进入粉碎机构切碎为3-5CM长的碎块,切碎后秸秆自然落地,然后将果穗运到场上,用剥皮机进行剥皮,经晾晒后脱粒。
[0003]目前,中国专利号为“CN 211378836 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其虽实现了对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降尘保证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但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收割间距导致果穗损伤和籽粒损失增大,为此我提出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通过设置的间距调节组件,有效的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收割间距导致果穗损伤和籽粒损失增大,有利于装置根据不同情况对收割间距进行调整,增加了收割果穗的完整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包括收获机主体,所述收获机主体的内部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的内部设有拨禾链,所述拨禾链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前链轮固定座,所述前链轮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前链轮,所述前链轮固定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距离前链轮固定座较远一端螺纹连接张紧螺丝,所述张紧螺丝的底端设有右摘穗板,所述右摘穗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挡链板,所述右挡链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摘穗支架,所述摘穗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左摘穗板,所述左摘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左挡链板,所述左摘穗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拉茎辊导锥,所述拉茎辊导锥的一侧设有清草刀,所述清草刀的内部包裹有右拉茎辊与左拉茎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获机主体的内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间距调节组件的内部设有调节垫,所述调节垫的顶端活动连接螺栓。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传动箱。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张紧弹簧的表面包裹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右拉茎辊的内部设有加强板,且加强板内部设有加强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的表面电镀有保护层,且保护层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层与抗氧化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间距调节组件,有效的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收割间距导致果穗损伤和籽粒损失增大,有利于装置根据不同情况对收割间距进行调整,增加了收割果穗的完整性;
[0013]2、通过设置的调节垫与螺栓,有效的避免了装置无法调整螺旋叶片与底壳的间隙易使果穗啃断,有利于调整螺旋叶片与底壳间隙,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述间距调节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收获机主体;2、车轮;3、支撑架;4、间距调节组件;401、摘穗支架;402、传动箱;403、右拉茎辊;404、左拉茎辊;405、右摘穗板;406、左摘穗板;407、拨禾链;408、右挡链板;409、左挡链板;410、张紧螺丝;411、张紧弹簧;412、螺母;413、前链轮固定座;414、前链轮;415、护板;416、调节垫;417、螺栓;418、清草刀;419、拉茎辊导锥。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照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包括收获机主体1,所述收获机主体1的内部设有间距调节组件4,所述间距调节组件4的内部设有拨禾链407,所述拨禾链40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前链轮固定座413,所述前链轮固定座413的一侧固定连接前链轮414,所述前链轮固定座4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张紧弹簧411,所述张紧弹簧411距离前链轮固定座413较远一端螺纹连接张紧螺丝410,所述张紧螺丝410的底端设有右摘穗板405,所述右摘穗板4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挡链板408,所述右挡链板408的一侧固定连接传动箱402,所述传动箱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摘穗支架401,所述摘穗支架4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左摘穗板406,所述左摘穗板406的一侧固定连接左挡链板409,所述左摘穗板40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拉茎辊导锥419,所述拉茎辊导锥419的一侧设有清草刀418,所述清草刀418的内部包裹有右拉茎辊403与左拉茎辊404;
[0021]通过设置在间距组件4内部的拨禾链407,通过拨动拨禾链407一侧外壁固定安装的前链轮固定座413,使得果穗进入前链轮固定座413内部推动前链轮固定座413内部的张
紧弹簧411向一侧移动,通过转动张紧弹簧411一侧转动连接的张紧螺丝410,使得前链轮固定座413与果穗间距得到调整,通过设置的间距调节组件4,有效的避免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调节收割间距导致果穗损伤和籽粒损失增大,有利于装置根据不同情况对收割间距进行调整,增加了收割果穗的完整性。
[0022]请参照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所述支撑架3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传动箱402;
[0023]通过设置在支撑架3一侧的控制面板以及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传动箱402,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传动箱402进行不同功能的操作。
[0024]请参照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1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所述右拉茎辊403的内部设有加强板,且加强板内部设有加强筋;
[0025]通过设置在右拉茎辊403内部的加强板以及加强板内部设有加强筋,有利于增加右拉茎辊403的支撑力。
[0026]实施例2
[0027]请参照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收割间距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包括收获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机主体(1)的内部设有间距调节组件(4),所述间距调节组件(4)的内部设有拨禾链(407),所述拨禾链(407)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前链轮固定座(413),所述前链轮固定座(413)的一侧固定连接前链轮(414),所述前链轮固定座(4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张紧弹簧(411),所述张紧弹簧(411)距离前链轮固定座(413)较远一端螺纹连接张紧螺丝(410),所述张紧螺丝(410)的底端设有右摘穗板(405),所述右摘穗板(40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挡链板(408),所述右挡链板(408)的一侧固定连接传动箱(402),所述传动箱(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摘穗支架(401),所述摘穗支架(4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左摘穗板(406),所述左摘穗板(406)的一侧固定连接左挡链板(409),所述左摘穗板(40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拉茎辊导锥(419),所述拉茎辊导锥(419)的一侧设有清草刀(418),所述清草刀(418)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育国陈筱尹辉刘明代钰涛姜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吉工大牛鼠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