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45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提供一种无手接触,方便干净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包括有梯形框和存放罐,梯形框内壁上部连接有存放罐,还包括有挤压机构、推动杆、小圆柱等,梯形框内壁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上部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上部设有小圆柱。当人们需要进行洗手时,通过设置的脚踏板、连杆和压板等部件的配合,避免了使用洗手液时用手按压的不便,如此可无接触进行挤压,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交叉感染;通过设置的转动踏板、第三弹性件和连接杆等部件的配合,如此方便添加洗手液。液。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洗手的方法如果不正确,等于没洗过,如此小心仔细,一板一眼的洗手,有些人也许会觉得小题大做,但若想真正达到卫生、预防疾病的作用,就必须讲究方法,及时洗手,有些人还有揉眼睛、抠鼻子的小习惯,这些动作可能使病菌乘虚而入,勤洗手固然重要,但是,若是洗手的方法不正确,就算洗了也徒劳无功,据说,人的一只手上可附着数十万个细菌,如果手洗不干净,后果不堪设想,还有,在挤洗手液时,按压与多人接触过的按压头,从而又触碰到按压头上残留的细菌而受到感染。
[0003]综上所述,依照目前的情况就是,在洗手时先要用脏手按取洗手液,然后打开水龙头洗手,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容易残留在水龙头开关上,在关闭水龙头时病菌又残留在了手上,从而导致感染,疫情期间无论是开关水,还是挤洗手液都避免不了接触,这样对疫情的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手接触,方便干净的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在洗手时涂上洗手液后,接触水开关需要通过手的触碰,从而导致病菌感染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手接触,方便干净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包括有梯形框和存放罐,梯形框内壁上部连接有存放罐,还包括有挤压机构、推动杆、小圆柱、第一弹性件、踏板机构、收集框和盖板机构,梯形框内壁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上部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上部设有小圆柱,梯形框内壁后侧设有踏板机构,梯形框内壁与踏板机构之间连接有盖板机构,挤压机构上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末端连接有收集框,收集框内壁与小圆柱滑动式配合。
[000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挤压机构包括有脚踏板、连杆、压板、固定杆、放料框、输出管道和第二弹性件,梯形框内壁均匀连接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末端之间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顶部与推动杆底部相连接,脚踏板顶部设有连杆,连杆末端设有压板,梯形框内壁上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之间连接有放料框,存放罐底部放料框相连接通,压板与放料框相配合,放料框底部设有输出管道。
[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踏板机构包括有转动踏板、第三弹性件、连接杆和压动杆,远离脚踏板一侧的转动踏板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梯形框内壁,转动踏板底部与梯形框内壁之间连接第三弹性件,转动踏板顶部设有压动杆。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盖板机构包括有圆板盖、直转轴和定位轴,梯形框内壁转动式设有直转轴,直转轴上连接有圆板盖,圆板盖后侧设有定位轴,压动杆末端与圆板盖底部相连接。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0010]有益效果为:当人们需要进行洗手时,通过设置的脚踏板、连杆和压板等部件的配合,避免了使用洗手液时用手按压的不便,如此可无接触进行挤压,有效的防止了细菌的交叉感染;通过设置的转动踏板、第三弹性件和连接杆等部件的配合,如此方便添加洗手液。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挤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踏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盖板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梯形框,2、挤压机构,21、脚踏板,22、连杆, 23、压板,24、固定杆,25、放料框,26、输出管道,27、第二弹性件,3、存放罐,4、推动杆,5、小圆柱,6、第一弹性件,7、踏板机构,71、转动踏板, 72、第三弹性件,73、连接杆,74、压动杆,8、收集框,9、盖板机构,91、圆板盖,92、直转轴,93、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包括有梯形框 1、挤压机构2、存放罐3、推动杆4、小圆柱5、第一弹性件6、踏板机构7、收集框8和盖板机构9,梯形框1内壁设有挤压机构2,梯形框1内壁上部连接有存放罐3,挤压机构2上部设有推动杆4,推动杆4上部设有小圆柱5,梯形框1内壁后侧设有踏板机构7,梯形框1与踏板机构7之间连接有盖板机构9,挤压机构2上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6末端连接有收集框8,收集框8内壁与小圆柱5滑动式配合。当需要使用本装置进行洗手时,将双手放置在收集框8内,然后用脚向下踩动挤压机构2向下运动,挤压机构2向下运动带动推动杆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收集框8向前进行运动,第一弹性件6被拉伸,此时洗手液挤出,工作人员便可进行清洗手部,当需要对存放罐3加入洗手液时,可踩动踏板机构7向下运动,从而打开盖板机构9,工作人员便可将洗手液倒入存放罐3内,当存放罐3内装有适量洗手液时,工作人员可松开踏板机构7,从而带动盖板机构9进行复位。
[0021]如图3所示,挤压机构2包括有脚踏板21、连杆22、压板23、固定杆24、放料框25、输出管道26和第二弹性件27,梯形框1内壁前后左右均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7,第二弹性件27末端之间连接有脚踏板21,脚踏板21顶部后侧与推动杆4底部相连接,脚踏板21顶部后侧设有连杆22,连杆22末端设有压板 23,梯形框1内壁上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杆24,固定杆24之间连接有放料框25,压板23与放料框25相配合,放料框25与存放罐3相连通,放料框25底部设有输出管道26。工作人员可向下压动脚踏板21,第二弹性件27被压缩,脚踏板21向下运动通过连杆22带动压板23向下进行运动,从而对放料框25内的对洗手液进行挤压,使得洗手液通过输出管道26挤出,随后工作人员可松开脚踏板21,在第二弹性件27的作用下,带动脚踏板21和压板23进行复位。
[0022]如图3所示,踏板机构7包括有转动踏板71、第三弹性件72、连接杆73 和压动杆74,梯形框1内壁后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杆73,连接杆73之间连接有转动踏板71,转动踏板71底部与梯形框1内壁之间连接第三弹性件72,转动踏板71顶部设有压动杆74,压动杆74与盖板机构9相连接。需要添加洗手液时,可向下踩动转动踏板71,第二弹性件27被压缩,转动踏板71向下运动带动压动杆7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盖板机构9打开,便可对洗手液进行添加,当放料框25内的洗手液添加完毕后,工作人员可松开转动踏板71,在第二弹性件 27的作用下带动盖板机构9进行复位。
[0023]如图5所示,盖板机构9包括有圆板盖91、直转轴92和定位轴93,梯形框1内壁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直转轴92,直转轴92上连接有圆板盖91,圆板盖 91后端设有定位轴93,圆板盖91底部与压动杆74顶部相连接。压动杆74向下运动带动圆板盖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包括有梯形框(1)和存放罐(3),梯形框(1)内壁上部连接有存放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挤压机构(2)、推动杆(4)、小圆柱(5)、第一弹性件(6)、踏板机构(7)、收集框(8)和盖板机构(9),梯形框(1)内壁设有挤压机构(2),挤压机构(2)上部设有推动杆(4),推动杆(4)上部设有小圆柱(5),梯形框(1)内壁后侧设有踏板机构(7),梯形框(1)内壁与踏板机构(7)之间连接有盖板机构(9),挤压机构(2)上部连接有第一弹性件(6),第一弹性件(6)末端连接有收集框(8),收集框(8)内壁与小圆柱(5)滑动式配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疫洗手液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机构(2)包括有脚踏板(21)、连杆(22)、压板(23)、固定杆(24)、放料框(25)、输出管道(26)和第二弹性件(27),梯形框(1)内壁均匀连接有第二弹性件(27),第二弹性件(27)末端之间连接有脚踏板(21),脚踏板(21)顶部与推动杆(4)底部相连接,脚踏板(21)顶部设有连杆(22),连杆(22)末端设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