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45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甘蔗种植机械领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包括:机架,第一开行器,第二开行器,第一种植传送带,第二种植传送带,前覆土板,后覆土板,起畦板,底部带有叶轮的施肥器,施药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种植传送带和第二种植传送带以及第一开行器和第二开行器的特殊布置,将甘蔗种茎以口字形的方式下种在甘蔗行内,使其种植密度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出芽率,并且各种茎间的距离能够调整;前后两部分的覆土板保证了覆土厚度和质量;起奎板能够在覆土后再对甘蔗行进行自动起畦;施肥箱底部的结构及叶轮能够使下肥更加畅通。的结构及叶轮能够使下肥更加畅通。的结构及叶轮能够使下肥更加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甘蔗种植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
[0003]在现有种植机械种植甘蔗时,通常只能在一个种植行中进行单排的横向下种或者纵向下种,此两种种植方式的种茎出芽质量会受到种植密度的限制,如果种茎之间的间距过大,种植密度过疏,会浪费土地资源,如果种茎之间的间距过小,则会影响甘蔗的生长情况,造成出芽率低;并且现有的种植机只有覆土装置,无法在覆土后对甘蔗种植行进行自动起畦;现有的种植机的施肥装置通常只通过螺杆或者刮板进行自动施肥,容易对施肥口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从而克服现有的种植机的种植时种茎出芽质量会受到种植密度的限制,覆土后无法自动起畦,施肥口易堵塞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包括:机架,其包括相对的机架前端和机架后端;第一开行器,其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机架前端的第一开行刃,所述第一开行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排种口,所述第一开行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排种口相连通的第一进种口;第二开行器,两个所述第二开行器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开行器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开行器和所述机架后端之间,所述第二开行器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机架前端的第二开行刃,所述第二开行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排种口,所述第二开行器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排种口相连通的第二进种口,各所述第二开行刃靠近所述第一开行器的一侧分别设有前覆土板;第一种植传送带,包括第一上料端和第一下料端,所述第一下料端位于所述第一进种口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料端向所述机架后端延伸;第二种植传送带,两个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包括第二上料端和第二下料端,两个所述第二下料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进种口的上方,各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的所述第二上料端分别向所述机架的两侧延伸,两个所述第二下料端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后覆土板,两块所述后覆土板对称设于所述机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开行器和所述机架后端之间,所述后覆土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机架前端,两块所述后覆土板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后端延伸并相互靠近;起畦板,两块所述起畦板对称设于所述机架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后覆土板和所述机架后端之间,所述起畦板的一端朝向所述机架前端,两块所述起畦板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后端延伸并相互靠近,两块所述起
畦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后覆土板之间的距离;施肥器,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储肥箱,所述储肥箱上设有三根排肥管,各所述排肥管的排肥口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进种口和所述第二进种口中;施药器,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上设有排药管,所述排药管的排药口延伸至所述第一进种口中;粉耕装置,其设于所述机架前端。
[000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行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行器的宽度。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上以等间距间隔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的带面相垂直。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辊子支架,所述第一辊子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辊子支架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固定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辊子支架到所述机架前端的距离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钉安装于不同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进行调整;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通过第一辊子安装在所述第一辊子支架上。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上以等间距间隔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的带面相垂直。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辊子支架,所述第二辊子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辊子支架通过第二固定螺钉固定在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支座上,两个所述第二辊子支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螺钉安装于不同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进行调整;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通过第二辊子安装在所述第二辊子支架上。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后覆土板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后覆土板支撑杆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的下方延伸,沿所述后覆土板支撑杆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所述后覆土板通过第三固定螺钉安装在所述后覆土板支撑杆上。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起畦板支撑杆,其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起畦板支撑杆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的下方延伸,沿所述起畦板支撑杆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孔,所述起畦板通过第四固定螺钉安装在所述起畦板支撑杆上。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肥箱内设有内腔,箱口开设于所述内腔的顶部,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料口,三个所述出料口从所述机架的一侧向另一侧间隔排列,各所述出料口处的内壁为向所述出料口处收缩的锥面结构,各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排肥管相连接。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内腔内设有能够转动的转杆,所述转杆上设有三个叶轮,每个叶轮分别位于各所述出料口处。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本技术中的第一种植传送带和第二种植传送带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开行器和第二开行器,将甘蔗种茎以“口字形”的方式下种在甘蔗行内,即能够同时提供横向摆放的甘蔗种茎和纵向摆放的甘蔗种茎,在能够保证种茎出芽率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甘蔗的种植密度。
[0017]2. 第一种植传送带和第二种植传送带的距离均能够调整,以能够使各种茎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
[0018]3. 该装置在第一开行器的后部安装有前覆土板并在第二开行器的后部安装有后覆土板,能够对甘蔗种植行进行二次覆土,以能够保证覆土的厚度和质量。
[0019]4. 在装置的最后端设置有起畦板,能够在播种机进行播种和覆土后,对甘蔗行的两侧进行起畦作业,使甘蔗行的整体高度高于地面。
[0020]5. 在储肥箱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三个出料口,并且出料口的四周的侧壁为倾斜的倒锥面,加之配合旋转的叶轮进行自动排肥,此结构能够通过锥面的导向作用及叶轮的拨动使固体肥料更容易地从出料口漏出,防止肥料在出料口堵塞。
[0021]6. 覆土板和起畦板的高度均可调节,以能够得到不同的覆土量和起畦高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的结构图。
[0023]图2是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仰视视角下的结构图。
[0024]图3是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俯视视角下的结构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其包括相对的机架前端(11)和机架后端(12);第一开行器(2),其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机架前端(11)的第一开行刃(21),所述第一开行器(2)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排种口(22),所述第一开行器(2)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排种口(22)相连通的第一进种口(23);第二开行器(3),两个所述第二开行器(3)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开行器(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开行器(2)和所述机架后端(12)之间,所述第二开行器(3)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机架前端(11)的第二开行刃(31),所述第二开行器(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排种口(32),所述第二开行器(3)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排种口(32)相连通的第二进种口(33),各所述第二开行刃(31)靠近所述第一开行器(2)的一侧分别设有前覆土板(34);第一种植传送带(4),包括第一上料端(41)和第一下料端(42),所述第一下料端(42)位于所述第一进种口(23)的上方,所述第一上料端(41)向所述机架后端(12)延伸;第二种植传送带(5),两个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5)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4)的两侧,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5)包括第二上料端(51)和第二下料端(52),两个所述第二下料端(5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进种口(33)的上方,各所述第二种植传送带(5)的所述第二上料端(51)分别向所述机架(1)的两侧延伸,两个所述第二下料端(52)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后覆土板(6),两块所述后覆土板(6)对称设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开行器(3)和所述机架后端(12)之间,所述后覆土板(6)的一端朝向所述机架前端(11),两块所述后覆土板(6)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后端(12)延伸并相互靠近;起畦板(7),两块所述起畦板(7)对称设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并位于所述后覆土板(6)和所述机架后端(12)之间,所述起畦板(7)的一端朝向所述机架前端(11),两块所述起畦板(7)的另一端向所述机架后端(12)延伸并相互靠近,两块所述起畦板(7)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后覆土板(6)之间的距离;施肥器(8),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储肥箱(81),所述储肥箱(81)上设有三根排肥管(82),各所述排肥管(82)的排肥口(83)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进种口(23)和所述第二进种口(33)中;施药器(9),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储药罐(91),所述储药罐(91)上设有排药管(92),所述排药管(92)的排药口(93)延伸至所述第一进种口(23)中;粉耕装置(10),其设于所述机架前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行器(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行器(3)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口字形精准摆种施肥施药的甘蔗双芽段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种植传送带(4)上以等间距间隔设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第一隔板(43),所述第一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天邓智年李毅杰王维赞吴凯朝徐林刘晓燕黄成丰张荣华覃文宪覃建才翁梦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