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37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包括有顶管,在顶管前端固定着机头,在所述顶管后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顶管向工作坑内顶进,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多节推进管和驱动机构,多节推进管首尾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顶靠在最后一节推进管的后端,并提供驱动力向前推送推进管,在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推进管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两个支承环,两个支承环分别固定在所述推进管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承环沿周向焊接在所述推进管的内壁上,在前一节推进管后端的支承环与后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顶管的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地质条件的差异、地面建筑物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原来的地下各类管道拥挤等原因,顶管路线总是会被迫定为曲线。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顶管或盾构机械设施使管节的中心线按照设计的弧线前进的施工技术,称为曲线顶管技术。曲线技术在国外早已开始使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德国Zueberlin公司曾将直径25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曲线一次顶进约1500m。从国内外曲线顶管技术发展状况来看,曲线顶管的管径主要以中、大口径为主,曲线类型有平面的、垂直线的,还有S型的,基本上能按工程的要求而变换。
[0003]但是,在目前的曲线顶管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阻力大而造成顶管过程停滞,这是由于管道在进入曲线段后,管段间的顶力传递面靠向曲线内侧,产生水平力造成推力分散,因此中继环进入曲线段后顶力要调正,使中继环的顶力合力中心与其他管段传力一致。
[0004]目前常用的减小阻力的方法是采用在顶管外部设置膨润土泥浆套,在膨润土泥浆套中通过注浆泵填充着泥浆润滑减摩剂又称触变泥浆,是由膨润土、CMC(羟甲基纤维素)、纯碱和水按一定比例配方组成。顶管施工用的膨润土应选钠基膨润土,由其拌制成的浆液,触变以后的流动性和静止下来的胶凝性、固化性都比钙基膨润土拌制的浆液要好,对土层的支承和润滑效果好,由减摩剂来减小顶管顶进过程中的阻力,但这种填充减摩剂的方式对顶管各节之间的密封性要求很高,容易使得减摩剂渗入顶管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专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新型顶管连接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包括有顶管,在顶管前端固定着机头,在所述顶管后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顶管向工作坑内顶进,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多节推进管和驱动机构,多节推进管首尾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顶靠在最后一节推进管的后端,并提供驱动力向前推送推进管,在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推进管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两个支承环,两个支承环分别固定在所述推进管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承环沿周向焊接在所述推进管的内壁上,在前一节推进管后端的支承环与后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弯曲机构包括两个楔形垫块,所述楔形垫块固定在所述支承环上,在楔形垫块上固定着支撑板,在两个楔形垫块的支撑板之间连接着螺杆,在所述螺杆上套设着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能在外力作用下旋转。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活动螺母的周向固定着一圈凸起,当外力作用于所述凸起时,能带动所述活动螺母转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楔形垫块具有平面侧和斜面侧,所述斜面侧贴靠在所述支承环上,在所述平面侧固定着所述支撑板,所述斜面的坡度与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的夹角一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插入弯曲机构并将其附在前后推进管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并分散到前后两节推进管之间的横截面之间的连接处,从而防止推进管的损坏,推进管根据实际开挖的曲线管道工况进行首尾相连的连续布置,通过对弯曲机构的调节来调整前后两节推进管之间的弯曲弧度,以此来有效规避坑井中的障碍物以及降低顶管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在开挖曲线形状隧道时,可使开挖过程更加平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两节推进管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0014]图3为弯曲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6]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包括有顶管1,在顶管前端固定着机头2,机头呈现为锥形,便于其更加高效地向隧道深处钻进,在顶管的后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用于向顶管提供前进的动力。
[0017]推进机构包括多节推进管3和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可以为大功率的电机或者液压缸,借助千斤顶抵靠在推进管的后端,而推进管则顶靠在顶管的后端,驱动机构通过千斤顶向前顶推进管,推进管将推力依次传导给顶管,从而驱动顶管前进。
[0018]多节推进管首尾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顶靠在最后一节推进管的后端,并提供驱动力向前推送推进管,在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推进管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两个支承环5,即每一根推进管中均设置有两个支承环,一个支承环位于推进管的前端,另一个支承环则位于推进管的后端,它们均是预先焊接在推进管的内壁上,在前一节推进管后端的支承环与后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
[0019]弯曲机构是用来调整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弧度的,具体的,弯曲机构包括两个楔形垫块6,两个楔形垫块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前后两节推进管中的支承环上,楔形垫块具有平面侧和斜面侧,所述斜面侧贴靠在所述支承环上,在平面侧固定着一块平整的支撑板7,所述斜面的坡度与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的夹角即两节推进管的弧度一致,当推进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向后退出顶管,随后将楔形垫块拆下进行坡度调整,通过增大楔形垫块斜面的坡度使得两节推进管的弧度也成正比扩大,在两个楔形垫块的支撑板之间连接着螺杆8,通过螺杆将两个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在所述螺杆上套设着活动螺母9,螺杆是两段式的,在每一块支撑板上均固定着一根螺杆,两块支撑板上的两根螺杆通过活动螺母连接在一起,当活动螺母转动时,能将两根螺杆同时锁紧,而当活动螺母在外力作用下反向旋转时,则能将
两根螺杆松开。
[0020]为了便于活动螺母在外力作用下旋转,在所述活动螺母的周向固定着一圈凸起91,当外力作用于所述凸起时,能带动所述活动螺母转动。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曲线型管道施工的顶管结构,包括有顶管,在顶管前端固定着机头,在所述顶管后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用于推动顶管向工作坑内顶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多节推进管和驱动机构,多节推进管首尾连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顶靠在最后一节推进管的后端,并提供驱动力向前推送推进管,在相邻两节推进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推进管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两个支承环,两个支承环分别固定在所述推进管的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承环沿周向焊接在所述推进管的内壁上,在前一节推进管后端的支承环与后一节推进管前端的支承环之间连接着弯曲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曲线型管道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王欧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立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