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用于缓凝水处理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94766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30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将现场的采用缓凝水冲法冲下来的泥浆水采用沟渠收集的方式收集;S2:然后将收集的泥浆水进行过滤;S3:将过滤之后的水进行沉淀;S4:沉淀之后的水转入到蓄水池中存储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通过对现场的缓凝冲水的泥浆水、雨水和养护水进行回收,并对其进行过滤、沉淀和存储,实现缓凝冲水的再利用,在过滤之后,能够实现利用高度差,水流势能,实现水和絮凝剂的快速混合,能够实现混合水的快速沉淀处理,在清理沉淀池底部淤泥时,能够将淤泥从上到下逐步刮起并通过吸淤管将淤泥吸出,实现自动化清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用于缓凝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缓凝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及缓凝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情况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逐年递增。在国内的混凝土二次界面处理方法中,也从人工糙化法和机械糙化法逐渐过渡到了二次界面缓凝水冲法为主。混凝土二次界面缓凝水冲法,是用喷洒设备喷洒高效缓凝剂于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使构件表面3~5mm厚范围内的混凝土凝结时间长于构件内部混凝土凝结时间,形成一个时间差。当构件内部混凝土达到凝结,但表层混凝土尚未达到凝结时,用冲洗设备对表层混凝土进行冲洗,去除表层的浮浆和部分细集料,使粗集料部分裸露(1/3~1/2粒径)形成粗糙的表面。缓凝水冲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用水量较大的问题,而且缓凝水冲法冲下来的泥浆水,含有大量的水泥浆、砂石等。这种水既不能直接排入污水管道,也不能直接再次使用,而通过水泥浆外运处理成本支出又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其目的是实现将施工现场的缓凝水、雨水和养护水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首先将现场的采用缓凝水冲法冲下来的泥浆水、雨水和养护水采用沟渠收集的方式收集;S2:然后将收集的泥浆水进行过滤;S3:将过滤之后的水进行沉淀;S4:沉淀之后的水转入到蓄水池中存储即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将现场用水进行回收,并进行过滤、沉淀和存储,实现缓凝水的再利用,降低用水量和成本。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设备,包括依序布置的过滤池、沉淀池和蓄水池,沉淀池上端开口,沉淀池为圆筒状结构,沉淀池底部为圆锥形底部,沉淀池底部装有立柱,立柱沿着沉淀池中轴线布置,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清淤口,清淤口连接吸淤管,立柱上装有刮料机构,刮料机构用于在清淤时将沉淀池底部淤泥刮起,刮料机构连接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刮料机构沿着立柱高度方向升降,实现清淤时刮料机构从上到下将淤泥逐层刮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对回收的缓凝水进行过滤、沉淀和蓄水存储处理,并在沉淀过程中能够将刮料机构调节并保持在高位,在对沉淀池进行清淤时,能够实现将淤泥逐层刮起配合冲水,通过吸淤管不断吸出淤泥,实现清淤工作,实现清淤自动化,能够保证淤泥稳定的排出。优选的:刮料机构包括刮料组件和驱动组件,刮料组件围绕立柱轴向呈圆周阵列分布,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各刮料组件围绕立柱转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多次刮料,提升刮料效率。优选的:刮料组件包括升降杆和刮杆,升降杆布置在立柱旁侧,升降杆杆长方向和立柱轴向一致,刮杆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杆下端,刮杆另一端向斜上方延伸布置,刮杆倾斜角度和沉淀池底部锥角一致,刮杆下端沿着其杆长方向间隔布置有刮料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沿着淤泥的厚度逐层将淤泥刮起。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转座,转座和立柱上端围绕立柱轴向构成转动配合,转座上沿着立柱轴向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和升降杆一一对应分布,升降杆和限位孔沿着立柱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各升降杆上端连接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升降杆上升到高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刮料机构上升的功能。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伸缩件,伸缩件轴向和立柱轴向一致,伸缩件具有固定端和伸缩端,伸缩件的固定端和各升降杆上端固定连接,伸缩件的伸缩端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端,伸缩件的固定端和伸缩件的伸缩端围绕立柱轴向构成转动配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伸缩驱使升降杆升降,并且能够保证刮料组件能够围绕立柱稳定的转动。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齿盘和驱动齿轮,齿盘布置在转座下端外圈位置,齿盘轴向和立柱轴向一致,齿盘和驱动齿轮啮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是按齿轮驱动转座,进而带动刮料组件转动的功能。优选的:过滤池内装有用于过滤杂物的过滤隔网,过滤池的高度高于沉淀池,过滤池内装有用于控制其下端的出液口启闭的浮球阀,过滤池和沉淀池之间装有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管和加料组件,混合管一端连接过滤池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沉淀池,加料组件用于向混合管内添加絮凝剂,混合管内装有混合组件,混合组件用于将过滤水和絮凝剂混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利用高度差,将过滤水集中排放到沉淀池,不但能够给与水流足够的动力,使之经过加料组件和混合管时,能够将絮凝剂和水快速混合,并且能够实现间歇转移过滤水,在间歇式,沉淀池能够将混合水充分的沉淀,避免连续进水,导致沉淀效果不佳的问题。优选的:混合管水平布置,混合管和沉淀池侧壁呈相切状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混合水以切向进入到沉淀池,水流能够形成涡流,进一步提升沉淀效率。优选的:混合组件包括支撑杆、A混合组件和B混合组件,支撑杆轴线和混合管轴线一致,A混合组件和B混合组件沿着混合管的管长方向交错间隔分布在支撑杆上,A混合组件用于引导絮凝剂和水的混合液沿着混合管的管长方向呈旋转式流动,B混合组件用于对混合液在行进过程中进行分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流经的混合液不断经过A混合组件和B混合组件,使得絮凝剂和水能够被不断的转动、分离、混合,实现将絮凝剂和水快速混合均匀的目的。优选的:A混合组件包括螺旋片,螺旋片的螺旋轴线和混合管的轴向一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引导絮凝剂和水的混合液呈旋转式流动,将二者混合均匀。优选的:螺旋片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缺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但能够实现转动混合液的目的,还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在经过缺口位置时,处于螺旋片不同侧面的混合液能够得到混合,在经过缺口到螺旋片下一部分片体上时,混合液又被分割,反复多次,实现絮凝剂和水混合的目的。优选的:B混合组件沿着混合管管长方向间隔分布,B混合组件包括分离件,分离件沿着混合管径向布置,分离件具有分离面,絮凝剂和水的混合液流经分离件过程中,分离面将絮凝剂和水的混合液分割并向两侧引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将絮凝剂和水不断的分离-融合-分离,实现将二者混合均匀的目的。优选的:分离件围绕支撑杆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流经的絮凝剂和水都能过得到分离融合处理。优选的:沿着支撑杆杆长方向相邻的分离件错位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不同的位置的絮凝剂和水进行分离,提升二者的混合效果;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处理方法,通过对现场的缓凝冲水的泥浆水、雨水和养护水进行回收,并对其进行过滤、沉淀和存储,实现缓凝冲水的再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处理设备,能够实现对现场的缓凝冲水的泥浆水、雨水和养护水的过滤、沉淀和存储处理,在过滤之后,能够实现利用高度差,水流势能,实现水和絮凝剂的快速混合,能够实现混合水的快速沉淀处理,在清理沉淀池底部淤泥时,能够将淤泥从上到下逐步刮起并通过吸淤管将淤泥吸出,实现自动化清淤功能,清淤效果好速度快,避免人工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首先将现场的采用缓凝水冲法冲下来的泥浆水采用沟渠收集的方式收集;/nS2:然后将收集的泥浆水进行过滤;/nS3:将过滤之后的水进行沉淀;/nS4:沉淀之后的水转入到蓄水池中存储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将现场的采用缓凝水冲法冲下来的泥浆水采用沟渠收集的方式收集;
S2:然后将收集的泥浆水进行过滤;
S3:将过滤之后的水进行沉淀;
S4:沉淀之后的水转入到蓄水池中存储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将现场的雨水和养护水也采用沟渠收集。


3.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布置的过滤池(100)、沉淀池(300)和蓄水池(400),沉淀池(300)上端开口,沉淀池(300)为圆筒状结构,沉淀池(300)底部为圆锥形底部,沉淀池(300)底部装有立柱(310),立柱(310)沿着沉淀池(300)中轴线布置,沉淀池(300)底部设置有清淤口(350),清淤口(350)连接吸淤管(340),立柱(310)上装有刮料机构(320),刮料机构(320)用于在清淤时将沉淀池(300)底部淤泥刮起,刮料机构(320)连接调节机构(330),调节机构(330)用于调节刮料机构(320)沿着立柱(310)高度方向升降,实现清淤时刮料机构(320)从上到下将淤泥逐层刮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刮料机构(320)包括刮料组件和驱动组件(360),刮料组件围绕立柱(310)轴向呈圆周阵列分布,驱动组件(360)用于驱动各刮料组件围绕立柱(31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缓凝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刮料组件包括升降杆(321)和刮杆(322),升降杆(321)布置在立柱(310)旁侧,升降杆(321)杆长方向和立柱(310)轴向一致,刮杆(322)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杆(321)下端,刮杆(322)另一端向斜上方延伸布置,刮杆(322)倾斜角度和沉淀池(300)底部锥角一致,刮杆(322)下端沿着其杆长方向间隔布置有刮料叶(3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蛟勇刘志荣王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立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