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15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包含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对线产品的定位模具、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定位模具朝正前方翻转的翻转气缸、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定位模具上方用于对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进行对线的对线机构、设置在对线机构与机架连接处用于将对线机构锁住的锁紧装置;所述对线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安装座、两根平行放置且内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铰接的连接架、分别与两根连接架外端连接的对线架、多个设置在对线架上且与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位置对应的对线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翻转气缸驱动定位模具朝正前方翻转,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待对线产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覆
,特指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排放性及舒适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为满足用户对汽车内饰的要求,目前汽车制造行业采取了在内饰板上包覆皮料或面料等贴面材料的方式来增加舒适性。
[0003]贴面材料在包覆前,需要对贴面材料缝线处的位置进行确认;传统的包覆对线是通过工人手动进行对线,这样导致定位难等困难,而且工人手工操作,动作缓慢,跟不上工作效率,对线后的结果质量不统一,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返工的工作量大大的增加;虽然市场也出现了包覆对线工装,如现有技术201520890641.9公开的一种扶手对线工装,相比手动对线虽然提高了对线质量,但放置对线产品的定位模具通常不能翻转,需要人弯腰去取放对线产品,不仅十分不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且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包含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对线产品的定位模具、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定位模具朝正前方翻转的翻转气缸、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定位模具上方用于对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进行对线的对线机构、设置在对线机构与机架连接处用于将对线机构锁住的锁紧装置;所述对线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安装座、两根平行放置且内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铰接的连接架、分别与两根连接架外端连接的对线架、多个设置在对线架上且与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位置对应的对线板。
[0006]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连接架上方的上卡扣、水平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连接架下方的下卡扣、设置在连接架上的锁紧座、两个对称且转动设置在锁紧座上且能分别与上卡扣和下卡扣卡接的锁扣、设置在锁紧座上且位于两个锁扣之间用于驱动两个锁扣与上卡扣和下卡扣脱离的解锁气缸。
[0007]优选的,所述对线架上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控制解锁气缸动作的解锁开关;所述解锁开关位于把手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在连接架的两侧分别转动设置有缓冲气弹簧;所述连接架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缓冲气弹簧连接的连接板。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内凹的限位卡块;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限位卡块配合的限位凸块。
[0010]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平行放置且位于定位模具上方的悬架;所述定位模具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悬架铰接的悬杆。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具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缓冲卡块;所述机架上在限位缓冲卡块的前方和后面分别设置有限位缓冲凸块;所述限位缓冲卡块的前方和后面分别设置有与两个限位缓冲凸块配合的限位槽。
[0012]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在对线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照明灯。
[0013]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在对线机构的后方设置有看板。
[0014]优选的,所述机架底部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水平调节支撑型脚轮。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翻转气缸驱动定位模具朝正前方翻转,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待对线产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线机构能对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快速对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节约人力成本;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锁紧装置能分别将对线机构在下压对线或上抬放料时锁住,不仅确保下压位置精确度,提高了产品良率,降低返工率,且上料过程中能防止对线机构在本身重力下合上,砸伤工作人员,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的侧视图;
[0021]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上料时的工作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下压时的工作示意图;
[0023]附图4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5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6为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7为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8为图3中F处局部放大图;
[0028]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锁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机架;2、定位模具;21、悬架;22、悬杆;23、限位缓冲卡块;24、限位缓冲凸块;25、限位槽;3、翻转气缸;4、对线机构;41、安装座;42、连接架;43、对线架;44、对线板;45、把手;46、缓冲气弹簧;47、连接板;48、限位卡块;49、限位凸块;5、锁紧装置;51、上卡扣;52、下卡扣;53、锁紧座;54、锁扣;55、解锁气缸;56、解锁开关;6、照明灯;7、看板;8、水平调节支撑型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1]附图1

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包含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放置待对线产品的定位模具2、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驱动定位模具2朝正前方翻转的翻转气缸3、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定位模具2上方用于对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进行对线的对线机构4、设置在对线机构4与机架1连接处用于将对线机构4锁住的锁紧装置5;所述对线机构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安装座41、两根平行放置且内端分别与两
个安装座41铰接的连接架42、分别与两根连接架42外端连接的对线架43、多个设置在对线架43上且与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位置对应的对线板44;工作时:先将对线机构4上抬,并通过锁紧装置5锁住,防止上料过程中对线机构4在本身重力下合上,砸伤工作人员,更加安全;再通过翻转气缸3驱动定位模具2朝正前方翻转45度,便于工作人员取放待对线产品,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然后工作人员将对待对线产品置于定位模具2上,接着翻转气缸3驱动定位模具2朝正后方翻转45度,使定位模具2水平放置;然后将锁紧装置5解锁,接着将对线机构4下压,并通过锁紧装置5锁住,使多个对线板44压在待对线产品的缝线处,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对作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节约人力成本,如果待对线产品的缝线与多个对线板44位置一致,则合格,如果待对线产品的缝线与多个对线板44位置不一致,则不合格,从而调整待对线产品上贴面材料和骨架的位置,使待对线产品的缝线与多个对线板44位置一致,提高了产品良率。
[0032]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5包括倾斜设置在安装座41上且位于连接架42上方的上卡扣51、水平设置在安装座41上且位于连接架42下方的下卡扣52、设置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含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待对线产品的定位模具、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定位模具朝正前方翻转的翻转气缸、转动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定位模具上方用于对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进行对线的对线机构、设置在对线机构与机架连接处用于将对线机构锁住的锁紧装置;所述对线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安装座、两根平行放置且内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铰接的连接架、分别与两根连接架外端连接的对线架、多个设置在对线架上且与待对线产品上缝线处位置对应的对线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倾斜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连接架上方的上卡扣、水平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连接架下方的下卡扣、设置在连接架上的锁紧座、两个对称且转动设置在锁紧座上且能分别与上卡扣和下卡扣卡接的锁扣、设置在锁紧座上且位于两个锁扣之间用于驱动两个锁扣与上卡扣和下卡扣脱离的解锁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线架上分别设置有把手和控制解锁气缸动作的解锁开关;所述解锁开关位于把手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包覆对线工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坤周志远刘万能刘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众力达自动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