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200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了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包括电脱水器和旋流分离单元,在所述电脱水器内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根水平分布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连通有向下伸出电脱水器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将电脱水器内中间乳化层引流出所述电脱水器并连通至旋流分离单元的入口,由所述旋流分离单元实现电脱水器内中间乳化层的再处理;该系统克服了常规电脱水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脱后油含水超标、频繁跳闸等缺点,同时保留了电脱水器的优点,具有脱水效率高、处理量大、维修方便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设备领域、原油电脱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水中间乳化层是油水分离处理过程中,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的一层非常复杂的油水乳状液,如W/O/W、O/W/O等,中间层的存在会成为油、水上下流动分离的障碍,减缓上层原油与水层的传质速度,分布在整个油水界面上,降低了油水分离效率;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占用设备分离容积,使油水混合物在设备内停留时间减小,进一步导致分离效果变差。随着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中间层有逐渐增厚的趋势,对原油破乳脱水及净化油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日趋严重,致使脱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经常出现脱后油含水超标、油水界面不清、电脱水器频繁跳闸等情况。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可以保证脱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外输油的质量(如含水、含盐、机械杂质等),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0003]在原油开采中普遍采用破乳剂的化学破乳脱水方法和利用电场的电破乳脱水方法。国内很多研究单位对中间层复杂乳状液进行过研究,提出的技术路线主要以化学破乳为主,但破乳剂一般是添加在容器进口,随进液流体进入分离设备,但是脱水器内积累出乳化层后,破乳剂无法在乳化层达到合适的药剂浓度,导致迄今为止仍未有经济高效的解决乳化层的方法,因此,开发一种经济、高效、清洁的组合破乳技术处理这部分油水中间层(乳化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电脱水器内部设置引出管,改变了破乳剂添加位置,同时将耗时更短的离心分离装置融合入系统,以对油水中间层进行深度破乳和再处理,克服了常规电脱水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脱后油含水超标、频繁跳闸等缺点,同时保留了电脱水器的优点,具有脱水效率高、处理量大、维修方便等优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包括电脱水器、电源、水平板电极、旋流单元一、旋流单元二、原油入口、油相出口、水相出口、引出管、取样口、加药口、静态混合器、增压泵、污水处理单元。上述电源安装在电脱水器的顶部;上述电脱水器通过引出管与静态混合器连接在一起,中间设有取样口和加药口;上述静态混合器的出口与旋流单元一的入口相连;上述旋流单元一的底流口与旋流单元二的入口相连;上述旋流单元二的底流口与污水处理单元相连;上述旋流单元一与旋流单元二的溢流口均通过增压泵与电脱水器的原油入口相连。
[0006]进一步,所述电脱水器采用卧式排布,包括罐体,罐体内部分为脱水区域和外排区域,脱水区域上部为水平电极板组,下部连有多根深度不同的引出管,引出管用于排出油水中间乳化层。罐体一端为原油入口,顶部为油相出口,底部为水相出口。
[0007]进一步,所述水平版电极表面包覆有一层绝缘疏水材料,其可以避免电极短路,并减缓液滴在极板上的停留时间,防止液滴附着在极板上。
[0008]进一步,所述旋流单元一和旋流单元二均选用轴流式旋流分离器,其可以将上述引出管流出的油水中间层进行二级旋流分离,有效提高分离效率。
[0009]进一步,所述静态混合器选用SV型静态混合器,具有搅拌、输送功能,将油水中间层与特定的破乳剂混合,降低中间层的乳化程度,在进入旋流单元前达到预分离的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引出管、加药口、取样口、旋流单元的进出口均设有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流量大小,同时确保精确取样。
[0011]进一步,所述旋流单元一和旋流单元二的溢流口均连接有增压泵,用于将经过再分离的油相循环至电脱水器原油入口。
[0012]进一步,所述旋流单元二的底流口连接污水处理单元,达到含油污水深度提纯的目的。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原油从电脱水器一端进入,通过电极板作用发生油水分离,油相轻组分从顶部出口流出,水相重组分从底部出口流出,油水之间产生中间乳化层,中间层通过不同深度的引出管导出,加入破乳剂搅拌后通过静态混合器进入二级串联旋流单元,其中旋流单元一与旋流单元二的溢流口中排出的油相均通过增压泵循环至电脱水器原油入口端,旋流单元二的底流口连接污水处理单元进行深度提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针对常规电脱水器工作过程中因油水中间过厚导致脱后油含水超标、油水界面不清、电脱水器频繁跳闸等情况,将电脱水器与二级旋流单元进行耦合,实时处理掉电脱水器内积存的中间层,有效削弱了油水中间乳化层的阻碍作用,保证了电脱水器的分离效率达标,该系统具有分离效率高、处理量大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原油电脱水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中:1、原油入口,2、电脱水器,3、引出管,4、流量调节阀,5、取样口,6、加药口,7、静态混合器,8、旋流单元一,9、旋流单元二,10、电源,11、水平板电极,12、油相出口,13、水相出口,14、增压泵,15、污水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0]参阅附图,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位置限定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
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1]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原油电脱水系统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包括电脱水器2和旋流分离单元,所述电脱水器2主体结构为罐体,罐体的一端设有原油入口1,罐体的另一端的顶部设有油相出口12、底部设有水相出口13;罐体内部设有多排水平板电极11,通过水平板电极11作用发生油水分离,所述水平板电极11通过电源10供电。
[0022]在所述电脱水器2内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根水平分布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连通有向下伸出电脱水器2的引出管3,所述引出管3连通所述旋流分离单元的入口,由所述旋流分离单元实现电脱水器2内中间层的再处理。
[0023]所述旋流分离单元包括旋流单元一8和旋流单元二9,两者均为旋流分离器且串接在一起,所述引出管3连通所述旋流单元一8的入口,在旋流单元一8的入口前的管线中还安装有静态混合器7,尤为重要的是,本申请中在静态混合器7的前方设置了加药口6,以根据中间层的性质选择性添加破乳剂,使得经由引出管3引流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处理中间层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脱水器和旋流分离单元,在所述电脱水器内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多根水平分布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连通有向下伸出电脱水器的引出管,所述引出管将电脱水器内中间乳化层引流出所述电脱水器;所述引出管连通所述旋流分离单元的入口,由所述旋流分离单元实现电脱水器内中间乳化层的再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单元为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轻相流返流回电脱水器入口;在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入口前的管线中还安装有静态混合器,在静态混合器的前方设置有加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水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旋流分离单元包括旋流单元一和旋流单元二,两者均为旋流分离器且串接在一起,所述引出管连通所述旋流单元一的入口,所述旋流单元一的上部轻相溢流口返流回电脱水器的原油入口,而所述旋流单元一的底部重相出口经管线连通至所述旋流单元二的入口内,所述旋流单元二的上部轻相溢流口也返流回电脱水器的原油入口,而所述旋流单元二的底部重相出口经管线连通至污水处理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治谦齐壮王振波刘兆增李强朱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