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建林专利>正文

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99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包括下部盖梁、上部横梁和用于连接所述盖梁与横梁的预拉力装置,所述预拉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部横梁的上部结构预埋件、安装在所述下部盖梁的下部结构预埋件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与下部结构预埋件的中间传力系统,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由横梁锚栓、横梁锚垫板、加劲肋和承载钢垫板组成,所述下部结构预埋件由盖梁锚栓、盖梁锚垫板、钢套管组成,所述中间传力系统包括一下端与钢套管活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通过承载钢垫板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下钢垫板。本传力装置具有构造简单,容易制作,传力明确,易维护保养和造价低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设计、施工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公路、铁路、市政工程均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基础设计建设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其一,因城市地处于低位,道路设计洪水频率较低。在沿河两岸道路之间新建桥梁,其桥梁设计洪水频率经常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导致城市桥梁易被洪水淹没;其二,近年来,由于交通发展快速,超重车辆导致桥梁倾覆事件时有发生;其三,随着公路建设不断发展,桥梁抗震重要性愈发显著。
[0003]针对以上问题,现桥梁设计给桥梁上部结构施加了纵向约束—桥台背墙;侧向约束—抗震挡块;竖向约束桥梁支座(仅受压)。桥梁上部结构缺少竖向受拉约束。使得桥梁在以上不利情况之下,容易出现,上部结构上浮、倾覆或落梁等破坏情况,严重威胁桥梁运营安全。
[0004]合肥有采用重车压载法助力桥梁抗浮抗冲击,具体思路是为防止河水对桥梁上部结构浮力过大导致桥梁上浮偏移,通过满载车辆压载,保障桥梁上方有足够荷载以抵消河水浮力,保障桥梁平稳。这一方案主要起到两个效果,一是有效抗浮,二是加强对水平冲击力的抵抗,但在桥梁上配置配重车辆,治标不治本,配置过程中车辆通行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纵向活动能力,采用弹簧承载可确保纵向发生位移的同时有效传递拉力,具有构造简单,容易制作,传力明确,易维护保养和造价低的优点的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包括下部盖梁、上部横梁和用于连接所述盖梁与横梁的预拉力装置,所述预拉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部横梁的上部结构预埋件、安装在所述下部盖梁的下部结构预埋件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与下部结构预埋件的中间传力系统,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由横梁锚栓、横梁锚垫板、加劲肋和承载钢垫板组成,所述下部结构预埋件由盖梁锚栓、盖梁锚垫板、钢套管组成,所述中间传力系统包括一下端与钢套管活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通过承载钢垫板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下钢垫板。
[0008]所述上钢垫板和下钢垫板分别位于所述传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并与弹簧焊接连接,所述传力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
[0009]所述横梁锚垫板通过横梁锚栓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和
下钢垫板位于所述承载钢垫板上方。
[0010]所述下部结构预埋件中盖梁锚栓与盖梁锚垫板螺栓连接,钢套管与盖梁锚垫板焊接连接。
[0011]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中横梁锚栓与横梁锚垫板螺栓连接,横梁锚垫板、加劲肋和承载钢垫板分体焊接连接或一体成型。
[0012]所述中间传力系统通过拉杆与钢套管活动连接下部结构预埋件,通过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下钢垫板活动连接上部结构预埋件。
[0013]所述下钢垫板在纵桥向开设有确保传力装置具有纵向位移能力的长方形口。
[0014]所述盖梁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限制横梁侧向位移的挡块。
[0015]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16]步骤一、施工前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清理施工场地,并组织施工材料、机械、人员就位;
[0017]步骤二、加工上部结构预埋件、下部结构预埋件、中间传力系统:根据图纸加工上部结构预埋件、下部结构预埋件、中间传力系统构件。
[0018]步骤三、盖梁施工:在设计位置支设模板、绑扎钢筋、预埋螺杆,进行盖梁的施工;
[0019]步骤四、盖梁锚垫板及拉杆安装:在盖梁的设计位置进行盖梁锚垫板及拉杆安装;
[0020]步骤五、横梁吊装:通过专用机械设备将横梁吊装就位,并架设在盖梁上;
[0021]步骤六、横梁横梁湿接缝、横梁预埋件安装:安装横梁预埋件,同时将拉杆穿入承载钢垫板预留孔,绑扎现浇湿接缝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
[0022]步骤七、安装上、下钢垫板及传力弹簧:安装上、下钢垫板及传力弹簧装并拧紧螺帽至预定位置。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在地震、倾覆荷载、水的浮力作用下,桥梁可能出现支座脱空甚至是落梁的情况,本装置可以给上部结构提供竖向拉力,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传力装置具有纵向位移能力,能保证桥梁在温度作用及制动荷载作用下桥梁正常运营;装置具有只受拉不受压的特性,可确保车辆运行时压力由支座承受。由于传力弹簧具有压缩限位能力,可以确保桥梁在浮力、倾覆力矩、地震作用下,在支座出现脱空以前,拉杆有效抵抗上述三种作用。从而确保桥梁支座一直处于受压状态,有效防止桥梁上浮、倾覆、落梁等风险。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中
装置的立面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中装置的侧面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及施工方法中承载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沥青混凝土桥面层;2

横梁;3

混凝土调平层;4

挡块;5

盖梁;6

上钢垫板;7

下钢垫板;8

加劲肋;9

传力弹簧;10

螺帽;11

横梁锚垫板;12

横梁锚栓;13

承载钢垫板;14

拉杆;15

钢套管;16

盖梁锚垫板;17

盖梁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盖梁、上部横梁和用于连接所述盖梁与横梁的预拉力装置,所述预拉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部横梁的上部结构预埋件、安装在所述下部盖梁的下部结构预埋件和用于连接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与下部结构预埋件的中间传力系统,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由横梁锚栓、横梁锚垫板、加劲肋和承载钢垫板组成,所述下部结构预埋件由盖梁锚栓、盖梁锚垫板、钢套管组成,所述中间传力系统包括一下端与钢套管活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通过承载钢垫板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下钢垫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垫板和下钢垫板分别位于所述传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并与弹簧焊接连接,所述传力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锚垫板通过横梁锚栓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螺帽、上钢垫板、传力弹簧和下钢垫板位于所述承载钢垫板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结构预埋件中盖梁锚栓与盖梁锚垫板螺栓连接,钢套管与盖梁锚垫板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竖向预拉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预埋件中横梁锚栓与横梁锚垫板螺栓连接,横梁锚垫板、加劲肋和承载钢垫板分体焊接连接或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黎建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