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93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包括:进口管、转子叶轮泵壳、出口管,具有永磁体套筒及螺旋式转子叶片的转子叶轮;通过将永磁体组件内置于永磁体套筒中,减小了永磁体组件与血泵外电磁控制系统的距离,便于电磁控制系统对转子叶轮的控制;螺旋式转子叶片及后导锥结构有助于减小血泵出流的脉动强度;所采用的回流狭缝结构实现了转子叶轮与静止的转子叶轮泵壳间的血液冲洗;与传统的轴流血泵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转子叶片与转子叶轮泵壳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溶血,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提高了血泵的运转稳定性。提高了血泵的运转稳定性。提高了血泵的运转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心脏泵
,尤其涉及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

技术介绍

[0002]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或者心脏外科手术后均可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脏骤停。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能够较好的应对上述情况,其核心装置是人工血泵和人工肺,但人工血泵中往往存在严重的溶血和血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现有商业化轴流血泵大多采用机械支撑轴承以保证转子叶轮的稳定运转,由于存在高速旋转导致的轴承磨损、摩擦热,以及密封装置易污染血液等问题,在机械轴承处及高剪切应力区域易出现血栓及溶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改进血泵流道设计使之能效降低血泵内剪切应力,进而减少溶血和血栓等血液相容性问题对提升血泵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可搭配人工肺等装置提供体外短中期循环支持,改善现有技术所面临的血液相容性问题并降低患者并发症与死亡率。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包括:透明泵壳组件和转子叶轮;所述透明泵壳组件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透明泵壳组件包括进口管,转子叶轮泵壳及出口管;所述转子叶轮位于所述透明泵壳组件内,所述转子叶轮和所述透明泵壳组件的侧边布置有回流狭缝,所述回流狭缝的宽度为0.5至1.5毫米;所述转子叶轮包括转子叶片、前导锥、转子叶轮轴、后导锥、永磁体套筒与永磁体组件,其中,所述永磁体组件内置于所述永磁体套筒中;所述永磁体套筒为等厚度圆管,永磁体套筒的棱边采取倒圆处理;所述转子叶片为螺旋式,共四片,交替等间隔分布于所述永磁体套筒与所述转子叶轮轴之间;所述永磁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永磁体套筒内的前轴向环形永磁体、径向环形永磁体及后轴向环形永磁体,其中,所述前轴向环形永磁体和所述后轴向环形永磁体用于所述转子叶轮的轴向定位,所述径向环形永磁体用于所述转子叶轮的径向定位;所述转子叶片的来流侧设置有转子叶片前缘,所述转子叶片的尾部设置有转子叶片尾缘,所述转子叶片前缘和所述转子叶片尾缘均经过倒圆处理。
[0005]进一步,所述透明泵壳组件的内表面以及所述转子叶轮的表面喷涂有抗凝涂层以降低血小板激活凝结形成血栓的风险。
[0006]进一步,所述进口管、所述转子叶轮轴和所述出口管的直径相等,均为10至12毫米,所述转子叶轮泵壳的直径为20毫米,所述永磁体套筒的轴向长度为25毫米,所述转子叶片的轴向长度为22毫米,所述前导锥与所述后导锥的型线圆滑过渡到所述转子叶轮轴,所述前导锥的轴向尺寸为10至12毫米,所述后导锥的轴向尺寸为15至18毫米。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采用螺
旋式转子叶片以及后导锥结构有效减小了血泵出流的脉动强度,为人工肺提供了较好的来流条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包含永磁体套筒的转子叶轮,与传统的转子叶轮相比,有效降低了转子叶片与转子叶轮泵壳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溶血,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克服了传统设计中轴流血泵转子依靠机械轴承固定轴向和径向位置,易在机械轴承处产生血栓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回流狭缝结构实现了转子叶轮与静止的转子叶轮泵壳间的血液冲洗,有效降低了血栓形成风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内置于永磁体套筒内的永磁体组件与透明泵壳组件外侧布置的电磁控制系统距离更近,增强了电磁控制系统对转子叶轮的控制效果,提高了血泵的运转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剖视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主视图;
[0010]图3位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左视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右视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包含永磁体套筒的转子叶轮示意图;
[001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永磁体套筒示意图;
[0014]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内部流动示意图;
[0015]其中,1:透明泵壳组件;2:转子叶轮;3:进口管;4:转子叶轮泵壳;5:出口管;6:回流狭缝;7:转子叶片;8:前导锥;9:转子叶轮轴;10:后导锥;11:永磁体套筒;12:永磁体组件;13:前轴向环形永磁体;14:径向环形永磁体;15:后轴向环形永磁体;16:转子叶片前缘;17:转子叶片尾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7]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包括:透明泵壳组件1和转子叶轮2;透明泵壳组件1的材质为聚氨酯;透明泵壳组件1包括进口管3,转子叶轮泵壳4及出口管5,其中,进口管3与转子叶轮泵壳4之间光滑过渡,转子叶轮泵壳4与出口管5之间光滑过渡,有效防止了流动分离,并为转子叶轮2提供了良好的来流、出流条件;转子叶轮2位于透明泵壳组件1内,转子叶轮2和透明泵壳组件1的侧边布置有回流狭缝6,回流狭缝6的宽度为0.5至1.5毫米,血液在回流狭缝6中的流动受转子叶轮2的上游和下游间压差的影响,在临床应用工况,对回流狭缝6形成了有效的冲洗,减小了此处发生血栓的风险;转子叶轮2包括转子叶片7、前导锥8、转子叶轮轴9、后导锥10、永磁体套筒11与永磁体组件12,其中,永磁体组件12内置于永磁体套筒11中;永磁体套筒11为等厚度圆管,永磁体套筒11的棱边采取倒圆处理,减少了血流发生流动分离的风险,增强了血液相容性;转子叶片7为螺旋式,共四片,交替等间隔分布于永磁体套筒11与转子叶轮轴9之间;永磁体组件12包括位于永磁体套筒11内的前轴向环形永磁体13、径向环形永磁体14及后轴向环形永磁体15,其中,前轴向环形永磁体13和后轴向环形永磁体15用于转子叶轮2的轴向定位,径向环形永磁体14用于转子叶轮2的径向定位,共同保证了转子叶轮2的稳定旋转,避免了由于转子叶轮2产生旋转振荡而
导致的溶血;转子叶片7的来流侧设置有转子叶片前缘16,转子叶片7的尾部设置有转子叶片尾缘17,转子叶片前缘16和转子叶片尾缘17均经过倒圆处理,以减弱转子叶片7对血液的刮削作用,减少血液损伤。
[0018]透明泵壳组件1的内表面以及转子叶轮2的表面喷涂有抗凝涂层以降低血小板激活凝结形成血栓的风险。
[0019]如图3、图4所示,进口管3、转子叶轮轴9和出口管5的直径相等,均为10至12毫米,转子叶轮泵壳4的直径为20毫米,永磁体套筒11的轴向长度为25毫米,转子叶片7的轴向尺寸为22毫米,如图5所示,前导锥8与后导锥10的型线圆滑过渡到转子叶轮轴9,前导锥8的轴向尺寸为10至12毫米,后导锥10的轴向尺寸为15至18毫米,后导锥10通过调控过流通道面积使得血流平缓流出血泵。
[0020]特别地,如图7所示,血液由进口管3流入血泵,在前导锥8的引流作用下流入转子叶轮2,在转子叶轮2的旋转作用下增速增压后,通过后导锥10与转子叶轮泵壳4之间的过流通道流入出口管5,并由出口管5流出血泵;少部分血液流出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循环磁悬浮轴流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泵壳组件(1)和转子叶轮(2);所述透明泵壳组件(1)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透明泵壳组件(1)包括进口管(3),转子叶轮泵壳(4)及出口管(5);所述转子叶轮(2)位于所述透明泵壳组件(1)内,所述转子叶轮(2)和所述透明泵壳组件(1)的侧边布置有回流狭缝(6),所述回流狭缝(6)的宽度为0.5至1.5毫米;所述转子叶轮(2)包括转子叶片(7)、前导锥(8)、转子叶轮轴(9)、后导锥(10)、永磁体套筒(11)与永磁体组件(12),其中,所述永磁体组件(12)内置于所述永磁体套筒(11)中;所述永磁体套筒(11)为等厚度圆管,永磁体套筒(11)的棱边采取倒圆处理;所述转子叶片(7)为螺旋式,共四片,交替等间隔分布于所述永磁体套筒(11)与所述转子叶轮轴(9)之间;所述永磁体组件(12)包括位于所述永磁体套筒(11)内的前轴向环形永磁体(13)、径向环形永磁体(14)及后轴向环形永磁体(15),其中,所述前轴向环形永磁体(13)和所述后轴向环形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雨萌谢楠柳阳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