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朝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心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30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心肺机,其中短距离移动装置位于心肺机本体下端,心肺机本体上端设有电控器,两侧设有套管,套管内穿设有支杆,心肺机本体内部设有血泵、氧合器、热交换器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位于血泵的左侧,氧合器位于血泵右侧,热交换器位于血泵和氧合器之间的上方,其中血泵连接有引血管,热交换器连有注血管,血泵、氧合器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软管依次连通;氧合器的右侧设有氧气进气管和二氧化碳出气管,其中氧气进气管依次连有过滤器、干燥加热器和氧气罐;过滤装置和显示装置分别位于心肺机本体上方的两侧,并通过固定杆与支杆连接,过滤装置内部设有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其中第一过滤腔与引血管连接,第二过滤腔与注血管连接。腔与注血管连接。腔与注血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心肺机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心肺机。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心肺机就是由氧合器和血泵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机械装置,人工心肺机用于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肺移植的辅助呼吸,急性呼吸衰竭的辅助治疗等,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然而,现有的人工心肺机在使用时,由于整体重量较重,在短距离移动时不太方便,同时,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其高度进行调节,影响其适用性,并且,现有的人工心肺机未设置过滤设备,无法对血液以及氧气进行处理过滤,影响其使用效果,并存在有一定的医疗风险;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便于调节、安全性高且使用效果好的人工心肺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安全性高且使用效果好的人工心肺机。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人工心肺机,包括短距离移动装置、心肺机本体、过滤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短距离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架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滚轮,上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电动伸缩杆a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架上表面的两侧呈对称状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端与支撑架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上端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条形滑板,所述条形滑板一侧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b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方向与挡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心肺机本体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其下端与支撑板紧密接触,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板紧密接触,且心肺机本体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控器,两侧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下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套管固定连接,上端固定设置有挂架;所述心肺机本体内部设置有血泵、氧合器、热交换器和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位于血泵的左侧,氧合器位于血泵的右侧,热交换器位于血泵和氧合器之间的上方,其中血泵的左侧连接有引血管,右侧通过软管与氧合器的左上端连接,热交换器左侧连接有注血管,右侧通过软管与氧合器的左下端连接,所述氧合器的右上端设置有氧气进气管,右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出气管,所述氧气进气管一端与氧合器连通,另一端依次连接有过滤器、干燥加热器和氧气罐;所述过滤装置和所述显示装置分别位于心肺机本体上方的两侧,并通过固定杆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其中第一过滤腔与引血管连接,第二过滤腔与注血管连接。
[0005]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a,所述限位板与心肺机本体接触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滑垫b。
[0006]两个支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放置托盘。
[0007]所述支杆内侧的中间位置通过金属竹节管连接有照明灯。
[0008]所述第二过滤腔内部设置有气血检验器,所述气血检验器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
[0009]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外壳体和显示器,所述外壳体为侧端设置有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显示器固定设置于外壳体的内部,且外壳体开口端的下方滑动设置有防护板。
[0010]所述挡板上端的外侧通过倾斜状的连接杆连接有推拉扶手。
[0011]所述氧合器包括防护壳和芯体,所述防护壳为内部空心的圆柱状结构,所述芯体固定设置于防护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其上端与防护壳内顶面之间形成有进血腔,下端与防护壳内底面之间形成有出血腔,进血腔通过软管与血泵连接,出血腔通过软管与热交换器连接,所述芯体包括内芯体、外芯体和氧和丝膜,所述氧和丝膜位于内芯体和外芯体之间,且氧和丝膜与进血腔和出血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内芯体与氧气进气管相连通,所述外芯体与二氧化碳出气管相连通,且内芯体的外表面、外芯体的内表面以及氧和丝膜上均设置有通孔。
[0012]所述氧和丝膜呈环形,有多层,均匀设置于内芯体和外芯体之间,且由内至外氧合丝膜单位面积内通孔的密集程度逐渐变大。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板、滚轮、电动伸缩杆a、挡板、条形滑板、电动伸缩杆b和限位板,使用时,先将心肺机本体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并控制电动伸缩杆b使其展开,利用电动伸缩杆b展开时对限位板的推力作用,实现限位板与心肺机本体侧面之间的紧密接触,从而完成短距离移动装置整体与心肺机本体之间的连接,而后,利用滚轮的滚动作用,将短距离移动装置整体以及心肺机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最后,利用条形滑板和挡板之间通过滑块和滑槽的滑动连接,可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a的展开长度,对支撑板、心肺机本体、条形滑板以及限位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增加其调节操作的便捷性以及适用性;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利用第一过滤腔内的滤网可对由静脉引出并通过引血管进入至血泵的血液进行过滤净化,利用第二过滤腔内的滤网可对经过氧和以及热交换并通过注血管注入动脉系统的血液进行过滤净化,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器,利用过滤器可对注入至氧和器内的氧气进行过滤,采用此结构,利用过滤装置和过滤器分别对血液和氧气进行了过滤,增加了其使用效果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医疗风险的发生概率;通过设置干燥加热器,利用干燥加热器可对注入至氧和器内的氧气进行干燥加热,从而利用干燥热氧气带走毛细丝表面更多的水分,避免血液中水分在毛细丝表面渗出聚集,从而延长氧合丝膜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设置内芯体、外芯体、氧和丝膜、进血腔、出血腔、氧气进气管和二氧化碳出气管,采用此结构的芯体,可大大提高血液与氧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血液的氧和效果;通过在支杆上端设置挂架,利用挂架可在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的输液瓶进行挂设;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垫a和防滑垫b,利用防滑垫a和防滑垫b可增加心肺机本体与支撑板和限位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通过设置加强杆和放置托盘,可利用加强杆可增加支杆的稳定性,利用放置托盘可便于手术用品的放置;通过设置防护板,可利用防护板对显示器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通过设置推拉扶手,可增加本技术移动操作的便捷性;总的,本技术具有便于调节、安全性高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血泵、氧合器、热交换器、引血管和注血管的连接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短距离移动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氧合器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9]图中:1、短距离移动装置
ꢀꢀ
11、支撑架
ꢀꢀ
12、支撑板
ꢀꢀ
13、滚轮
ꢀꢀ
14、电动伸缩杆a15、挡板
ꢀꢀ
16、条形滑板
ꢀꢀ
17、电动伸缩杆b18、限位板
ꢀꢀ
2、心肺机本体
ꢀꢀ
21、电控器
ꢀꢀ
22、套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心肺机,包括短距离移动装置(1)、心肺机本体(2)、过滤装置(3)和显示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距离移动装置(1)包括支撑架(11)和支撑板(12),所述支撑架(1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滚轮(13),上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电动伸缩杆a(14)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架(11)上表面的两侧呈对称状设置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下端与支撑架(11)的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上端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条形滑板(16),所述条形滑板(16)一侧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通过电动伸缩杆b(17)连接有限位板(18),所述限位板(18)的长度方向与挡板(15)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心肺机本体(2)位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方,其下端与支撑板(12)紧密接触,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板(18)紧密接触,且心肺机本体(2)上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控器(21),两侧固定设置有套管(22),所述套管(22)内穿设有支杆(5),所述支杆(5)下端通过固定螺丝与套管(22)固定连接,上端固定设置有挂架(51);所述心肺机本体(2)内部设置有血泵(23)、氧合器(24)、热交换器(25)和备用电源(26),所述备用电源(26)位于血泵(23)的左侧,氧合器(24)位于血泵(23)的右侧,热交换器(25)位于血泵(23)和氧合器(24)之间的上方,其中血泵(23)的左侧连接有引血管(6),右侧通过软管与氧合器(24)的左上端连接,热交换器(25)左侧连接有注血管(7),右侧通过软管与氧合器(24)的左下端连接,所述氧合器(24)的右上端设置有氧气进气管(245),右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出气管(246),所述氧气进气管(245)一端与氧合器(24)连通,另一端依次连接有过滤器(27)、干燥加热器(28)和氧气罐;所述过滤装置(3)和所述显示装置(4)分别位于心肺机本体(2)上方的两侧,并通过固定杆与支杆(5)固定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腔(31)和第二过滤腔(32),所述第一过滤腔(31)和第二过滤腔(32)内部均设置有过滤网(33),其中第一过滤腔(31)与引血管(6)连接,第二过滤腔(32)与注血管(7)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心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a,所述限位板(1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朝程兆云葛振伟钱晓亮史睿喆陈海波智红晓李建强陈小三叶发民孟凡伟杨雷一梁维杰姚东风葛畅黄佳鑫张真真李静华任培军刘礼平赵英栋王顺奎孙俊杰胡俊龙轩继中王保才王圣黄佳佳张博文王夷夏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