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和烹饪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3190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1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预约烹饪指令,所述预约烹饪指令携带预约时长;若所述预约时长大于食物烹饪时长,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在所述预约烹饪模式下,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体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若基于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采用本方法可以改善烹饪设备的预约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和烹饪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现有的快生活节奏,大部分烹饪设备均推出了预约功能,预约功能一度作为消费者选购的一大对比标准,其中,预约功能是用来设定烹饪设备的开机时间,用户通过选用预约功能,可随心选择烹饪电器完成工作的时间,且可不用时刻守候在烹饪电器旁。
[0003]然而现有的预约功能,仅能通过用户设定的烹饪完成时间进行工作,无法智能判别烹饪设备内食材的状态,从而影响烹饪效果,最终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感的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5]一种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接收预约烹饪指令,所述预约烹饪指令携带预约时长;
[0007]若所述预约时长大于食物烹饪时长,进入预约烹饪模式;
[0008]在所述预约烹饪模式下,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体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
[0009]若基于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至少一种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
[0011]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
[0012]若各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分别达到所述气体类型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物气体参数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的确定方式,包括:
[0014]获取实验过程中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
[0015]基于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建立时间与食物新鲜度的拟合关系;
[0016]根据所述拟合关系,以及各监测时刻的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确定食物气体参数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感官参数;
[0018]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
[0019]若所述感官参数达到感官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官参数的感官参数临界值的确定方式,包括:
[0021]获取实验过程中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
[0022]基于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建立时间与食物新鲜度的拟合关系;
[0023]根据所述拟合关系,以及各监测时刻对应的感官参数,确定感官参数的感官参数临界值。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感官参数以及至少一种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
[0025]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
[0026]若各所述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分别达到所述气体类型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或者,所述感官参数达到感官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8]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未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且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后的计时时长与所述预约时长的差值等于所述食物烹饪时长,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29]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未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且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后的计时时长与所述预约时长的差值大于所述食物烹饪时长,返回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的步骤。
[0030]一种烹饪设备,所述烹饪设备包括:食物加热腔体、食物变化参数监测模块以及处理器;
[0031]所述食物加热腔体,用于放置食物;
[0032]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预约烹饪模式下,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
[0033]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预约烹饪指令,所述预约烹饪指令携带预约时长;若所述预约时长大于食物烹饪时长,进入预约烹饪模式;还用于接收所述食物变化参数,若基于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监测模块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气体传感器,所述气体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35]所述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至少一种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
[0036]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各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分别达到所述气体类型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监测模块包括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38]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感官参数;
[0039]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感官参数达到感官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41]所述计时器,用于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后,进行计时;
[0042]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未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且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后的计时时长与所述预约时长的差值等于所述食物烹饪时长,启动食物烹饪流程。
[004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44]上述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接收到预约烹饪指令后,预约烹饪指令携带预约时长,将预约时长和食物烹饪时长进行比较,若预约时长大于食物烹饪时长,则进入预约烹饪模式,从而在预约烹饪模式下,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当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时,启动食物烹饪流程。从而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改善烹饪设备的预约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0046]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0047]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8]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预约功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预约烹饪指令,所述预约烹饪指令携带预约时长;若所述预约时长大于食物烹饪时长,进入预约烹饪模式;在所述预约烹饪模式下,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体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若基于所述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至少一种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若各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分别达到所述气体类型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气体参数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的确定方式,包括:获取实验过程中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基于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建立时间与食物新鲜度的拟合关系;根据所述拟合关系,以及各监测时刻的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确定食物气体参数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感官参数;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若所述感官参数达到感官参数临界值,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官参数的感官参数临界值的确定方式,包括:获取实验过程中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基于各监测时刻的食物的微生物参数、感官参数以及各气体类型的试验气体参数,建立时间与食物新鲜度的拟合关系;根据所述拟合关系,以及各监测时刻对应的感官参数,确定感官参数的感官参数临界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食物变化参数,包括:实时监测获得食物加热腔内的食物的感官参数以及至少一种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若基于食物变化参数确定达到食物新鲜度临界值,启动食物烹饪流程,包括:若各所述气体类型的食物气体参数分别达到所述气体类型对应的气体参数临界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春节陈丹慧石磊熊明洲陈瑶洋张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