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紧装置及装配工装的压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84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9
一种压紧装置及装配工装的压紧方法,含有压紧体、压紧杆、压紧头和弹簧,所述的压紧体是一个套筒结构,压紧杆的上端将弹簧压接在压紧体的套筒内,压紧杆的下端连接压紧头,将压紧装置的压紧体固定在装配工装上,将压紧装置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贴合在被压紧的工件表面,通过调整螺栓调整弹簧的压紧力,弹簧的压紧力通过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传递给工件表面。过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传递给工件表面。过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传递给工件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紧装置及装配工装的压紧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工装压紧技术,具体是一种压紧装置及装配工装的压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重量轻,在飞机产品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部分应用于蒙皮等零件的制造上,复材蒙皮在装配时,为了让复材蒙皮与骨架贴紧,一般可以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但为了防止压紧力过大,造成强迫装配(应力装配)或蒙皮叠层损伤,在飞机装配设计时,复材蒙皮根据材料不同要求压紧力一般不超过50N

80N,这就要求装配工装的压紧装置产生的压紧力可测可控。
[0003]在对压紧装置的研究中,中国专利CN109352377(一种夹紧力可控的加工用夹具)提出了一种加工用夹具,该夹具的压紧力需要通过手动盲调,调整前后都无法确定压紧力的大小。因此,需要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压紧力可测量,可自动调节的装配工装压紧装置,保证使用过程中压紧力可测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装配工装压紧器在压紧复材蒙皮时压紧力不可测、不可控,并且压紧器与蒙皮贴合不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压紧力可测可控的装配工装压紧装置,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复材蒙皮的贴合压紧,并且控制压紧力不超过设计要求,避免复材蒙皮损伤。
[0005]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压紧体、压紧杆、压紧头和弹簧,所述的压紧体是一个套筒结构,压紧杆的上端将弹簧压接在压紧体的套筒内,压紧杆的下端连接压紧头,弹簧的压紧力通过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传递给工件表面。
[0006]优选的在压紧体套筒的上端设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通过外螺纹与压紧体套筒上端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可以调整弹簧的压紧力,使工件所受的压紧力可控可调。
[0007]优选地压紧体套筒是一个圆柱筒,其内有阶梯状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分为大孔,下部分为小孔,在小孔内,压接有衬套,压紧杆的上端有圆盘形端盖,该端盖的直径小于大孔直径,大于小孔直径,端盖镶嵌在大孔内与弹簧紧密接触,压紧杆的杆体部分与小孔内的衬套匹配,压紧杆可以在压紧体套筒内上下位移。
[0008]优选地在调整螺栓与弹簧之间设有一个圆片状的压力传感器探头,该压力传感器探头的信号线与一个压力控制器连接,使工件所受的压紧力可受监测。
[0009]优选地在调整螺栓的下端有圆环状凹槽,在圆环状凹槽内镶嵌有多个滚珠,调整螺栓的下端通过滚珠压接在圆片状的压力传感器探头的上表面。
[0010]优选地在调整螺栓的上端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该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调整螺栓进行正转或反转,动力装置的的动作受压力控制器的压力信号控制。
[0011]优选地调整螺栓的上端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该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调整螺栓进行正转或反转,动力装置的动作受压力控制器的压力信号控制。
[0012]优选地压力控制器含有压力显示屏、压力比较模块、压力设置面板,压力控制器接收压力传感器探头传来的压力信号并在压力显示屏上显示,通过压力设置面板可以预设压力值范围,压力比较模块可以将压力控制器接收的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压力信号超出预设压力值范围,压力控制器向动力装置发出启动信号,动力装置带动调整螺栓进行正转或反转,调整弹簧的压力在预设压力值范围内。
[0013]优选地压紧杆下端有限位栓和半球形的球头体,所述的压紧头上端有与球头体配合的半球形凹槽,压紧头下端为平直的压紧面。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装配工装的压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内容:使用上述的压紧装置,将压紧装置的压紧体固定在装配工装上,将压紧装置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贴合在被压紧的工件表面,通过调整螺栓调整弹簧的压紧力,弹簧的压紧力通过压紧杆下端的压紧头传递给工件表面。
[0015]在对工件压紧时,如果对工件的压紧力不需要预设压力值范围时,压紧装置的压力控制器不向动力装置传递任何信号,压紧装置的压力传感器探头仅用于检测当前工件表面承受的压力,并显示于压力显示屏上。
[0016]如果对工件的压紧力需要预设压力值范围时,通过压力控制器的压力设置面板设置工件的预设压力值范围,压力比较模块可以将压力控制器接收的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压力信号超出预设压力值范围,压力控制器向动力装置发出启动信号,动力装置带动调整螺栓进行正转或反转,调整弹簧的压力在预设压力值范围内。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对试件进行压紧时,可以有效的测量工件表面承受的压力,并且控制压紧力的大小,避免严重过载对工件造成永久损伤;工件的受力状态得到有效的控制。
[0018]本专利技术中设计的压紧装置结构巧妙,调整螺栓通过凹槽内的滚子,消除了压力传感器及弹簧受到的侧向扭力,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弹簧的寿命;压紧头在推杆限位销的作用下,可以少量调整角度,保证压紧头与工件表面始终处于贴合状态。
[0019]本专利技术的压紧装置,提供了控制工件压紧力的压力传感器探头和压力控制器,通过压力控制器可以设置不同的压力阈值和规划压力,这就使得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操作灵活,可适用范围广泛。
[0020]本专利技术的压紧装置,可以通过人工根据需求转动调整螺栓,也可以通过动力装置根据压力控制器的压力信号自动转动调整螺栓以实现对压紧力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试验装置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压紧装置示意图。
[0023]图3是压紧装置中压紧体示意图。
[0024]图4是调整螺栓与滚珠配合示意图。
[0025]图5是压紧装置在工装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6]1.压紧头;2.压紧杆;3.衬套;4.压紧体;5.端盖;6.弹簧;7.滚珠;8.调整螺栓;9.动力装置;10.压力控制器;11.压力传感器探头;12.限位台;13.观察孔;14工件;15.压紧装置;16.工装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案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本实施例一种压紧装置,含有压紧体4、压紧杆2、压紧头1和弹簧6,所述的压紧体4是一个套筒结构,压紧杆2的上端将弹簧6压接在压紧体4的套筒内,压紧杆2的下端连接压紧头1,弹簧6的压紧力通过压紧杆2下端的压紧头1传递给工件14表面。
[0029]在压紧体4套筒的上端设有调整螺栓8,调整螺栓8通过外螺纹与压紧体4套筒上端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8可以调整弹簧6的压紧力,使工件14所受的压紧力可控可调。调整螺栓8可以采用手动调整,也可以通过动力装置9调整。
[0030]压紧体4套筒是一个圆柱筒,其内有阶梯状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分为大孔,下部分为小孔,在小孔内,压接有衬套3,压紧杆2的上端有圆盘形端盖5,该端盖5的直径小于大孔直径,大于小孔直径,端盖5镶嵌在大孔内与弹簧6紧密接触,压紧杆2的杆体部分与小孔内的衬套匹配,压紧杆2可以在压紧体4套筒内上下位移。
[0031]实施例中,在压紧体4套筒的上部分两侧面设置有长圆形的观察孔13。通过该观察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有压紧体、压紧杆、压紧头和弹簧,所述的压紧体是一个套筒结构,压紧杆的上端将弹簧压接在压紧体的套筒内,压紧杆的下端连接压紧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紧体套筒的上端设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通过外螺纹与压紧体套筒上端的内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螺栓可以调整弹簧的压紧力。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体套筒是一个圆柱筒,其内有阶梯状的通孔,通孔的上部分为大孔,下部分为小孔,在小孔内,压接有衬套,压紧杆的上端有圆盘形端盖,该端盖的直径小于大孔直径,大于小孔直径,端盖镶嵌在大孔内与弹簧紧密接触,压紧杆的杆体部分与小孔内的衬套匹配,压紧杆可以在压紧体套筒内上下位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紧体套筒的上部分两侧面设置有长圆形的观察孔。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整螺栓与弹簧之间设有一个圆片状的压力传感器探头,该压力传感器探头的信号线与一个压力控制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螺栓的下端有圆环状凹槽,在圆环状凹槽内镶嵌有多个滚珠,调整螺栓的下端通过滚珠压接在圆片状的压力传感器探头的上表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螺栓的上端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该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调整螺栓进行正转或反转,动力装置的动作受压力控制器的压力信号控制。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器含有压力显示屏、压力比较模块、压力设置面板,压力控制器接收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望郑炜张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