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720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其安装操作较为简便,拆卸较为容易,施工过程通风管道不易因受力不均而变形,连通可靠性较好,较为实用,包括两段通风管道,还包括柔性安装条、第一拉紧绳和第二拉紧绳,柔性安装条对称开设有多个左安装槽和多个右安装槽,多个左安装槽均转动连接有左转动阶梯弯杆,多个右安装槽均转动连接有右转动阶梯弯杆,多个左转动阶梯弯杆和多个右转动阶梯弯杆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斜压板和右斜压板,多个左转动阶梯弯杆和多个右转动阶梯弯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圆弯杆和右圆弯杆,第一拉紧绳和第二拉紧绳呈左右交叉对称布置,多个左转动阶梯弯杆上包裹有左包覆柔性复合带。个左转动阶梯弯杆上包裹有左包覆柔性复合带。个左转动阶梯弯杆上包裹有左包覆柔性复合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具体的,涉及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伴随着人工智能化进程,机电设备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为保证机电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机电工程中一般都设置有用于通风的风路,根据机电工程的不同风路的长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构成风路的通风管道一般分为多段,因此多段通风管道之间的连接通常需要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来实现。
[0003]现有的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多段通风管道中每相邻的两个通风管道需要连接的对应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孔板框,其在安装时,两个连接孔板框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通风管道之间的相互连通,另一种为多段通风管道中每相邻的两个通风管道需要连接的对应端分别连通有内套筒和外套筒,外套筒上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其在使用时,将相邻的两个通风管道上的相互对应端的内套管插入外套管内,并通过转动顶紧螺栓使顶紧螺栓顶紧该外套管内的内套管,实现相邻的两段通风管道之间的连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两段通风管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安装条(2)、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所述柔性安装条(2)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多个左安装槽和多个右安装槽,多个所述左安装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左转动阶梯弯杆(5),多个所述右安装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右转动阶梯弯杆(6),多个所述左转动阶梯弯杆(5)和多个右转动阶梯弯杆(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斜压板(7)和右斜压板(8),多个左转动阶梯弯杆(5)和多个右转动阶梯弯杆(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圆弯杆(9)和右圆弯杆(10),所述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呈左右交叉对称布置,且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交错穿过左转动阶梯弯杆(5)与左圆弯杆(9)配合形成的孔洞和右转动阶梯弯杆(6)与右圆弯杆(10)配合形成的孔洞,多个左转动阶梯弯杆(5)上包裹有左包覆柔性复合带(11),多个右转动阶梯弯杆(6)上包裹有右包覆柔性复合带(12),所述左包覆柔性复合带(11)和右包覆柔性复合带(12)均开设有多个用于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通过的穿过口,两段通风管道(1)上均固定连接有斜坡槽边框(13),两个所述斜坡槽边框(13)分别与左斜压板(7)和右斜压板(8)相匹配,所述左包覆柔性复合带(11)和右包覆柔性复合带(12)安装有弹性连接组件,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内安装有用于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拉紧的辅助拉紧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中心架(14),所述中心架(14)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左拉簧(15)和右拉簧(16),两个所述左拉簧(15)分别与左包覆柔性复合带(11)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右拉簧(16)分别与右包覆柔性复合带(12)的两端固定连接,中心架(14)内开设有通过口,所述第一拉紧绳(3)和第二拉紧绳(4)均穿过通过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用通风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拉紧组件包括转动螺纹杆(17),所述中心架(14)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都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