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64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针对各系统负荷点确定其相对于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进而根据预计修复时长以及目标柔直配电系统中柔直网络的故障率,确定各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并根据各个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以对含有柔直网络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实现了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的确定,从而便于分析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析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析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配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位于电网末端,接近电能传输终点,元件多、结构复杂,直接影响用户的供电状况。目前,主要通过制订配电网建设标准、加大电网建设投资、优化可靠性算法模型、开发可靠性分析软件等技术手段,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水平。当前世界发达城市的年均停电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新加坡可靠性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在2011年便已经达到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低于1分钟;慕尼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约15分钟,2017年纽约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在1小时之内。我国在2015至2019年间城市地区年均停电时间在4.08

5.20小时/户之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可靠性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而部分城市如珠海、中山、厦门等城市年平均停电在1小时之内,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可靠性的水平差异较大,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0003]相比于传统交流,柔直配电网的新优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可以方便地采用多端配电结构,而不用考虑各个电源之间的频率和相位同步问题,能方便地实现多条交流线路直接合环运行;同时,柔性直流配电网无需使用开关设备倒闸,可以极大压缩因交流供电线路故障导致的供电中断的时间(毫秒级),提高供电可靠性。结合东莞松山湖配电网的现状来看,该区域配电网负荷增长幅度较大,负荷类型丰富,园区工业型产业占比较多,负荷密度高,部分馈线间负载分布不均衡,致使部分配变负载率差异较大,且供电可靠性仍有提升的空间。通过柔直改造,可以更好解决目前配电网面临的负荷冲击以及不均衡问题,同时可以大幅度提升区域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0004]因此,为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有必要先对采用柔直配电网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提出一种确定系统可靠性的方法,进而可以基于确定出的可靠性指标,对包含柔直配电网的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对含有柔直网络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实现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的确定。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
[0008]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
[0009]根据所述预计修复时长以及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柔直网络故障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
[0010]基于各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2]负荷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
[0013]修复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
[0014]停电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计修复时长以及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柔直网络故障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
[0015]可靠性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1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18]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19]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
[002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
[0021]上述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2]通过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针对各系统负荷点确定其相对于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进而根据预计修复时长以及目标柔直配电系统中柔直网络的故障率,确定各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并根据各个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以对含有柔直网络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量化,实现了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的确定,从而便于分析并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9]实施例一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确定包括柔直网络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硬件和/或软件来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10、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
[0032]其中,目标柔直配电系统可以是需要预测可靠性指标的配电系统。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柔直配电系统包括主供电电源、柔直网络以及多个系统负荷点。
[0033]具体的,系统负荷点可以是目标柔直配电系统中接入用户以为用户供电的点;主供电电源可以是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默认供电电源;柔直网络可以用于在系统负荷点故障时快速切换至备用线路供电。
[0034]在本实施例中,各系统负荷点在默认情况下均由主供电电源供电,在系统负荷点出现断路器故障、开关故障、变压器故障等情况时,可通过柔直网络切换至备用线路供电。具体的,本实施例先确定出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个系统负荷点,进而针对各个系统负荷点进行预计修复时长的预测。
[0035]S120、确定系统负荷点相对于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
[0036]其中,预计修复时长可以是修复系统负荷点的故障的预计时长,如,修复系统负荷点的线缆故障、开关故障、断路器故障、变压器故障的预计时长。在一种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各系统负荷点;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根据所述预计修复时长以及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柔直网络故障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基于各所述系统负荷点的停电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包括: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主供电电源的负荷点故障率;基于所述负荷点故障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主供电电源的预计修复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主供电电源的负荷点故障率,包括:基于所述系统负荷点的线缆长度、线缆故障率、所述系统负荷点的断路器数量和开关数量之和、所述系统负荷点的断路器和开关的故障率以及所述系统负荷点的配电变压器失效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主供电电源的负荷点故障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系统负荷点的线缆长度、线缆故障率、所述系统负荷点的断路器数量和开关数量之和、所述系统负荷点的断路器开关故障率以及所述系统负荷点的配电变压器失效率,确定所述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主供电电源的负荷点故障率,满足如下公式:r
fail
(n)=L(n)r
L
+n
s
(n)r
s
+r
T
,其中,r
fail
(n)为第n个系统负荷点相对于所述目标柔直配电系统的主供电电源的负荷点故障率,L(n)为第n个系统负荷点的线缆长度,r
L
为线缆故障率,n
s
(n)为第n个系统负荷点的断路器数量和开关数量之和,r
s
为断路器开关故障率,r
T
为配电变压器失效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匀飞余江盛姚江袁灿培张育宾赵力梁耀林陈喆黄志成牛丽娜邝柱祥钟锦星孔慧超叶健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