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28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包括利用D1和D2解码器分别共享两个编码器E1和E2,形成两组编码解码再编码的网络结构;基于自编码器训练方式对两个网络结构进行重构训练;基于对抗训练方式训练两个网络结构;在两个网络结构中输入测试数据,计算数据的异常得分,得到异常检测结果。通过对比最新的异常检测例如DAGMM,OmniAnomaly和USAD方法来进行对比,使用SWaT和WADI等多个数据集进行实验,证明了提出的方法在时间序列的异常检测上较为准确。上较为准确。上较为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数字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异常点被定义为一个显著不同于其他数据分布的数据对象,通过分析异常点数据分布特征,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异常信息、提取兴趣模式等。因此异常点检测(outlier detection)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异常点检测目的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找出不同于大规模数据中的异常点,并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知识。目前其广泛应用于欺诈检测、医疗处理、公共安全、环境卫生、图像处理、异常行为模式检测、轨迹异常检测等领域。
[0003]传统异常点的检测方法众多。一般经典的异常点检测方法通常分为4大类:基于统计学的、基于聚类的、基于分类的和基于邻近性的。传统检测技术主要考虑检测过程中的时间性能和准确性能。然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传统通过单一节点计算方式挖掘异常节点信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计算需求。以深度学习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异常点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通过深度学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D1和D2解码器分别共享两个编码器E1和E2,形成两组编码解码再编码的网络结构;基于自编码器训练方式对两个网络结构进行重构训练;基于对抗训练方式训练两个网络结构;在两个网络结构中输入测试数据,计算数据的异常得分,得到异常检测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三个线性层,其中每一层都使用ReLU当作激活函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器包括三个线性层,前两层使用ReLU激活函数,最后一层则使用Sigmoid函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D1和D2解码器分别共享两个编码器E1和E2的具体方式是:解码器D1与编码器E1和E2组成EDE1结构,解码器D2共享使用编码器E1和E2组成EDE2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共享自编码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芬贾浩阳韦永壮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