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元专利>正文

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11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包括铝管、铜管,所述铝管与铜管固定连接,所述铝管和铜管内部开设直径相同的空腔,使用者将两组连杆对准卡合槽,随后将连杆沿着卡合槽向下按压,此时卡块首先与卡合槽接触,并在使用者提供的持续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两组连杆以铰接处为支点进行翻转并挤压弹簧,此时卡块沿着卡合槽运动,直至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并持续受到弹簧通过连杆传递来弹力,并通过压缩弹簧相反方向挤压,卡槽数量为若干组,当卡块完全卡入卡槽内部后,连杆下端抵住导线,从而将导线固定,当使用者需要将导线拆下时,用手指捏连杆的上端,从而使得连杆上端间隙变小,进而使得卡块入卡合槽内部的连杆之间的间隙小。卡块入卡合槽内部的连杆之间的间隙小。卡块入卡合槽内部的连杆之间的间隙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电缆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接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电缆接头。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电器设备在使用时经常遇到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的情况,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后在使用过程中,铜导线和铝导线的连接点处容易产生铜铝氧化,氧化层会使接触电阻增大,因而发热产生高温使低熔点的铝融化,而铜熔点高,融化的铝不与铜相融合,会导致接触面积持续减小,直至断开,出现供电线路断相,短路、停电等电气故障。并且,铜铝氧化过程中容易产生火花危及周边设备安全;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7834593U)一种铜铝接头,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夹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紧部,及贯穿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夹紧部的第一导线槽;第二夹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紧部,及贯穿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夹紧部的第二导线槽;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导线槽与第二导线槽连通;第一锁紧件与第一夹紧部连接,第二锁紧件与第二夹紧部连接。上述铜铝接头能够大大提升铜铝导线的连接稳定性及安全性,且有利于降低输配电成本。
[0004]1.上述专利中铜管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将铜导线和铝导线进行对接然而该专利中未提及对接头的密封,由于导线的对接经常需要在外部环境,如若导线的对接处渗入雨水,轻则会出现导线接触不良,重则将直接引发漏电等安全事故;2.由于铜和铝的材质不同,其导电效果不同,二根导线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的数值一般都大于导线的体电阻,从而使得导线接触头会发生较大的热量,尤其在夏天用电高峰接头处出现发热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造成用电火灾;3、传统的铜铝接头多采用螺丝将内部的导线锁死,操作需要相应的工具,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不利于接头的快速安装。
[0005]为此,提出一种防水电缆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电缆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包括铝管、铜管,所述铝管与铜管固定连接,所述铝管和铜管内部开设直径相同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缆,所述铝管和铜管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合槽、卡块、连杆、卡槽、弹簧,所述铝管上端外表面开设卡合槽,所述连杆位于卡合槽内部,所述连杆为Z字形结构设计,且连杆和数量为两组,且其二者相互铰接,所述连杆靠近卡合槽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卡块,所述卡合槽内壁两侧与卡块对应的位置开设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互对应匹配,且其二者均呈梯形结构设计,两组所述连杆上端相邻面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铝管和铜管环形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所述铜管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锁紧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统的接线方式较为繁琐,工作时,使用者将两组连杆对准卡合槽,随后将连杆沿着卡合槽向下按压,此时卡块首先与卡合槽接触,并在使用者提供
的持续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两组连杆以铰接处为支点进行翻转并挤压弹簧,此时卡块沿着卡合槽运动,直至卡块卡入卡槽内部,并持续受到弹簧通过连杆传递来弹力,并通过压缩弹簧相反方向挤压,卡槽数量为若干组,当卡块完全卡入卡槽内部后,连杆下端抵住导线,从而将导线固定,当使用者需要将导线拆下时,用手指捏连杆的上端,从而使得连杆上端间隙变小,进而使得卡块入卡合槽内部的连杆之间的间隙小,迫使卡块脱离卡槽的限制,最后将连杆取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没有相应的工具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导线的固定效果及安装效率。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杆相互铰接处位于连杆自上而下的四分之一处,所述连杆的高度为卡合槽深度的两倍,所述连杆下端为弧形结构设计,所述连杆由韧性金属材质构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由于两组连杆的铰接的位置为连杆的四分之一处,当使用者改变连杆上端之间的距离时,连杆下端的位移量将大于连杆上端的位移量,目的是在后续拆卸连杆时,通过相对方向拿捏两个连杆,并通过铰接处转动,即可使得下端相对位移,迫使卡块脱离卡槽,连杆为弹性金属材质构成,使用者将两组连杆插入卡合槽,迫使连杆下端的圆弧区域与导线进行接触,连杆持续受到使用者的按压力时,迫使连杆下端出现弯曲,从而通过连杆产生的弹力并呈半环状包裹于导线外表面,对导线进行进一步的夹紧固定,提高夹紧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铝管后端外表面与橡胶套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管前端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橡胶套与磁铁对应位置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磁铁磁力吸附,所述橡胶套前端固定连接有橡皮筋,且橡胶套覆盖铜管和铝管,所述铝管与铜管内部贯穿开设置有通风孔,且其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交错分布,所述磁铁位于通风孔的边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加该接头的防水效果,工作时,使用者将橡胶套从铝管后端拉至铜管前端外表面,并通过橡皮筋前端开口束紧,并铜管完整包裹,实现对铜管的防护,同时铜管前端的磁铁与橡胶套的金属片进行磁力吸附,橡胶套与通风孔对应位置开设孔洞,并在通风孔内部设置有散热片对铜管和铝管产生的热量与外部空气通过孔洞进行冷热交换,散热片的设计可以增大空气冷热交换的面积并带走散热片表面的热量,从而提高该接头的散热效果,所述通风孔内表面镀有氧化铍。
[0013]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膨胀囊,所述膨胀囊整体为螺纹状沿着橡胶套外表面分布,所述膨胀囊纵向截面为椭圆形结构设计,且其长轴端面与橡胶套接触,所述膨胀囊后端固定连接有注水口。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工作时,使用者将膨胀囊内部通过注水口注入冷却液使得椭圆形设计的膨胀囊膨胀变为圆形,从而使得膨胀囊的长轴变短,短轴边长,可以将橡胶套拉紧,使其包裹在接头表面,从而通过注水膨胀状态下的膨胀囊对橡胶套及接头整体束紧固定,并通过橡胶套对连杆产生持续挤压的外力,提高连杆与卡合槽的卡合效果,当连杆完全插入后,上端裸露长度约为0.5cm,防止连杆刺破橡胶套,同时通过膨胀囊内部的冷却液吸收接头散发的热量,注水口上端设置有橡胶塞方便使用者注入冷却液,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的增加散热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铜管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纹槽、锁紧套筒、抵制杆、插板,所述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锁紧套筒,且电缆贯穿锁紧套筒,所述锁紧套筒
内壁为倾斜结构设计,所述铜管前端外表面靠近螺纹槽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抵制杆,所述抵制杆的前端为倾斜结构设计,且其角度与锁紧套筒内壁向平行,所述抵制杆靠近电缆的一侧固定连接插板,所述插板与抵制杆之间为垂直角度,且其二者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锁紧套筒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电缆与铜管接触的密封效果,工作时,使用者旋转锁紧套筒,使其沿着螺纹槽向后运动,此时锁紧套筒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压板会对橡胶套进行抵制,增加橡胶套与铜管的紧固效果,同时当锁紧套筒向后运动时且倾斜面会与抵制杆的倾斜面接触,并迫使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包括铝管(1)、铜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1)与铜管(11)固定连接,所述铝管(1)和铜管(11)内部开设直径相同的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缆(4),所述铝管(1)和铜管(11)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卡合组件(2),所述卡合组件(2)包括卡合槽(21)、卡块(22)、连杆(23)、卡槽(24)、弹簧(25),所述铝管(1)上端外表面开设卡合槽(21),所述连杆(23)位于卡合槽(21)内部,所述连杆(23)为Z字形结构设计,且连杆(23)和数量为两组,且其二者相互铰接,所述连杆(23)靠近卡合槽(2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卡块(22),所述卡合槽(21)内壁两侧与卡块(22)对应的位置开设卡槽(24),所述卡槽(24)与卡块(22)相互对应匹配,且其二者均呈梯形结构设计,两组所述连杆(23)上端相邻面通过弹簧(25)固定连接,所述铝管(1)和铜管(11)环形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12),所述铜管(11)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锁紧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杆(23)相互铰接处位于连杆(23)自上而下的四分之一处,所述连杆(23)的高度为卡合槽(21)深度的两倍,所述连杆(23)下端为弧形结构设计,所述连杆(23)由韧性金属材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1)后端外表面与橡胶套(1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管(11)前端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磁铁(123),所述橡胶套(12)与磁铁(123)对应位置设置有金属片(124),所述金属片(124)与磁铁(123)磁力吸附,所述橡胶套(12)前端固定连接有橡皮筋(125),且橡胶套(12)覆盖铜管(11)和铝管(1),所述铝管(1)与铜管(11)内部贯穿开设置有通风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元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