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鹏城实验室专利>正文

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06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41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属于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领域。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回收仓,所述壳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回收仓连通的回收口;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回收板可在打开所述回收口的回收初始位置和盖合所述回收口的回收终末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回收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回收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本申请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较高。请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较高。请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的回收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


[0001]本申请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运用水下机器人(AUV)对海洋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对于布放回收水下潜水器要求也日益提高。
[0003]目前水下机器人的回收通过船艇操作人员手动挂缆绳,或者使用缆枪将回收缆绳与AUV挂接来实现AUV回收,存在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与母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AUV回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回收仓,所述壳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回收仓连通的回收口;
[0008]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回收板可在打开所述回收口的回收初始位置和盖合所述回收口的回收终末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回收仓,所述壳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回收仓连通的回收口;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回收板可在打开所述回收口的回收初始位置和盖合所述回收口的回收终末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回收板连接以驱动所述回收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帘,所述遮挡帘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收板连接;所述遮挡帘可在收卷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回收板位于所述回收初始位置时,所述遮挡帘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所述壳体、所述回收板与所述遮挡帘限定出一回收对接区域;所述回收板位于所述回收终末位置时,所述遮挡帘处于所述收卷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帘包括:柔性布,所述柔性布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回收板连接;以及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均可绕所述回收板与所述壳体的枢接轴转动,且多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柔性部的一侧表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板包括:回收本体,所述回收本体开设有多个贯穿孔;多个单向流通结构,所述单向流通结构与所述贯穿孔一对应设置,以使所述贯穿孔单向流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通结构包括:孔挡板,所述孔挡板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回收本体,所述孔挡板与所述贯穿孔一一对应,且所述孔挡板可在打开所述贯穿孔的泄水位置和盖合所述贯穿孔的封闭位置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全杨玉亮陆海博李脊森叶心宇唐辉平张爱东
申请(专利权)人:鹏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