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0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属于电解工艺领域。本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包括底部绝缘和设置在底部绝缘板上的槽间导电板,槽间导电板的侧部具有多个导电凸台部,导电凸台部的顶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心线相对于槽间导电板的纵向截面垂直设置。槽间导电板上设置有槽间绝缘块,槽间绝缘块侧部具有绝缘凸台部;绝缘凸台部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心线与导电凸台部的轴心线平行。底部绝缘板上开设有介质回收槽,外缘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水条部,组成介质回收系统。解决了现有导电装置阴阳极板容易短路,与凸台接触面积减少,耗能大的问题。耗能大的问题。耗能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工艺领域,涉及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大部分铜电积、铜电解行业工艺技术的厂家,其电解槽间导电装置,阴阳极板接触容易短路,触点电压降大,能力易损耗。如公开号为CN1382832A的一种两极四触点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包括主导电板、付导电板及绝缘板,在同一槽内所有阳极两个挂耳的其中一个挂耳与主导电板接触并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挂耳与付导电板接触并连接在一起;在同一槽内所有阴极导电棒的一端与主导电板接触并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付导电板接触并连接在一起。将直流电先流经主导电板,再经主导电板与阳极板挂耳之间的接触点进入阳极板,阳极板的另一个挂耳与付导电板,经接触点连接在一起,电流再经电解质流向阴极,再经阴极导电棒与主导电板的接触点到主导电板,阴极导电棒的另一端与付导电板经接触点连接在一起。付导电板放置在绝缘板的上方,绝缘板放置在主导电板的上方,主导电板沿纵向带有凸起的导电包,主导电板延长度方向的凸台截面结构基本都是拉拔成型,接触面为直线或弧线。但延宽度方向的截面,其接触面都是直线,当阴阳极板放置在此接触面直线的凸台结构上时,阴阳极板竖直方向无法调整。以上技术方案存在后续问题,接触面长期使用磨损之后,会导致定位差、阴阳极板接触短路,会导致接触面积减少,触点电压降上升增大能力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极板与槽间导电板之间接触电阻,实现降低损耗。/>[0004]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由底部绝缘板和设置在底部绝缘板上的槽间导电板组成;槽间导电板呈长条状,槽间导电板的侧部具有多个导电凸台部,导电凸台部沿着槽间导电板的纵向排列设置;导电凸台部的顶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心线相对于槽间导电板的纵向截面垂直设置。
[0005]此槽间导电板上设置有多块槽间绝缘块,槽间绝缘块沿着槽间导电板的纵向排列组合。槽间绝缘块侧部具有绝缘凸台部;绝缘凸台部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心线与导电凸台部的轴心线平行。导电凸台部的顶面和绝缘凸台部的顶面都是半径100mm

200mm的圆弧面。当导电凸台部或绝缘凸台部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时,由于挂耳的纵向线相对于圆弧面的轴心线平行设置,极板能前后摇摆,根据极板的重心自然悬垂找正,减少短路。
[0006]此槽间导电板左侧的导电凸台部与槽间绝缘块左侧的绝缘凸台部间隔设置, 槽间导电板右侧的导电凸台部与槽间绝缘块右侧的绝缘凸台部间隔设置。槽间导电板左侧的导电凸台部与右侧的导电凸台部交错设置,槽间绝缘块左侧的绝缘凸台部与右侧的绝缘凸台部交错设置。
[0007]在上述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中,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还包括触电介质补偿结构,当导电凸台部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时,触电介质补偿结构能使介质补偿在挂耳与导电凸台部的接触区域内。介质为液体导电介质,如自来水,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介质填充挂耳与导电凸台部的间隙,不仅增大挂耳与导电凸台部之间导电面积,降低极板与槽间导电板之间接触电阻,还降低挂耳与导电凸台部之间接触位置的温度,带走电解液结晶,改善接触条件、降压减排。
[0008]导电凸台部可浸泡在介质内,或槽间绝缘块上安装有多个喷头;喷头与导电凸台部一一对应设置;当导电凸台部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时,从喷头喷出的液体介质喷淋到挂耳与导电凸台部的接触区域。采用喷淋方式补偿介质,这样更有利于降低接触位置的温度,带走电解液结晶。
[0009]此导电装置设有总管,所有喷头均与总管相连通。槽间绝缘块上开设有卡槽,喷头嵌设在卡槽内。
[0010]在上述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中,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还包括介质回收结构,介质回收结构能回收补偿在挂耳与导电凸台部接触区域内的介质。介质回收结构不仅避免介质流入点解槽内,进而避免介质污染电解液或稀释点解液,还有利于实现介质循环使用,降低资源消耗。
[0011]底部绝缘板上开设有介质回收槽,外缘具有向上凸起的挡水条部,组成一个液体介质回收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解决了如何降低极板与槽间导电板之间接触电阻,实现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局部B放大示意图。
[0016]图4是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的液体回收循环系统示意图。
[0019]图7是极板挂耳与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的凸台部接触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1、底部绝缘板;2、槽间导电板;3、导电凸台部; 3a左侧的导电凸台部; 3b、右侧的导电凸台部;4、槽间绝缘块;5、绝缘凸台部;5a、左侧的绝缘凸台部;5b、右侧的绝缘凸台部;6、喷头;7、液体介质;8、总管;9、介质回收槽;10、卡槽;11、挡水条部;12、极板挂耳;A、凸台部轴心线;D、槽间导电板的纵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例。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设置在底部绝缘板1上的槽间导电板2呈长条状,槽间导电板2的侧部具有多个导电凸台部3,导电凸台部3沿着槽间导电板2的纵向排列设置。导电凸台部3
的顶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心线C相对于槽间导电板2的纵向截面D垂直设置。
[0023]槽间导电板2上设置有槽间绝缘块4,槽间绝缘块4侧部具有多个绝缘凸台部5;绝缘凸台部5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心线与导电凸台部的轴心线C平行。
[0024]因而,当导电凸台部或绝缘凸台部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时,极板能左右摇摆,根据重心自然悬垂找正,减少短路。
[0025]如图1或图4所示,槽间导电板2左侧的导电凸台部3a与槽间绝缘块4左侧的绝缘凸台部5a间隔设置, 槽间导电板2右侧的导电凸台部3b与槽间绝缘块4右侧的绝缘凸台部5b间隔设置。槽间导电板2左侧的导电凸台部3a与槽间绝缘块4右侧的绝缘凸台部5b相对设置,槽间导电板2右侧的导电凸台部3b与槽间绝缘块4左侧的绝缘凸台部5a相对设置如图1或图6或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设置有总管8,槽间绝缘块4上安装有多个喷头6,所有喷头6均与总管8相连通。槽间绝缘块4上开设有卡槽10。喷头6嵌设在卡槽10内。
[0026]喷头6与导电凸台部3一一对应设置。当导电凸台部3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12时,从喷头6喷出的液体介质7喷淋到挂耳与导电凸台部3的接触区域。液体介质7与固体器壁之间有着“表面层”,存在着表面张力,能填充挂耳与导电凸台部的间隙,增大接触面积,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包括底部绝缘板(1)和设置在底部绝缘板(1)上的槽间导电板(2);槽间导电板(2)呈长条状,槽间导电板(2)的侧部具有多个导电凸台部(3),导电凸台部(3)沿着槽间导电板(2)的纵向排列设置;其特征在于,导电凸台部(3)的顶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轴心线C相对于槽间导电板(2)的纵向截面D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槽间导电板(2)上设置有槽间绝缘块(4),槽间绝缘块(4)侧部具有多个绝缘凸台部(5);绝缘凸台部(5)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轴心线与导电凸台部(3)的轴心线C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台部(3)的顶面为半径R100mm

200mm的圆弧面,绝缘凸台部(5)的顶面为半径R100mm

200mm的圆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积、电解槽间导电装置还包括触电介质补偿结构,当导电凸台部上搭接有极板的挂耳时,触电介质补偿结构能使介质补偿在挂耳与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义顾献代任禹桥吴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三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