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饲料级谷氨酸铜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谷氨酸铜生产
,具体领域为饲料级谷氨酸铜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铜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动物的造血、新陈代谢、生长繁殖以及抗病等活动。动物对铜的营养需要量在5
‑
8mg/kg,但自1945年发现高铜能明显地提高猪的生长性能以来,目前在幼龄仔猪阶段均采用200
‑
250ppm(质量)的高铜(以铜离子计),高铜具有凝固蛋白质、减少微生物的增殖、刺激神经肽Y(NPY)的分泌的作用,从而促进动物采食,提高消化酶活性,最终提高生长性能作用。于是猪用高铜在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成为许多营养学家的“习惯”。
[0003]目前,仔猪饲料高铜的来源主是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或碱式硫酸铜等无机铜源,无机铜源本身的水溶性或其能在猪胃中被胃酸快速分解,从而大量的游离铜铜离子在胃中快速释放和被吸收,超过动物的生量限量从而导致毒性反应。然而被吸收的大量的游离铜离子中,只有少量的铜离子能到达小肠中后部起抗微生物的作用,从而需要在饲料中添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饲料级谷氨酸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向反应釜内加入去离子水或母液;(2)加入饲料级谷氨酸,搅拌并升温至55
‑
65℃,缓慢加入铜,控制总铜含量与谷氨酸摩尔比为1:1;(3)投料完成后,继续升温,控制反应温度75
‑
85℃,保温30min,使原料经充分反应生成目标产物;(4)停止加热,将反应釜内物料转入结晶罐内,使物料温度降低至25
‑
30℃,通过冷却结晶的方式,得到谷氨酸铜产物;(5)经过离心或压滤的分离方式得到固相谷氨酸铜,分离的液相作为母液循环使用;(6)经过干燥除去固相谷氨酸铜表面水分,控制表面水分0
‑
1%、筛分除去大颗粒产物,得到合格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级谷氨酸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铜是硫酸铜或氢氧化铜。3.饲料级谷氨酸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的上端设置有缓注器(2),所述缓注器(2)将硫酸铜或氢氧化铜缓慢输入至所述反应釜(1)内,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设置有结晶罐(3),所述结晶罐(3)内设置有离心分离筒(4),所述离心分离筒(4)的侧壁上均匀设置小孔,所述反应釜(1)的下端出口与所述离心分离筒(4)的上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勇杰,吴兵,李达昌,吕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