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覆盖层用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覆盖层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80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覆盖层用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覆盖层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化学式1><化学式1><化学式1><化学式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覆盖层用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覆盖层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盖层用化合物以及包含上述覆盖层用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发光元件中作为有机物层使用的材料大体上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发光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输送材料、电子输送材料以及电子注入材料等。
[0003]此外,上述发光材料可以根据发光机制分为源于电子的单重激发态的荧光材料以及源于电子的三重激发态的磷光材料,还可以根据发光颜色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
[0004]一般的有机发光元件可以采用在基板上部形成阳极,并在上述阳极上部依次形成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以及阴极的结构。其中,空穴输送层、发光层以及电子输送层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薄膜。
[0005]如上所述结构的有机发光元件的驱动原理如下所述。
[0006]当在上述阳极以及阴极之间加载电压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将经由空穴输送层移动到发光层,而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将经由电子输送层移动到发光层。上述空穴以及电子将在发光层重新结合并生成激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化学式1在上述化学式1中,X1至X7各自独立地为C、CR或N,其中R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硝基、腈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杂芳基,相邻的多个R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结合而形成或不形成环,Ar1以及Ar2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2~C50的杂芳基,L、L1以及L2各自独立地为直接结合、取代或未取代的C6~C50的亚芳基、或C2~C50的杂亚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式1是以下述化学式2或下述化学式3表示:化学式2化学式3
在上述化学式2以及化学式3中,对X1至X7、Ar2、L、L1以及L2的定义与上述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式1是以下述化学式4表示:化学式4在上述化学式4中,对X1至X7、L1、L2、Ar1以及Ar2的定义与上述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对R1的定义各自独立地与上述化学式1中的R的定义相同,l为0至5的整数,m各自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学式1是以下述化学式5表示:化学式5
在上述化学式5中,对X1至X7、L1、L2、Ar1以及Ar2的定义与上述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对R1的定义各自独立地与上述化学式1中的R的定义相同,l为0至5的整数,m各自独立地为0至4的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X1至X7各自独立地为C或CR。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CR中的R为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X1至X7中的任一个以上为N。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X1以及X3中的任一个以上为N。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X2为C。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层用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L、L1以及L2各自独立地包括亚苯基、亚联苯基、亚三联苯基、亚萘基或它们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昊完安贤哲金东骏闵丙哲韩政佑李萤振安慈恩权桐热李知垠
申请(专利权)人:东进世美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