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051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具体涉及养殖装置的技术领域。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包括多个间隔纵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板,每两个相邻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等距插接有竖直支撑板,每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还设有位于两个相邻竖直支撑板之间的凹槽。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捕捞方式对虾苗伤害大的问题,可用于虾苗的捕捉。可用于虾苗的捕捉。可用于虾苗的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装置的
,特别涉及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属十足目(Decapoda),拟螯虾科(Parastacidae),红螯螯虾属(Cherax),最大个体重达600g左右,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虾类之一。该虾生活在淡水中,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攻击性弱、食性杂、耐低氧等优点,能在池塘或稻田中自然繁殖,经人工养殖5~6个月个体规格可达50~150克,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几年,很多业界人士将目光投向了红螯螯虾,在苗种繁育、成虾养殖技术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消费市场也日渐形成,红螯螯虾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中国主要的养殖区域已由原来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建这三个区域,扩展为以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为主,全国范围积极开展养殖的局面。
[0003]在现实的虾苗捕捞作业中,所用到的捕捞装置一般采用拉网和抄网等捕捞工具,但是在使用拉网和抄网的过程中,捕捞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虾苗伤害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捕捞方式对虾苗伤害大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包括多个间隔纵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板,每两个相邻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等距插接有竖直支撑板,每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还设有位于两个相邻竖直支撑板之间的凹槽。
[000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凹槽和竖直支撑板上均等距开有多个过水孔,每个所述过水孔上均设有滤网。
[0007]通过上述设置,可在本装置被提出养殖池时,避免了每两个竖直支撑板之间的水仅从前后两侧涌出而导致其内的虾苗又被水流带出的情况,提高了虾苗的捕捉效率。
[0008]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共同可拆卸连接有筛网。
[0009]通过上述设置,可利用筛网起到防止本装置内的虾苗逃跑的情况,同时还可利用不同网孔大小的筛网对虾苗进行筛选。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1]本方案用料简单、原材料容易获得,降低了本装置的成本,同时利用水平支撑板与竖直支撑板围合形成的孔洞来模拟虾苗的巢穴,从而实现虾苗的无接触诱捕,避免了捕捉过程中对虾苗产生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不含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挂钩3、筛网4。
[0016]实施例
[0017]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包括多个等距间隔纵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板1,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撑板1的数量为六块,每块水平支撑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间隔等距开设有多个插接槽,每两个上下对应的插接槽之间插接有竖直支撑板2,竖直支撑板2和水平支撑板1的材料均选用塑料板,从而降低了原料的获取难度,有利于降低本装置的制造成本和加工难度。每个水平支撑板1的顶部还设有位于两个相邻竖直支撑板2之间的凹槽,每个凹槽的深度均由前后两侧向中心处逐渐增加,每个凹槽和竖直支撑板2上均等距开有多个过水孔,每个过水孔上均设有滤网,位于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水平支撑板1前后两侧的四个角上均对称设有四个挂钩3,同一侧的四个挂钩3上共同连接有筛网4。
[0018]本方案的工作过程:在利用本装置对红螯螯虾虾苗进行捕捉时,首先将本装置放入虾苗养殖池中,利用竖直支撑板2和水平支撑板1之间围合形成的孔洞来模拟虾苗的巢穴,本装置内的孔洞大小可根据虾苗的规格来进行调整,从而可利用这些孔洞捕获虾苗。当虾苗进入孔洞后,先利用几个挂钩3将筛网4勾住,从而实现水平支撑板1前后两侧的封闭,避免了在取出本装置时,由于本装置内的水涌出而带走虾苗的情况;同时利用不同目数的筛网4可对捕获的虾苗进行筛选,提高了捕捉的效果。在提升本装置的过程中,利用凹槽和过水孔可避免本装置内的水一次性快速从前后两侧流出的情况,便于将虾苗聚集在凹槽内。
[0019]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螯螯虾苗种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间隔纵向设置的水平支撑板,每两个相邻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等距插接有竖直支撑板,每个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还设有位于两个相邻竖直支撑板之间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螯螯虾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赞王瑞黄黎明林勇施铭峰张琴陈忠杜雪松卢天和吕敏黄立斌覃俊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