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通过本身机械能驱动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
[0003]汽车上都安装有方向盘,现有的方向盘的转柱都需要进行振动实验,由于现有的实验装置缺乏对转柱进行固定,导致振动实验数据不准,因此,本技术提出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实验装置缺乏对转柱进行固定,导致振动实验数据不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下方固定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正面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支撑板(1)正面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支撑板(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第一上固定臂(51)、第一下固定臂(52)、第二上固定臂(53)和第二下固定臂(54),所述第一上固定臂(5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上斜槽(55),所述第二上固定臂(5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上斜槽(56),所述第一上固定臂(51)与第二上固定臂(53)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固定臂(5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下斜槽(57),所述第二下固定臂(5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下斜槽(58),所述第一下固定臂(52)与第二下固定臂(54)之间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固定臂(51)和第一下固定臂(52)的背面均与支撑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上固定臂(51)和第一下固定臂(52)处于同一竖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盘的转柱高度振动试验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艳,潘宇,潘燕鸣,高玲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