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016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多极断路器,当任一极的脱扣部分动作时,它能可靠动作其它极的脱扣部分。在第一实施例中,为每一极的支架3提供用于支架3跳开时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的凸件5,这样触发盘1的运动能可靠地传递给由触发连接件2连接的其它极。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为每一极的触发盘提供一个用于支架3跳开时通过推动支架3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1的凸件,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多极断路器,用于模制壳体断路器或地泄漏断路器。在多极断路器具有用于断开多个电路的多个极的情况下,每个电路极独立地设有如支架或脱扣部分的机构,其中必须使用这样一种结构,此结构当任何电路极的脱扣部分动作时,其它电路极的脱扣部分动作以便断开电路。因此,传统上如图8和图9所示,极的脱扣部分的触发盘1的底部通过触发连接件2互相连接,这样,当任一极由于过电流或类似情况移动触发盘1并跳开支架3时,在其它极中也完成跳开。但是,触发盘1和支架3之间的接合略微振动每一极,或即使一个极中执行跳开,由于触发盘1与触发连接件2间的略微后冲,而在其它极中可能不跳开。所以,问题出现了,为防止上述问题,必须进行严格的出厂调整。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断路器,使其在任一电路极脱扣部分动作时,能可靠地动作其它电路极的脱扣部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使用一种多极断路器,它包括由触发连接件互相连接的多个极脱扣部分的触发盘,其中当任一极的支架从触发盘跳开时用于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的装置。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是在支架上形成的凸件,而其第二实施例是在触发盘处形成的凸件。提供这些凸件以便当触发盘跳离支架时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第一实施例前视图;图2是移开前盖以显示断路器ON状态使用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的多极断路器的示意图3是图2的部分透视图;图4是移去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间的隔板时图3的透视图;图5是移开前盖以显示开关TRIP状态的本专利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示意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触发盘侧视图;图7是显示图6所示的触发盘与支架间的接合状态的透视图;图8是处于ON状态下的现有多极断路器的截面图;以及图9是显示触发盘部分和多极断路器触发连接件的侧视图。参考附图以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图1至7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它是通过在隔板6(见图3)两侧安置两个电路的两个极的脱扣部分,在壳4内构成的多极断路器。同样在此情况下,极的触发盘1依旧经触发连接件2互相连接。但是,隔板6设有一个开口6a以便能旋转触发连接件2。经移开图2中的前盖显示内部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多极断路器用于双电路双极型,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在由壳4中隔板6分隔的第一和第二空间中构成。图2中,只能看见前部的第一电路,而第二电路置于第一电路之后。两个电路各自设有触发盘1、支架3、固定触点11、移动触点12、以及过流时可自动弯曲的双金属片13。触发连接件2置于相邻两个触发盘1的底部。用于旋转支撑触发盘1的一对支点1a设在连接件2的略上方。触发盘1的顶端形成倒U型弯曲部分,其前端1b在ON状态(正常状态)下连接双金属片13的顶端。支架3由支轴14支撑,并由弹簧15下拉。但是,在ON状态下,支架3的前端3a与触发盘1上形成的孔1d的底部边缘连接并停止。触发盘1中,当双金属片13顶端由于过电流向右弯曲时,倒U型弯曲部分1c向右伸展并绕支点1a顺时针旋转。此情况下,与触发盘1的孔1d的底部边缘1e连接的支架3的前端3a从上述连接状态跳开。结果,通过弹簧15的作用,支架3向下(顺时针)旋转,以便经公知的拨转机构(未示出)从固定触点11分离图2所示的移动触点12。从而,如图5所示,断开第一电路,即完成第一电路切换至OFF状态(见图5)。虽然图2的前视图中未示出,但具有与示出的第一电路相同结构的第二电路设置在壳4中的隔板6的另一侧。此状态经图3和图4的部分透视图显示。第一和第二电路的触发盘1底部经触发连接件2互相连接。因此,当任一电路极的触发盘1以跳开方向旋转时,另一电路的触发盘1被迫旋转。但是,由于仅通过上述结构操作是不确定的,因此出现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设有一个凸件5,其位置稍高于指向图1所示触发盘1的每个极支架3的前端3a。凸件5,如图4透视图清楚显示的,朝一侧折叠,然后再向触发盘1定界,并形成前端5a,以便经避开孔1d面向触发盘1的孔1d的侧向框架部分。在图2所示的ON状态下,即使支架3的前端3a接触触发盘1,保持凸件5的前端5a,使之在图2所示的ON状态下不接触或按压触发盘1。但是,当任何极的触发盘1动作,而支架3的前端3a解开并达到图5所示的TRIP状态,为支架3而设的凸件5的前端5a推动(或撞击)其自己的触发盘1并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1。因此,现在跳开的极的触发盘1大大地移离支架3前端3a解开的位置,同时也移动由触发连接件2连接的另一电路极的触发盘1。结果,即使触发盘1与支架3之间的连接对每一极稍有振动或触发盘1与触发连接件2之间存在略微后冲,其它极也能可靠跳开。图6和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凸件7在触发盘1上形成,其位置稍低于触发盘1和图6所示的每一极的支架3之间的连接位置。在ON状态下,凸件7不接触支架3。但是,当任一极的触发盘1动作时,支架3的前端3a解开并达到TRIP状态,支架3的前端3a推动(或撞击)凸件7并沿跳开方向进一步移动触发盘1。结果,推动的(或撞击的)触发盘1比传统的距离更大地移开,从而由触发连接件2连接的其它极的触发盘1同时大大移开。因此,其它电路极可靠跳开。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当任一极的脱扣部分动作时,即使触发盘与触发连接件之间存在略微后冲,其它极的脱扣部分也能可靠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经触发连接件相互连接的多极脱扣部分的触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当任一极的支架从所述触发盘跳开时进一步沿跳开方向移动触发盘的装置,以便使其它极的触发盘通过所述触发连接件可靠执行跳开。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22 8429/961.一种多极断路器,包括经触发连接件相互连接的多极脱扣部分的触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当任一极的支架从所述触发盘跳开时进一步沿跳开方向移动触发盘的装置,以便使其它极的触发盘通过所述触发连接件可靠执行跳开。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极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野透斉田正一永岛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