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3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置管敷贴,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层敷贴和下层敷贴,所述上层敷贴与所述下层敷贴一侧相连接,所述上层敷贴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层敷贴的面积使所述上层敷贴覆盖在所述下层敷贴上,所述上层敷贴上还设有可充气式气囊和充气嘴,所述上层敷贴和所述下层敷贴的下侧均设有粘贴层和薄膜,所述上层敷贴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层敷贴采用无菌泡沫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对患者皮肤进行压迫性损伤、固定留置针及时吸收渗血渗液方便观察针刺点的动脉置管敷贴。点的动脉置管敷贴。点的动脉置管敷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置管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置管敷贴。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中常用的动脉留置针为直针式,为了监测有创血压,需要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口连接,在连接口下端需另外剪裁一块水胶体垫于下方,防止压力性损伤皮肤的情况发生,但是操作过程中,容易污染,无菌敷料覆盖处不能确保无菌。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 211584827 U、名称为一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固定用无菌敷贴,虽然能够固定留置导管,但是并不能够防止留置管对皮肤的压迫性损伤也不能够防止对穿刺点的凝血。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提供一种动脉置管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市场上现有的临床动脉留置针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多个零件防止对皮肤进行压力性损伤、操作过程中无菌材料多次被接触容易被污染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动脉置管敷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包括上层敷贴和下层敷贴,所述上层敷贴与所述下层敷贴一侧相连接,所述上层敷贴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层敷贴的面积使所述上层敷贴覆盖在所述下层敷贴上,所述上层敷贴上还设有可充气式气囊和充气嘴,所述上层敷贴和所述下层敷贴的下侧均设有粘贴层和薄膜,所述上层敷贴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层敷贴采用无菌泡沫材料制成。
[0007]优选地,所述可充气式气囊设置在所述下层敷贴中心位置正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可充气式气囊的形成为椭圆形。
[0009]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敷贴,所述第三敷贴连接于所述上层敷贴和所述下层敷贴的连接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三敷贴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敷贴下方设有粘贴层和第三薄膜。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敷贴、上层敷贴或下层敷贴设计成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敷贴可以用于静脉置管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敷贴下层敷贴粘贴在病人皮肤上,下层敷贴采用无菌塑料材料制成防止动脉留置导管(或留置针)对患者皮肤的压力性损伤,动脉留置导管(或留置针)放置在下层敷贴上同时上层敷贴粘贴在动脉留置针上,防止动脉留置导管(或留置针)暴露在空气中。上层敷贴上还设有气囊,气囊充气后对病人皮肤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
[0014]本技术既可以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少无菌物品的浪费,还可以减少用物准备时长。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病人,通过充气气囊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第三敷贴;11、第三薄膜;2、上层敷贴;21、第一薄膜;3、可充气式气囊;31、气嘴;4、下层敷贴;41、第二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
ꢀ“
上”、
ꢀ“
下”、
ꢀ“
左”、“右”、
ꢀ“
竖直”、
ꢀ“
水平”、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
ꢀ“
第二”、
ꢀ“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
ꢀ“
相连”、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包括第三敷贴1、上层敷贴2、可充气式气囊3和下层敷贴4,所述上层敷贴2与所述下层敷贴4一侧相连接,但上层敷贴2与下层敷贴4为两层不同材质的敷贴,相互独立。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层敷贴2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层敷贴4的面积使所述上层敷贴2覆盖在所述下层敷贴4上。所述上层敷贴2上还设有可充气式气囊3和充气嘴31,可充气式气囊可以采用普通的气囊则充气嘴31可以采用普通的打气嘴;可充气式气囊也可以采用救生衣的充气结构内部设有压缩充气瓶,充气嘴就采用救生衣式的充气阀结构。所述上层敷贴2和所述下层敷贴4的下侧均设有粘贴层和薄膜,薄膜的面积与上层敷贴和下层敷贴的面积相等,具体地上层敷贴下方设置有第一薄膜,下层敷贴下方设有第二薄膜,所述上层敷贴2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层敷贴4采用无菌泡沫材料制成。所述可充气式气囊3设置在所述下层敷贴4中心位置正上方。所述可充气式气囊3的形成为椭圆形。所述第三敷贴1连接于所述上层敷贴2和所述下层敷贴4的连接处。第三敷贴、上层敷贴和下层敷贴同轴连接,所述第三敷贴1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第三敷贴1下方设有粘贴层和第三薄膜11。所述第三敷贴1、上层敷贴2或下层敷贴4设计成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同时本实用
新型的所述敷贴可以用于静脉置管处。
[0023]使用时,先将第三敷贴的第三薄膜撕开,将第三敷贴贴附在病人皮肤上,然后将下层敷贴的第二薄膜撕开,将下层敷贴贴附在动脉/静脉留置导管(或留置针)下方,然后撕开上层敷贴的第一薄膜,将上层敷贴贴附在动脉/静脉留置导管(或留置针)上方,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则打开充气嘴使可充气式气囊充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适当的按压,帮助其凝血。下层敷贴采用无菌泡沫材料制成,能够有效缓解留置导管(或留置针)对患者皮肤的压迫性损伤且能够吸收渗血渗液。上层敷贴和气囊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可以在贴好后从外部观察到患者观察穿刺点及渗血的情况。贴附时应当控制位置,使气囊位于穿刺点正上方,便于需要时按压辅助止血。
[0024]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敷贴(2)和下层敷贴(4),所述上层敷贴(2)与所述下层敷贴(4)一侧相连接,所述上层敷贴(2)的面积大于所述下层敷贴(4)的面积使所述上层敷贴(2)覆盖在所述下层敷贴(4)上,所述上层敷贴(2)上还设有可充气式气囊(3)和充气嘴(31),所述上层敷贴(2)和所述下层敷贴(4)的下侧均设有粘贴层和薄膜,所述上层敷贴(2)采用无菌透明材料制成,所述下层敷贴(4)采用无菌泡沫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式气囊(3)设置在所述下层敷贴(4)中心位置正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置管敷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丽周玉意汤利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