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1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其包括多个建筑模块,多个建筑模块平行地设置并且沿竖向设置成至少两层,同一层的建筑模块沿横向间隔设置,建筑模块包括位于四个角部且沿竖向设置的角柱,上层的建筑模块的角柱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靠近彼此的角柱连接,其中,上层的建筑模块的角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部,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角柱的顶端设置有配合部,安装部连接至配合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建筑,上层的建筑模块和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之间能够围绕形成新的建筑模块,该新的建筑模块与其左右建筑模块共用墙板,该上层的建筑模块的底板构成了新的建筑模块的顶板。因此,可以减少墙板和楼板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模块化建筑,每个建筑模块为六面体的箱体结构,建筑模块之间紧密连接,即对建筑模块之间采用连续性无间断堆叠,使得左右相邻的建筑模块之间形成双层墙体(两个相邻的建筑模块的侧墙),上下相邻的建筑模块之间形成双层楼板(下层建筑模块的顶板和上层建筑模块的底板)。在模块化建筑的整体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只能压缩建筑模块的内部空间,导致建筑模块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并且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建筑,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建筑,其包括:
[0006]多个建筑模块,所述多个建筑模块平行地设置并且沿竖向设置成至少两层,同一层的所述建筑模块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位于四个角部且沿竖向设置的角柱,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靠近彼此的角柱连接,
[0007]其中,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的顶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安装部连接至所述配合部。
[0008]根据本技术的模块化建筑,同一层的建筑模块之间间隔设置,因此能够预留一个间隔区域,上层的建筑模块对齐地设置在该间隔区域的上方,并且上层的建筑模块的四个角柱与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靠近彼此的角柱连接,使得上层的建筑模块和下层的建筑模块之间能够围绕形成新的建筑模块,该新的建筑模块与其左右建筑模块共用墙板,并且该上层的建筑模块的底板构成了新的建筑模块的顶板。因此,可以减少墙板和楼板的用量,能够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0009]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法兰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沿竖向抵靠所述第二法兰部,并且与所述第二法兰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配合部设置有角件孔。
[0012]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角件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法兰部沿所述凸出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并且所
述第二法兰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
[0014]可选地,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和位于底部的底板,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底板和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顶板平齐。
[0015]可选地,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法兰部的上表面并且低于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所述底板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法兰部的下表面。
[0016]可选地,所述配合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法兰部可拆卸地连接的连接件,在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配合部连接的状态中,所述连接件从所述第二法兰部移除,所述角件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顶部。
[0017]可选地,所述模块化建筑还包括侧墙和顶架,所述侧墙位于所述模块化建筑的侧部并且沿竖向设置在相邻的两层的所述建筑模块之间,所述顶架位于所述模块化建筑的顶部并且沿横向设置在相邻的两层的所述建筑模块之间。
[0018]可选地,所述模块化建筑还包括底架,
[0019]其中,所述底架位于所述模块化建筑的底部并且沿横向设置在相邻的两层的所述建筑模块之间,或者
[0020]所述建筑模块构造为具有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和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之间能够围绕形成新的建筑模块,所述底架连接到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底梁,以形成所述新的建筑模块的底板,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的底板形成为所述新的建筑模块的顶板。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2]附图中:
[0023]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建筑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的模块化建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了三个建筑模块;
[002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的模块化建筑的端视示意图;
[0028]图6为图5中模块化建筑的分解示意图;
[0029]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建筑的建筑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7中的建筑模块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1]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建筑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2]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建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模块化建筑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12为图11中的模块化建筑的端视示意图;
[0035]图13为图12中的模块化建筑的分解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00/300:建筑模块
[0038]110:角柱
[0039]111/211:角柱主体
[0040]113/213:第一法兰部
[0041]114/214:第二法兰部
[0042]115:第一连接孔
[0043]116:凸出部
[0044]217:连接件
[0045]118/218:角件孔
[0046]119/219:第二连接孔
[0047]120/220:顶板
[0048]130:底板
[0049]140/340:侧墙
[0050]150/350:底架
[0051]160:顶架
[0052]170/27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3]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54]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建筑模块,所述多个建筑模块平行地设置并且沿竖向设置成至少两层,同一层的所述建筑模块沿横向间隔设置,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位于四个角部且沿竖向设置的角柱,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靠近彼此的角柱连接,其中,所述上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相邻的两个下层的建筑模块的所述角柱的顶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安装部连接至所述配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法兰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沿竖向抵靠所述第二法兰部,并且与所述第二法兰部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设置有角件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角件孔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兰部沿所述凸出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凸出部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法兰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块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和位于底部的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周永安陈洋江海涛程海建吴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