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90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其包括壳体及储能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及壳体二,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温度变色胶及可拆卸挂块,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防爆加强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温度变色胶对内部或外部温度变化转成可视的及时反馈给人们,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中空结构均设有缓冲组件,通过设置防爆加强结构层用于提供防爆及加强功能,防止内部储能电池因意外出现爆破发生的情况出现,提高安全使用性,并且所述防爆加强结构层用于加强壳体一及壳体二的支撑加强性能,提供抗外力冲击的性能,更好的保护内部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

技术介绍

[0002]UPS即不间断电源,是将蓄电池(多为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的系统设备,主要用于给单台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或其它电力电子设备如电磁阀、压力变送器等提供稳定、不间断的电力供应;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电子产品的需求呈现长期稳定的依赖,UPS储能器不间断电源提供了电力供应不足,或者人们出行、旅游等日常生活的必备产品,为人们带来便利,但现有的储能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会影响储能器内部元件模块的性能,且导致元件的烧坏等情况出现,传统的温度检测方式通过温度计,但即视性效果差,需要近距离才能观察,无法立刻通过直观视觉的方式将温度反馈给人们,温度过高会导致储能器内部元件损坏,容易发生意外,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储能器内部的储能电池模组通常采用单一的固定螺钉固定定位,定位固定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储能电池摸出会出现松动,影响稳固性,松动后容易导致内部储能电池模组在搬运时出现碰撞内壁的情况,影响储能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且现有的储能器无吸振功能,振动容易传递到储能电池模组,导致储能电池模组使用性能及寿命;现有的储能器基本通过外壳进行保护,储能器外壳的抗冲击性能较差,无法更好的保护储能器内部的元件,并且其无防爆性能,储能器内部电池因意外发生爆破时容易导致储能器炸开,导致内部元件外散对人身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项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所述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包括壳体及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及壳体二,所述壳体设有面板及后盖,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设有放置凹腔,两所述放置凹腔构成放置腔,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温度变色胶及可拆卸挂块,两所述可拆卸挂块之间设有把手,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设有定位连接结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固定板、储能电池模组、散热组件及控制装置,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防爆加强结构层。
[0007]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加强结构层包括防爆结构层及加强结构层,所述防爆结构层为蜂窝状结构一,所述加强结构层为网状结构一,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定位凸块及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二上,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上,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吸振弹簧,所述壳体二还设有放置框架、多个定位固定柱及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多个所述定位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壳体二的内侧面,所述放置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
二内侧角部,所述壳体二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设有多个定位孔。
[0008]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放置框架内,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储能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鳍片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鳍片设置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固定板设有加强网格及多个安装定位槽。
[0009]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支架、盖板、多个储能电池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支架上方设有两凸块一,两所述凸块一均设有通孔,所述支架侧面设有多个定位柱一,所述支架底部还设有多个凸块二,多个所述凸块二均套设有缓冲垫圈。
[0010]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包括面板盖、显示器、多个USB接口、多个type

c接口及圆形电源接口,所述显示器设有多个控制按钮,所述后盖设有散热风扇网罩、多功能插座、大功率电源接口及收纳凹腔,所述收纳凹腔设有盖板一。
[0011]作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定位柱一分别于所述安装定位槽配合连接,两所述凸块一分别于所述定位固定柱配合连接,多个所述凸块二分别与所述定位孔配合连接,所述缓冲垫圈设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之间。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面板还设有温度检测计,所述温度检测计为电子温度计,所述电子温度计设有太阳能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温度变色胶对内部或外部温度变化转成可视的及时反馈给人们,当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内部模块使用时,产生的热量流动到温度变色胶,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变色胶也会产生颜色变化,及时反馈出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内部温度,防止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使用过度造成内部元件的损坏或事故的发生;当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不使用时对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转化成可视反馈给人们,提高安全性;通过设置中空结构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中空结构用于降低壳体的重量,并且减少接触面积,结合缓冲组件提供吸振作用,并且结合缓冲垫圈构成双重吸振结构,大大降低振动对储能装置的影响,大大降低外部振动传递到壳体内部的储能装置,保证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收纳凹腔用于充电器线缆或充电器等的放置及收纳,方便整理,便于携带,所述盖板便于收纳后的盖住;通过设置定位柱一、凸块一及凸块二使得支架稳定的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提高固定稳定性,保证储能电池模组的位置,防止其出现松动导致储能电池模组出现碰撞壳体内部的情况出现,从而保证储能电池模组的性能及寿命;所述防爆加强结构层用于提供防爆及加强功能,防止内部储能电池因意外出现爆破发生的情况出现,提高安全使用性,并且所述防爆加强结构层用于加强壳体一及壳体二的支撑加强性能,提供抗外力冲击的性能,更好的保护内部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计用于配合温度变色胶构成双重温度监测,提高温度监测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所述太阳能板用于为温度检测计提供太阳能充电。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施例的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的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施例的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后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施例的储能电池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施例的壳体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施例的壳体二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2.壳体,3.储能装置,20.壳体一,21.壳体二,4.面板,5.后盖,60.放置凹腔,6.放置腔,7.温度变色胶,8.可拆卸挂块,9.把手,10.定位连接结构,30.固定板,31.储能电池模组,32.散热组件,33.控制装置,11.中空结构,12.缓冲组件,100.定位凸块,101.定位凹槽,210.放置框架,212.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213.定位板,2120.定位孔,330.控制电路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包括壳体及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及壳体二,所述壳体设有面板及后盖,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设有放置凹腔,两所述放置凹腔构成放置腔,所述储能装置设置在所述放置腔内,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温度变色胶及可拆卸挂块,两所述可拆卸挂块之间设有把手,所述壳体一与壳体二之间设有定位连接结构,所述储能装置包括固定板、储能电池模组、散热组件及控制装置,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壳体一及壳体二均还设有防爆加强结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加强结构层包括防爆结构层及加强结构层,所述防爆结构层为蜂窝状结构一,所述加强结构层为网状结构一,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包括定位凸块及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二上,所述定位凹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上,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吸振弹簧,所述壳体二还设有放置框架、多个定位固定柱及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多个所述定位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壳体二的内侧面,所述放置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二内侧角部,所述壳体二还设有定位板,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放置板设有多个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爆多功移动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及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刘双艳谢仁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科腾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