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985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侧设置有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和鼻梁架,所述扣环的一侧与镜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与扣环的内侧固定连接。该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的镜框,以及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药剂罐、盖子和导流管的配合设置,使镜框佩戴在病患的头部上后,硅胶圈能够通过弹性带的活动性,找到用户的眼镜部分,从而使硅胶圈能够通过固定块上的定位圈能够贴合在用户的眼皮和眼眶上,从而使硅胶圈的中部能够对准病患的眼睛。圈的中部能够对准病患的眼睛。圈的中部能够对准病患的眼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为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眼睛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眼睛的使用愈加频繁,人们的眼睛出现疾病的记录也随着增加。当人们眼睛患有疾病的时候,可能会需要通过微创手术的方法来对眼睛进行治疗。
[0003]在微创手术后,会将具有治愈效果的药液喷洒在消毒棉或者病患的眼睛上,再通过纱布和消毒棉将病患的眼睛包扎上,避免细菌感染的同时,也能够给病患的眼睛进行治疗和护理。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纱布和消毒棉给病患做眼部治疗和护理的方式,并不能方便病患自主进行上药和换药,此时就需要病患不断的往返与医院,而眼睛在被包扎后,病患本身视线就受阻,在往返的路途中就更加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从而就导致了现有的换药护理方式十分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病患在眼科换药护理期间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并且不便于病患在家自主换药护理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的内侧设置有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和鼻梁架,所述扣环的一侧与镜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与扣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圈的一侧与弹性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硅胶圈的顶部嵌入,所述定位圈的一侧与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镜框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孔一位于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所述导流孔二位于导流孔一的底壁开设,所述消毒棉的一侧与固定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鼻梁架位于镜框内侧的中部设置。
[0008]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捆绑环、绑带、连接块、插管、药剂罐和导流管,所述捆绑环的一侧与镜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绑带的一侧与捆绑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镜框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插管的一侧与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药剂罐的一侧与插管的中部插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镜框的一侧插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药剂罐包括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侧与药剂罐的入口扣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镜框的一侧并延伸至镜框的内部与固定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导流孔一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药剂罐的出口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鼻梁架的内侧包括有海绵,所述海绵的一侧与鼻梁架的内侧固定
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捆绑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捆绑环分别位于镜框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位于镜框内底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的镜框,以及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药剂罐、盖子和导流管的配合设置,使镜框佩戴在病患的头部上后,硅胶圈能够通过弹性带的活动性,找到用户的眼镜部分,从而使硅胶圈能够通过固定块上的定位圈能够贴合在用户的眼皮和眼眶上,从而使硅胶圈的中部能够对准病患的眼睛,医护人员或者病患家属打开药剂罐上的盖子后,可以将治愈用的药水倒入药剂罐中,从而使药剂罐内的药剂能够通过导流管进入导流孔一和导流孔二中,从而使导流孔一和导流孔二能够将药剂倒入消毒棉内,从而使吸收药剂后的消毒棉能够透过硅胶圈将药剂,准确的涂抹在患者眼睛和眼睛的周围,从而有效使病患在昨晚手术后,在家中即可完成上药换药的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了患者在术后需要反复往返医院进行上药换药,容易再次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6]2)、该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的镜框,以及鼻梁架、海绵、捆绑环和绑带的配合设置,使病患在使用时,镜框上的鼻梁架能够很好的贴合用户的鼻梁,海绵能够更具用户的鼻形改变鼻梁架内的贴合形状,进一步提升贴合度的同时也能借助海绵的摩擦力防止镜框向下滑动,病患通过拉动绑带,使得绑带能够通过捆绑环拉开,使得绑带的内侧能够套在用户的头部,松开绑带,使得绑带的内侧配合镜框后,能够使镜框稳定的固定在病患的头部,从而有效使眼科术后护理装置能够稳定的固定在病患的头部进行使用。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镜框;2、扣环;3、弹性带;4、硅胶圈;5、固定块;6、定位圈;7、固定套; 8、导流孔一;9、导流孔二;10、消毒棉;11、鼻梁架;12、海绵;13、捆绑环;14、绑带; 15、连接块;16、插管;17、药剂罐;18、盖子;19、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6]在本技术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手术术后护理装置,包括镜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的内侧设置有扣环、弹性带、硅胶圈、固定块、定位圈、固定套、导流孔一、导流孔二、消毒棉和鼻梁架,所述扣环的一侧与镜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带的一侧与扣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圈的一侧与弹性带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硅胶圈的顶部嵌入,所述定位圈的一侧与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底部与镜框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孔一位于固定套的一侧开设,所述导流孔二位于导流孔一的底壁开设,所述消毒棉的一侧与固定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鼻梁架位于镜框内侧的中部设置;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捆绑环、绑带、连接块、插管、药剂罐和导流管,所述捆绑环的一侧与镜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绑带的一侧与捆绑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镜框一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插管的一侧与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药剂罐的一侧与插管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