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2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包括眼罩、卡口;眼罩设有两个;两个眼罩通过针线连接;两个眼罩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尼龙带、第二尼龙带;卡口设于两个眼罩之间;眼罩上设有加热组件、敷药组件、贴紧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垫、锂电池、温控开关;眼罩为双层中空结构;加热垫设在中空结构处;锂电池设于眼罩远离眼睛的侧面上;温控开关设于第一尼龙带上;敷药机构包括药贴;药贴与眼罩通过黏连件连接;贴紧组件包括设在中空结构处的气囊;两个气囊通过软管连接;两个眼罩之间设有通孔;软管穿过通孔;软管上连接有穿过眼罩的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有压力球,可以很好的使药贴与眼睛贴合,加热装置可以促进药物挥发。加热装置可以促进药物挥发。加热装置可以促进药物挥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


[0001]本技术提供的敷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意外往往很难避免,人的眼睛又是那样的脆弱,因此眼部很容易受伤,生活中常见的眼部受伤有角膜或巩膜穿孔、破裂,虹膜、玻璃体脱出、前房出血、外伤性白内障、睫状体损伤等,需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过后还需要让医护人员为人们的眼部敷上适量的药材,药材需要提前调制好,再用纱布把药裹好,然后敷在患者眼部。
[0003]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在的敷药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直接将裹好药的纱布敷在患者眼部,当患者头部转动时,纱布很容易与眼部脱离,需要医护人员重新粘贴纱布,浪费了人力;第二,不能促进药物的挥发,增长了敷药时间,第三,眼睛与药物不能很好的结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使药贴与眼睛贴合,加热装置可以促进药物挥发。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包括眼罩、卡口;所述眼罩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眼罩通过针线连接;两个所述眼罩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尼龙带、第二尼龙带;所述卡口设于两个眼罩之间;所述眼罩上设有加热组件、敷药组件、贴紧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垫、锂电池、温控开关;所述眼罩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加热垫设在中空结构处;所述锂电池设于眼罩远离眼睛的侧面上;所述温控开关设于第一尼龙带上;所述敷药机构包括药贴;所述药贴与眼罩通过黏连件连接;所述贴紧组件包括设在中空结构处的气囊;两个所述气囊通过软管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眼罩之间设有通孔;所述软管穿过通孔;所述软管上连接有穿过眼罩的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有压力球。
[0006]所述第一尼龙带上设有第一黏连层;所述第二尼龙带上设有第二黏连层;所述第一黏连层、第二黏连层粘合。
[0007]所述眼罩采用透气材料。
[0008]所述气囊与加热垫相互接触。
[0009]所述黏连件包括设在药贴上的第一粘层、设在眼罩上的第二粘层。
[0010]所述卡口为U型状。
[0011]所述眼罩的大小为眼眶的大小。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很好的使药贴与眼睛贴合,加热装置可以促进药物挥发。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的药贴处的状态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的第一尼龙带和第二尼龙带的使用状态图。
[0017](1、眼罩;2、卡口;3、针线;4、第一尼龙带;5、第二尼龙带;6、加热垫;7、锂电池;8、温控开关;9、药贴;10、黏连件;11、气囊;12、软管;13、通孔;14、第二软管; 15、压力球;16、第一黏连层;17、第二黏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根据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1、卡口2;所述眼罩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眼罩1通过针线3连接;两个所述眼罩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尼龙带4、第二尼龙带5;所述卡口2设于两个眼罩1之间;所述眼罩1上设有加热组件、敷药组件、贴紧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垫6、锂电池7、温控开关8;所述眼罩1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加热垫6设在中空结构处;所述锂电池7设于眼罩1远离眼睛的侧面上;所述温控开关8设于第一尼龙带4上;所述敷药机构包括药贴9;所述药贴9与眼罩1通过黏连件10连接;所述贴紧组件包括设在中空结构处的气囊11;两个所述气囊11通过软管12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眼罩1之间设有通孔13;所述软管12穿过通孔13;所述软管12上连接有穿过眼罩1的第二软管14;所述第二软管14的另一端相通连接有压力球15。
[0020]本技术所述第一尼龙带4上设有第一黏连层16;所述第二尼龙带5上设有第二黏连层17;所述第一黏连层16、第二黏连层17粘合。
[0021]本技术所述眼罩1采用透气材料。
[0022]本技术所述气囊11与加热垫6相互接触。
[0023]本技术所述黏连件10包括设在药贴9上的第一粘层、设在眼罩1上的第二粘层。
[0024]本技术所述卡口2为U型状。
[0025]本技术所述眼罩1的大小为眼眶的大小。
[0026]本技术的原理:敷药装置采用眼罩1的形状,与眼眶大小相似,可以很好的贴合眼睛,其次加热装置中,温控开关8启动,锂电池7提供电源,加热垫6加热,升高温度,增加药物挥发,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药贴9与眼罩1黏连,方便更换,卡口2为U型状,与鼻子适配,尼龙带的设置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病人,不容易脱落,第一尼龙带与4第二尼龙带5可以粘合,方便戴起来,手握压力球15,通过第二软管14朝气囊11中输气,气囊 11顶开,使眼罩1顶开,使药贴9更加与人的眼眶相互贴合(眼眶为凹陷状),第二软管14 设在软管12之间,使两端的气囊11充气均匀。
[0027]虽然本技术已经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和修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授权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用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1)、卡口(2);所述眼罩(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眼罩(1)通过针线(3)连接;两个所述眼罩(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尼龙带(4)、第二尼龙带(5);所述卡口(2)设于两个眼罩(1)之间;所述眼罩(1)上设有加热组件、敷药组件、贴紧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垫(6)、锂电池(7)、温控开关(8);所述眼罩(1)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加热垫(6)设在中空结构处;所述锂电池(7)设于眼罩(1)远离眼睛的侧面上;所述温控开关(8)设于第一尼龙带(4)上;所述敷药机构包括药贴(9);所述药贴(9)与眼罩(1)通过黏连件(10)连接;所述贴紧组件包括设在中空结构处的气囊(11);两个所述气囊(11)通过软管(12)连接;所述两个所述眼罩(1)之间设有通孔(13);所述软管(12)穿过通孔(13);所述软管(12)上连接有穿过眼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彩云王珍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