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炉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用炉前开口器,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钻杆,所述的钻杆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固定盘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钻头,所述的钻杆外部设置有防飞溅罩,所述的防飞溅罩内设置有防撞块,所述的防飞溅罩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下端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内外设置的连杆与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开口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制作出耐用的铁口泥套,避免封堵铁口时出现跑泥现象,保证高炉及时出净渣铁,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铁口合格率,为炉况顺行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高炉生产安全,同时防飞溅罩能够在铁口泥套清理过程中防止杂质发生飞溅,保护工人人身安全。人人身安全。人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用炉前开口器
[0001]本技术属于高炉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用炉前开口器。
技术介绍
[0002]高炉是通过将铁矿石和焦炭等原燃料不断的装入,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将铁矿石熔化分离出液态铁水的设备,铁水通过高炉下部的铁口流出,运输到加工区进行其他加工处理,铁口是铁水流出的唯一通道,由于铁口出铁的间断性,高炉需要周期性的打开和堵上铁口,用来完成一次出铁作业,高炉堵铁口的液压泥炮需要和高炉铁口的泥套严密接触,通过液压炮高压把耐火泥打进铁口将铁口堵上,从而完成铁口堵口的过程,由于液压泥炮压力较高与铁口泥套接触时,会对铁口泥套造成巨大的撞击力,因此为了保持铁口泥套的完整和接触面的平整,顺利完成液压泥炮的堵口作业,需要经常性的对铁口泥套的完整性和泥套与液压泥炮接触面的平整性进行修复。
[0003]传统的铁口泥套修复时需工人近距离作业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强度大,修复过程容易有渣铁等杂质飞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人工修复的效果不能完全有效保证修复的平整度,同时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每次做铁口泥套时都是采用人工简单制作,制作出来的铁口泥套不仅不规范,而且极易造成堵铁口时跑泥,影响高炉生产安全及稳定顺行,增加炉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人工制作泥套不规范与人工修复铁口泥套时杂质飞溅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提升泥套规范性与有效防止治理铁口泥套时杂质发生飞溅的高炉用炉前开口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用炉前开口器,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钻杆,所述的钻杆外表面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的凹槽对称设置在钻杆上下端面,所述的钻杆一侧设置有圆盘,所述的圆盘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一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钻头,所述的第一钻头设置在固定盘中心处,所述的固定盘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钻头,四个所述的第二钻头环形阵列于固定盘边缘处,所述的钻杆外部设置有防飞溅罩,所述的防飞溅罩呈两个扇形半圆设计,所述的防飞溅罩外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六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外部,所述的防飞溅罩内设置有防撞块,所述的防飞溅罩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的连接块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底部两侧,所述的连接块下端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内外设置的连杆与滚轮,所述的连杆设置在连接块下端并与钻杆接触,两个所述的滚轮设置在连杆两侧。
[0006]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的防飞溅罩扇形半圆卡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与紧固螺栓,所述的固定块对称设置在两个防飞溅罩接口处,所述的紧固螺栓设置在相邻两个固定块内,所述的圆盘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设置在钻杆上端。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钻杆一端设置有开口机,所述的钻杆与开口机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的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与固定盘之间设置有套杆,所述的防撞块材质为橡胶。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9]1、通过采用开口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制作出耐用的铁口泥套,避免封堵铁口时出现跑泥现象,保证高炉及时出净渣铁,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铁口合格率,为炉况顺行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高炉生产安全,同时防飞溅罩能够在铁口泥套清理过程中防止杂质发生飞溅,保护工人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高炉用炉前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高炉用炉前开口器的结构侧视图;
[0013]图3为钻杆凹槽处的结构剖视图;
[0014]图4为防飞溅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5]以上各图中,1、钻杆;1a、凹槽;2、防飞溅罩;21、防撞块;22、连接块;3、固定装置;31、固定块;32、紧固螺栓;4、移动装置;41、滚轮;42、连杆;5、开口机;6、连接接头;7、支架;8、圆盘;9、转盘;10、固定盘;101、第一钻头;102、第二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炉用炉前开口器,呈圆柱形设置的钻杆1与现有技术中的钻杆1形状相同,钻杆1外表面设置有凹槽1a,两个凹槽1a对称设置在钻杆1上下端面,凹槽1a的设置给移动装置4提供安装位置,钻杆1一侧设置有圆盘8,圆盘8给钻头提供安装空间,圆盘8一侧设置有转盘9,转盘9带动钻头转动,转盘9一侧设置有固定盘10,固定盘10提高钻头连接稳定性,固定盘10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钻头101,第一钻头101设置在固定盘10中心处,第一钻头101不仅能够起到定位作用,还能对铁口泥套进行初步破除,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固定盘10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钻头102,四个第二钻头102环形阵列于固定盘10边缘处,使得废泥套清理更加彻底,钻杆1外部设置有防飞溅罩2,阻拦清理过程中发生飞溅的杂质,防飞溅罩2呈两个扇形半圆设计,防飞溅罩2外部设置有固定装置3,六个固定装置3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2外部,固定装置3实现防飞溅罩2的稳定连接,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脱落,防飞溅罩2内设置有防撞块21,降低杂质与防飞溅罩2发生碰撞产生的磨损,提高装
置耐磨性,防飞溅罩2一端设置有连接块22,两个连接块22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2底部两侧,连接块22将防飞溅罩2与移动装置4连接在一起,连接块22下端设置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设置在凹槽1a内,移动装置4的设置能够实现防飞溅罩2的移动,在开口器工作过程中,随着钻杆1的不断前进使得防飞溅罩2反方向运动,使得防飞溅罩2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将钻头罩住,防止杂质飞出,移动装置4包括内外设置的连杆42与滚轮41,连杆42设置在连接块22下端并与钻杆1接触,连杆42将实现滚轮41与连接块22的固定连接,两个滚轮41设置在连杆42两侧,滚轮41使得防飞溅的移动更加流畅,在使用时,将转杆连接在开口机5上,操作人员向前推动开口机5,达到合适位置时转动开口机5,利用钻头将废弃的铁口泥套清理掉,退出开口机5,把新的炮泥料均匀的填补到铁口处,再用液压泥炮压实,以完成铁口的封堵过程,采用开口器能够方便快捷的制作出耐用的铁口泥套,避免封堵铁口时出现跑泥现象,保证高炉及时出净渣铁,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铁口合格率,为炉况顺行创造有利条件,确保高炉生产安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用炉前开口器,包括呈圆柱形设置的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外表面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的凹槽对称设置在钻杆上下端面,所述的钻杆一侧设置有圆盘,所述的圆盘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一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钻头,所述的第一钻头设置在固定盘中心处,所述的固定盘外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钻头,四个所述的第二钻头环形阵列于固定盘边缘处,所述的钻杆外部设置有防飞溅罩,所述的防飞溅罩呈两个扇形半圆设计,所述的防飞溅罩外部设置有固定装置,六个所述的固定装置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外部,所述的防飞溅罩内设置有防撞块,所述的防飞溅罩一端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的连接块对称设置在防飞溅罩底部两侧,所述的连接块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金德,王洪刚,张涛,倪雪涛,
申请(专利权)人:玫德集团威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