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41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预制墙板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相对设置,第三墙板垂直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三个预制墙板之间设置预定的间距形成竖向现浇区,预制墙板相对的竖向侧端面设置竖向的通长缺口,预制墙板内预埋有伸出至通长缺口内的锚固筋,竖向现浇区内设置两个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其中一个附加钢筋笼设置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之间,另一附加钢筋笼的一端与第三墙板的通长缺口相对设置,另一端和与其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连接,两个附加钢筋笼与三个预制墙板的锚固筋的连接处分别设置螺旋箍筋,竖向现浇区内填充现浇混凝土。本方案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强,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墙板结构体系中的两个预制墙板的连接结构,使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干法连接和湿法连接两种。采用干法连接时,相邻预制墙板之间通过预埋的金属连接件进行对接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相邻墙板之间存在缝隙,只能通过后期装修进行遮盖;装修装饰材料容易在热胀冷缩情况下出现裂缝,造成后期维修麻烦。采用湿法连接主要有两种具体方式:
[0003]1、相邻预制墙板的竖向连接部位采用铝模或木模进行现场支模,通过现浇混凝土进行连接;具体参见专利文件《CN201921682471.X

T字型预制墙板的竖向拼缝连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三个预制墙板的通长缺口形成墙板键槽,空间较小,绑扎钢筋时操作空间不足;其次,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的现浇区域比较小,与国家装配式建筑标准提倡的连接构造有明显差别,抗震性能较弱,不适合地震烈度较大的地区。
[0004]2、在预制墙板的侧端面预留缺口,缺口内预埋软索锚环,两个预制墙板之间的侧端面形成相互配合的台阶形,现场施工时向两个软索锚环中插入竖向通长钢筋,然后再向缺口内浇筑混凝土,具体方案参见专利文件《CN 206337655 U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板及其加强软索锚环连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采用软索连接时,单个墙板有3m左右高度,且软索的形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当两个墙板水平拼合后,施工时插入竖向通长钢筋对准每个软索比较困难,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而且软索的形状不固定,一旦发生变形,很难实现竖向通长筋的穿插,施工效率低;而且相邻墙体之间的现浇带受力性能一般,无法应用于地震烈度较大的地区。
[0005]因此,现在需要研发一种新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较弱,现场绑扎钢筋操作空间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较弱,现场绑扎钢筋操作空间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墙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置预定的间距形成竖向现浇区,所述预制墙板相对的竖向侧端面设置竖向的通长缺口,所述预制墙板内预埋有锚固筋,所述锚固筋伸出至所述通长缺口内,所述竖向现浇区内设置两个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其中一个所述附加钢
筋笼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锚固筋相连,另一附加钢筋笼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通长缺口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锚固筋相连,另一端和与其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连接,两个所述附加钢筋笼与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锚固筋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螺旋箍筋,所述竖向现浇区内填充现浇混凝土。
[0009]本方案中的预制墙板的T型连接节点,三个预制墙板相对的竖向侧端面设置竖向的通长缺口,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留有间距形成竖向现浇区,竖向现浇区内设置有分别与三个预制墙板连接的三个附加钢筋笼和三个螺旋箍筋,竖向现浇区和通长缺口内浇筑现浇混凝土将三个预制墙板连接在一起,锚固筋、附加钢筋笼和螺旋箍筋锚固在现浇混凝土中。由于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留有间距,因此现场放置附加钢筋笼和螺旋箍筋的操作空间比较大,便于施工操作;而且三个附加钢筋笼和两个螺旋箍筋分别与三个预制墙板的锚固筋连接,可以形成三个暗柱的钢筋结构;同时三个附加钢筋笼的交叉区域也可以形成两个暗柱的钢筋结构,这样在三个预制墙板之间相当于设置了三个暗柱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抗震性能,结构强度等同于甚至超过现浇的连接节点。本方案的T型墙板连接结构中的三个预制墙板,可以为两个预制外墙板和一个预制内墙板,或者三个预制内墙板。
[0010]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钢筋笼包括多个附加箍筋以及固定于所述附加箍筋的内部四角处的附加纵筋,其中一个所述附加钢筋笼的附加箍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的锚固筋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锚固筋通过所述螺旋箍筋连接,另一附加钢筋笼的附加箍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锚固筋通过所述螺旋箍筋连接。这样设置,附加纵筋将多个附加箍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性更好的附加钢筋笼,大大减少了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安装更为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竖向现浇区的强度。
[001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墙板的锚固筋各自与所述螺旋箍筋交叉的空间内还设置竖向放置的第一纵筋。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纵筋将预制墙板的锚固筋和螺旋箍筋分别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了竖向现浇区的强度。
[0012]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钢筋笼的附加箍筋各自与所述螺旋箍筋交叉的空间内还设置竖向放置的第二纵筋。这样设置,通过第二纵筋将附加箍筋和螺旋箍筋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增强竖向现浇区的强度。
[001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附加钢筋笼垂直交叉的空间内还设置竖向放置的第三纵筋。这样可以将两个附加钢筋笼连接在一起,相当于设置一个暗柱结构,进一步增强竖向现浇区的强度。
[001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箍筋的宽度小于所述预制墙板的宽度。这样设置,竖向现浇区的宽度可以保持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宽度齐平。
[001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长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预制墙板的宽度,所述锚固筋不超过所述预制墙板的边缘。这样设置,锚固筋不突出于预制墙板的侧边缘,在运输时锚固筋不容易被碰弯,方便预制墙板的吊装。
[0016]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通长缺口相对形成竖向拼缝,所述第三墙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的竖向拼缝的一侧并留有预定的间距。
[0017]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附加钢筋笼包括第一附加钢筋笼和第二附加钢筋笼,所述第一附加钢筋笼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所述第一附加钢筋笼的锚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的锚固筋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锚固筋相对,所述第二附加钢筋笼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锚固筋相对、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附加钢筋笼垂直交叉。
[001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另一改进的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螺旋箍筋包括第一螺旋箍筋、第二螺旋箍筋和第三螺旋箍筋,所述第一螺旋箍筋连接所述第一附加钢筋笼和所述第一墙板的锚固筋,所述第二螺旋箍筋连接所述第一附加钢筋笼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锚固筋,所述第三螺旋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所述预制墙板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第三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墙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三个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置预定的间距形成竖向现浇区,所述预制墙板相对的竖向侧端面设置竖向的通长缺口,所述预制墙板内预埋有锚固筋,所述锚固筋伸出至所述通长缺口内,所述竖向现浇区内设置两个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其中一个所述附加钢筋笼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锚固筋相连,另一附加钢筋笼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通长缺口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锚固筋相连,另一端和与其垂直设置的附加钢筋笼连接,两个所述附加钢筋笼与三个所述预制墙板的锚固筋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螺旋箍筋,所述竖向现浇区内填充现浇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钢筋笼包括多个附加箍筋以及固定于所述附加箍筋的内部四角处的附加纵筋,其中一个所述附加钢筋笼的附加箍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墙板的锚固筋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锚固筋通过所述螺旋箍筋连接,另一附加钢筋笼的附加箍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墙板的锚固筋通过所述螺旋箍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墙板的T字型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锚固筋各自与所述螺旋箍筋交叉的空间内还设置竖向放置的第一纵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明哲俞大有廖桢颖
申请(专利权)人:筑友智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