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晋城大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39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解决了ERAT术中放置支架无法于术后继续冲洗阑尾腔的缺陷,导致阑尾炎复发可能,并且需要于术后2周行内镜下支架取出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柔性管体、冲洗孔、快换鲁尔接头和侧翼;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近端的头部为圆弧状结构,管体近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冲洗孔,管体的近端还设有与管体呈夹角的侧翼,远端连接有快换鲁尔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持续、多次冲洗阑尾腔内炎性分泌物,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性强,患者恢复更快、疗效更好;术后直接于体外拔除,避免再次肠道准备、行结肠镜取出的痛苦,可节省医疗费用。可节省医疗费用。可节省医疗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

技术介绍

[0002]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病因是粪石和阑尾腔狭窄导致的梗阻,急性阑尾炎分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和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两类,前者主要指急性单纯性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后者包括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复杂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阑尾腔外游离气体、阑尾周围积液和弥漫性腹腔内积液。阑尾切除术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现已由阑尾开腹切除术发展至腹腔镜下切除术,虽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肠瘘等)及病理回报阴性(切除正常阑尾)发生率较高。最新研究指出阑尾参与机体的细胞、体液免疫,能分泌多种激素和消化酶,临床应严格把握阑尾切除指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进行非手术治疗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接受,但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的复发风险较高。
[0003]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是针对阑尾炎的主要病因,通过电子结肠镜对急性阑尾炎的阑尾腔进行插管、减压、逆行性阑尾造影、冲洗及放置支架引流等操作,安全、高效、微创地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保留阑尾功能、迅速缓解腹痛、并发症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等优势。ERAT术中冲洗是将造影导管成功插入阑尾腔后,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反复冲洗,此过程仅限于术中,时间较短,对于术后产生的炎症分泌物无法再次冲洗,ERAT术中放置支架虽可暂时解除阑尾管腔梗阻、引流炎症分泌物,但同样存在无法于术后继续冲洗阑尾腔的缺陷,导致阑尾炎复发可能,并且需要于术后2周行内镜下支架取出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ERAT术中放置支架无法于术后继续冲洗阑尾腔的缺陷,导致阑尾炎复发可能,并且需要于术后2周行内镜下支架取出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负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包括柔性管体、冲洗孔、快换鲁尔接头和侧翼;
[0006]所述管体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近端的头部为圆弧状结构,管体近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冲洗孔,管体的近端还设有与管体呈夹角的侧翼,远端连接有快换鲁尔接头。
[0007]所述快换鲁尔接头包括套设在管体远端的接头管体A、螺母A和密封圈A,密封圈A位于接头管体A和螺母A之间并与管体紧配合,接头管体A和螺母A 螺纹连接。
[0008]所述管体的直径为7fr,长度为3.0m。
[0009]所述侧翼与管体轴线的夹角为30

45
°

[0010]所述若干冲洗孔设于距离管体近端头部5cm处。
[0011]所述侧翼设于距离管体近端头部3cm处。
[0012]所述若干冲洗孔分为两组,两组冲洗孔一一对应设于管体上。
[0013]或者两组冲洗孔错位设于管体上。
[0014]所述柔性管体采用聚氨酯或聚乙烯制成。
[0015]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本冲洗管可于ERAT术后于体外将注射器对准快换鲁尔接头注射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可持续、多次冲洗阑尾腔内炎性分泌物,操作简便、安全,实用性强,患者恢复更快、疗效更好;并且能持续扩张阑尾腔及阑尾口,起到长期引流的作用;待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可不需内镜取管,直接于体外拔除,避免再次肠道准备、行结肠镜取出的痛苦,可节省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快换鲁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冲洗孔错位排布的示意图;
[0020]图中:1

管体,2

冲洗孔,3

快换鲁尔接头,31

接头管体A,32

螺母A,33

密封圈A,4

侧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包括柔性管体1、冲洗孔2、快换鲁尔接头3和侧翼4;
[0024]所述管体1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近端的头部为圆弧状结构,避免在置管术中造成阑尾穿孔,管体1近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冲洗孔2,管体1的近端还设有与管体1呈夹角的侧翼4,侧翼4在阑尾腔内起到扩张及防止管体1移位、脱出的作用,远端连接有快换鲁尔接头3。
[0025]所述快换鲁尔接头3包括套设在管体1远端的接头管体A31、螺母A32和密封圈A33,密封圈A33位于接头管体A31 和螺母A32之间并与管体1紧配合,接头管体A31和螺母A 32螺纹连接。
[0026]所述管体1的直径为7fr,长度为3.0m。
[0027]所述侧翼4与管体1轴线的夹角为30

45
°

[0028]所述若干冲洗孔2设于距离管体1近端头部5cm处。
[0029]所述侧翼4设于距离管体1近端头部3cm处。
[0030]所述若干冲洗孔2分为两组,两组冲洗孔2一一对应设于管体1上(如图1所示)。
[0031]或者两组冲洗孔2错位设于管体1上(如图3所示)。
[0032]所述柔性管体1采用聚氨酯或聚乙烯制成。
[0033]将本冲洗管置入阑尾腔,并通过内镜交换将此管经肛门留置于体外,此管不仅能扩张阑尾口及阑尾腔,起到长期引流的作用,在术后还可通过此管于体外注射生理盐水及抗生素,起到持续、反复冲洗阑尾腔内炎性分泌物的作用。待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后不需再次行肠道准备及内镜下取出,直接于体外拔除。
[0034]本技术的实施过程:
[0035]患者术前常规行肠道准备:
[0036]①ꢀ
进镜后反复冲洗回盲部,暴露阑尾开口;
[0037]②ꢀ
观察阑尾开口处有无粪石、肿胀、溢脓等情况;
[0038]③ꢀ
使用透明帽将阑尾瓣推至一侧,有效暴露阑尾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管体(1)、冲洗孔(2)、快换鲁尔接头(3)和侧翼(4);所述管体(1)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近端的头部为圆弧状结构,管体(1)近端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冲洗孔(2),管体(1)的近端还设有与管体(1)呈夹角的侧翼(4),远端连接有快换鲁尔接头(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鲁尔接头(3)包括套设在管体(1)远端的接头管体A(31)、螺母A(32)和密封圈A(33),密封圈A(33)位于接头管体A(31) 和螺母A(32)之间并与管体(1)紧配合,接头管体A(31)和螺母A (32)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直径为7fr,长度为3.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阑尾腔冲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林赵志忠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大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