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装设在各种电子设备上、能通过对一个旋钮的转动及按压操作而得到各种预定输出信号的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通讯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的进展,具有各种功能的电子设备日益增多。尤其是在便携式通讯终端设备中,能通过对一个旋钮的转动及按压操作进行预定操作的设备越来越多。而且,对于具有这种功能的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曾在日本专利特开平9-7462号公报中揭示一种带有推压开关的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以下用附图说明图11-图17以带有推压开关的转动操作型编码器为例说明其内容。如图11的俯视图和图12、图13的剖面图所示,该带有推压开关的转动操作型编码器具有三个弹性接点脚1(1A,1B,1C)、圆形孔2A的成形树脂制的安装基板2。在安装基板2的侧面的圆形孔2A中插通有驱动板3的截面圆形的支承用突出部3A并可摇动运动支承着对驱动板3。另外,在驱动板3的圆柱形支柱3B上可转动地卡合保持着具有与弹性接点脚1弹性接触的放射状接点板4的可动接点体5。由上述弹性接点脚1和放射状接点板4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面的中心部具有第一固定接点、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外周部分具有第二固定接点的上面打开的壳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一起构成按压件部的按压型可动接点;在可转动地加以支承的筒状部凸缘部下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卡合的转动型可动接点、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一起构成转动件部的可动接点体;保持为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上下运动、并在向下按压时可使所述按压件动作的驱动体;在中央下面具有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圆板状操作体;以及在罩覆上述壳体上面打开部的平板部中央处具有可转动地保持所述可动接点体的轴承部的罩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8-21 235192/981.一种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面的中心部具有第一固定接点、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外周部分具有第二固定接点的上面打开的壳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一起构成按压件部的按压型可动接点;在可转动地加以支承的筒状部凸缘部下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卡合的转动型可动接点、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一起构成转动件部的可动接点体;保持为能相对于所述壳体上下运动、并在向下按压时可使所述按压件动作的驱动体;在中央下面具有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圆板状操作体;以及在罩覆上述壳体上面打开部的平板部中央处具有可转动地保持所述可动接点体的轴承部的罩盖。2.一种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面的中心部具有按压件部用的第一固定接点、在其外周部分具有转动件部用的第二固定接点的上面打开的壳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一起构成按压件部的按压型可动接点;在可转动地加以支承的筒状部凸缘部下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卡合的转动型可动接点、并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一起构成转动件部的可动接点体;与所述可动接点体一起转动但系独立的、能上下运动地插通保持在所述可动接点体的筒状部的中央贯通孔中、并在向下按压时可使所述按压件动作的驱动体;在中央下面具有与所述驱动体相连接的连接部的圆板状操作体;以及具有在罩覆上述壳体上面打开部的平板部中央处可转动地保持所述可动接点体的轴承部的罩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可动接点体的所述筒状部的中央贯通孔与插通保持在其中的所述驱动体的外周之间设有预定间隙,同时又在所述操作体下面的外周附近与所述罩盖的所述平板部留有预定间隙、并设有与所述操作体的转动中心同心的环状突出部,在一面将所述操作体的外周上面向下方按压一面转动操作时,所述操作体倾斜,而与所述操作体的按压部位相对的所述环状的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一面在所述罩盖的所述平板部上滑动一面转动。4.一种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底面的中心部具有按压件部用的第一固定接点、在其外周部分具有转动件部用的第二固定接点的上面打开的壳体;配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接点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接点一起构成按压件部的按压型可动接点;在可转动地加以支承的筒状部凸缘部下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接点卡合的转动型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地茂,玉野浩二,松井博,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