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928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器件主体和1个共通端子及1个选择端子,在1个共通端子中插入连接在该器件主体的一侧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的3根导电棒中的1根,在1个选择端子中插入连接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的其余的2根导电棒中选择的1根。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内部收存部,同时在该内部收存部内至少在对应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间设置移动自如的所述选择端子。(*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共通端子和选择端子的电路断路器。共通端子是将三根导电棒中的一根插入连接的共通端子,选择端子是选择两根导电棒中的一根插入连接的选择端子。作为以往的配备插入导电棒连接的端子的电路断路器已经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241540号上公开。该以往的电路断路器,在单相三线制配线中,通过调换上段的选择端子,能够有选择地连接两个导电棒和设置两个选择端子,通过切换开关切换这些选择端子,能够连接两根导电棒其中的一根。并且,已有实施例也有配备分别对应电压极的两个极的两种电路断路器。如按照这些已有实施例,可根据单相三线制配线电路的负载选择适宜连接的导电棒。以上所述的通过调换上段的选择端子,能够有选择地连接两根导电棒的电路断路器,需要按照连接的导电棒将选择端子由器件主体上一个个卸下,重新配置选择端子,非常麻烦。并且,设置两个选择端子,通过切换开关切换这些选择端子,能够连接两根导电棒中的一根的电路断路器,需要两个选择端子,在连接各导电棒时,存在由于插入力大不容易连接的问题。另外,配备分别对应电压极的两个极的两种电路断路器的已有实施例,也存在必须配备两种电路断路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地选择连接两根导电棒中的一根,同时能够减小导电棒的插入力的电路断路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1的电路断路器包括,器件主体和1个共通端子及1个选择端子,在1个共通端子中插入连接在该器件主体的一侧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的3根导电棒中的1根,在1个选择端子中插入连接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的其余的2根导电棒中选择的1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内部收存部,同时在该内部收存部内至少在对应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间设置移动自如的所述选择端子。本专利技术2是在本专利技术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内部收存部,在分别对应其余的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设置定位所述选择端子的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3是在本专利技术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器件主体设置显示所述选择端子位于对应2根导电棒中的哪一个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4是在本专利技术1至3所述的任何一个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内部收存部、对应保持所述选择端子2根导电棒的位置间,设置通过来自所述器件主体的外部的操作使导板移动的导板构件。本专利技术5是在本专利技术4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所述器件主体在一侧端部上下方向形成在上、中、下3段配设的由宽度方向插入3根导电棒的3个插入部,在对应该3个插入部中的最下段的插入部配设所述共通端子,同时形成连通3个插入部中其余的2个插入部的所述内部收存部,设置了由所述器件主体的上面连通到所述内部收存部的通孔。本专利技术6是在本专利技术5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在所述内部收存部的内面两侧设置了由所述器件主体的上方向下方延伸、结合所述导板构件的侧部、引导导板构件上下方向移动的导板引导装置。本专利技术7是在本专利技术5或6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至少在所述导板构件的一侧侧面,设置向外侧凸出的凸出部,至少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侧面,在位于从最上段的插入部到中段的插入部之间的状态,所述凸出部形成插通到外部的引导部。本专利技术8是在本专利技术7所述的电路断路器中,所述导板构件的凸出部由以下构成,形成由选择端子的位置向下侧延伸出的支脚片的前端,所述引导部由从器件主体的底面向上方延长的导向槽和在该导向槽的最上方形成的所述凸出部以及所述支脚片的插通孔。下面简要说明附图及其主要符号。附图说明图1(a)表示本实施形式的1使用例的省略了一部分第1侧壳体的侧视图。图1(b)表示本实施形式的1使用例的省略了一部分第1侧壳体的另一侧视图。图2(a)表示本实施形式的其他使用例的省略了一部分第1侧壳体的侧视图。图2(b)表示本实施形式的其他使用例的省略了一部分第1侧壳体的另一侧视图。图3是表示同上的导板构件和选择端子关系的立体详图。图4是表示同上的导板构件和第1侧壳体以及第2侧壳体关系的省略了一部分的立体详图。图5是同上的立体详图。图6是同上的中间壳体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同上的省略了闩部位一部分的放大立体详图。图8是同上的下侧电磁驱动部以及下侧双金属片的结构部位的立体详图。图9是同上的上侧电磁驱动部以及上侧双金属片的结构部位的立体图。图10是同上的上侧电磁驱动部以及上侧双金属片的结构部位的立体详图。图11是同上的双金属片的调整说明图。图12是同上的下侧电磁驱动部以及下侧双金属片的结构部位的立体图。图13是同上的侧视图。图14是同上的后视图。图15是同上的立体图。图16是同上的图13的A-A剖视图。图17是同上的图13的B-B剖视图。图18是同上的俯视图。图19是同上的仰视图。图20是对同上的第1侧壳体的构件安装状态的侧视图。图21是同上的断开状态的状态说明图。图22是同上的向闭合状态过渡中的状态说明图。图23是同上的闭合状态的状态说明图。图24是表示同上的在取下解扣板状态下的闭合状态说明图。图25是由于同上的过载电流而跳闸动作的状态说明图。图26是由于同上的过载电流而瞬断状态的状态说明图。图27是同上的闩和手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在上述附图中,1--器件主体;1A--第1侧壳体;83--导板构件;90--收存部;200--内部收存部;204--导向槽;T1--共通端子;T2--选择端子;L1~L3--导电棒。实施例下面参照图1至图20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于本实施例的电路断路器如图5所示那样,在两侧由合成树脂制造的第1侧壳体1A和第2侧壳体1B叠合构成的器件主体1内装有,在沿器件主体1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2个固定触点2A、2B和对向这些各固定触点2A、2B的,接通、断开(接触、离开)自如的可动触点3A、3B,和紧固可动触点3A、3B的2个可动触头4A、4B,和驱动这2个可动触头4A、4B的开关机构5;通过由手柄6开关操作的开关机构5使各可动触点3A、3B接通、断开各固定触点2A、2B,在器件主体1的高度方向上下设置各固定触点2A、2B以及可动触头4A、4B;同时在两可动触头4A、4B中,在由各固定触点2A、2B离开各可动触点3A、3B的状态,从器件主体1的宽度方向看来不交叉的高度位置上设置,在高度方向,介于2个固定触点2A、2B之间设置一个可动触头4B,和接通、断开另一个可动触头4A的可动触点3A的固定触点2A。在器件主体1的一端内部设置象夹入两壳体1A、1B间那样,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隔壁构件(以下称中间壳体)7,在由第1侧壳体1A的侧壁(外壁)内侧的凹部8和中间壳体7的纵壁部35构成的区域内,收存在一端设置固定触点2A的作为构成固定侧电路的端子块10A;在由中间壳体7的第2侧壳体1B侧设置的凹部9和第2侧壳体1B的侧壁(外壁)构成的区域内,收存在一端设置固定触点2B的、作为构成固定侧电路的端子块10B。另外,在器件主体1的另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收存部90和内部收存部200,收存部90是收存如图1或是图2所示那样,将在不同的位置(在图中是上下方向)分别设置的3个导电棒L1~L3内的最下段的导电棒L3插入连接1个共通端子T1;内部收存部200是至少在对应2根导电棒L2、L3的2个位置间移动自如的设置、选择其余的2根导电棒L1、L2中的1根插入连接的1个选择端子T2。共通端子T1以及选择端子T2都呈大致コ字状,是由上下并行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器件主体和1个共通端子及1个选择端子,在1个共通端子中插入连接在该器件主体的一侧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的3根导电棒中的1根,在1个选择端子中插入连接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的其余的2根导电棒中选择的1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内部收存部,同时在该内部收存部内至少在对应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间设置移动自如的所述选择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7-27 212868/991.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器件主体和1个共通端子及1个选择端子,在1个共通端子中插入连接在该器件主体的一侧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的3根导电棒中的1根,在1个选择端子中插入连接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的其余的2根导电棒中选择的1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器件主体的一侧设置内部收存部,同时在该内部收存部内至少在对应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间设置移动自如的所述选择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收存部,在分别对应其余的2根导电棒的2个位置设置定位所述选择端子的定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器件主体设置显示所述选择端子位于对应2根导电棒中的哪一个的显示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1项所述的电路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收存部、对应保持所述选择端子2根导电棒的位置间,设置通过来自所述器件主体的外部的操作使导板移动的导板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尾昭彦泽田知行川本哲靖稻次崇大井户敏宏田中孝信水野初男中道义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