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76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均压环本体、支架和紧固组件,均压环本体设有开口部,均压环本体为圆形空心管结构,均压环本体内侧管壁上部至外侧管壁下部缺失、形成半圆设计,均压环本体的两端为半圆球状、且具有一段完整的圆形空心管段,支架包括安装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均压环本体的内管壁,安装部靠均压环本体的一侧凸出于均压环本体,紧固组件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中空的容置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均压环本体和支架采用铝合金一体式浇铸成型,均压环本体结构巧妙,虽是空心的、但强度高,不会卡异物,也不会渗水、积水,且安装部和均压环本体不属于同一个平面上,可减少因支架造成对均压环本体性能的干扰,使电压分布更均匀。使电压分布更均匀。使电压分布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线路用均压环


[0001]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保护金具的
,更具体涉及高压线路用均压环。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中常用金具,包括线夹、挂板、螺栓等带有棱角的部件在高压下,金具尖端的高电位梯度将产生强烈的电晕,而金具表面电场强度是表征金具表面是否发生电晕的特征值,因此需要在绝缘子和金具外部覆盖均压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0003]均压环即起均压作用,是绝缘子上的重要部件。目前国内使用的均压环大多采用钢制或铝制材质,支架直接焊接在均压环本体上,通过支架固定,支架的中心一般采用两个相对的半圆环状扣合而成的结构。目前采用均压环存在一些缺陷:支架与均压环本体采用焊接连接,因焊接取消导致强度不达标,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在部件焊接时,可能会导致管体的焊点处裂纹、弧坑、烧穿等缺陷,尤其是铝制材质焊接要求更高,这样容易产品不良,如果均压环本体出现孔,那么下雨会导致均压环本体内部积水,影响性能。有些均压环表面凹凸不行,还需要经过抛光等复杂工序。另外,支架的安装定位比较麻烦,容易造成转动,甚至是产生安装后松动情况,且支架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电压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高压线路用均压环,装配时容易定位,通过铝合金浇铸一体成型,且不会有积水,均压效果更好。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其包括均压环本体、支架和紧固组件,均压环本体设有开口部,均压环本体为圆形空心管结构,均压环本体内侧管壁上部至外侧管壁下部缺失、形成半圆设计,均压环本体的两端为半圆球状、且具有一段完整的圆形空心管段,支架包括安装部、以及安装部两侧的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均压环本体的内管壁,安装部靠均压环本体的一侧凸出于均压环本体,紧固组件安装于支架,紧固组件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中空的容置部。由此,均压环本体除两端为圆形空心管段,其余部分都形成半圆设计,这样在该均压环使用过程中,不会卡异物,也不会渗水导致积水而影响使用效果,且安装部和均压环本体不属于同一个平面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减少因支架造成对均压环本体性能的干扰,使电压分布更均匀;均压环本体的两端设有圆形空心管段和半圆球状,可以提高均压环本体的强度,也便于浇铸成型;该均压环为开口式结构,形成放电间隙,当线路产生过电压,且过电压值低于临界状态时,促使其放电,保护代均压物体。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均压环本体具有半圆弧段,半圆弧段的两端延伸有加长段和弧形段,支架的连接部位于半圆弧段,加长段为直线形式。由此,加长段是直的,加长段的长度可以根据待均压物体(比如绝缘子)的直径来设置,支架在安装后,待均压物体基本处于均压环本体的中心,这样,可使电压分布更均匀。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部靠开口部一侧中心位置设有V型槽。由此,安装部的表面是平的,便于待均压物体定位和固定,待均压物体可陷于V型槽内,可防止均压环本体相
对于待均压物体转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均压环本体、安装部和连接部采用铝合金材质浇铸一体成型。由此,该均压环的均压环本体和支架,不需要经过焊接、抛光等二次加工的工序,避免了焊接带来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均压环本体的表面粗糙度小于3.2μm。由此,通过钢管或铝管,通过折弯机加工出来的均压环,均压环一般都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后续抛光时固定也非常麻烦,而本申请中的均压环本体通过一次浇铸而成,表面粗糙度可严格控制在3.2μm以下,无需二次抛光,提高工作效率。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紧固组件包括U型螺栓和螺母,安装部设有两处通孔,U型螺栓的两端穿过通孔并用螺母固定,U型螺栓与安装部之间形成的中空部分为容置部,U型螺栓的两端套设有螺纹保护套。由此,待均压物体贴靠于安装部表面,然后U型螺栓的两端穿过安装部的通孔并螺丝锁紧,使得待均压物体被固定于U型螺栓与安装部之间形成的容置部内,这种安装方式简单,容置部并非采用常规的环形抱箍结构,可防止转动或者松动,固定牢靠安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均压环本体和支架采用铝合金一体式浇铸成型,通过U型螺栓和平面安装部上的V型槽方便对待均压物体进行快速定位和固定,均压环本体虽然是空心的,但是均压环本体的两端设有圆形空心管段和半圆球状,可以提高均压环本体的强度,且均压环本体除两端为圆形空心管段,其余部分都形成半圆设计,使用过程中,该均压环不会卡异物,也不会渗水导致积水而影响使用效果,且安装部和均压环本体不属于同一个平面上,可减少因支架造成对均压环本体性能的干扰,使电压分布更均匀。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高压线路用均压环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均压环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左侧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的右侧示意图;
[0017]图6是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实施方式的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包括均压环本体1、支架2和紧固组件3。均压环本体1设有开口部4,形成开口式均压环。该均压环为开口式结构,形成放电间隙,当线路产生过电压,且过电压值低于临界状态时,促使其放电,保护待均压物体,比如绝缘子。均压环本体1为圆形空心管结构,均压环本体1内侧管壁上部101至外侧管壁下部102缺失,形成半圆设计。均压环本体1的两端为半圆球状103,且具有一段完整的圆形空心管段104。支架2包括安装部21,以及安装部21 两侧的延伸的连接部22,连接部22连接于均压环本体1的内管壁。安装部 21靠均压环本体1的一侧凸出于均压环本体1
(图4和图5所示),紧固组件3安装于支架2,紧固组件3与安装部21之间形成中空的容置部5。
[0020]均压环本体1、安装部21和连接部22采用铝合金材质浇铸一体成型。该均压环的均压环本体1和支架2,不需要经过焊接、抛光等二次加工的工序,避免了焊接带来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0021]均压环本体1是空心结构,重量轻,但是在均压环本体1的两端设有圆形空心管段104和半圆球状103,可以提高均压环本体1的强度,该结构也便于浇铸成型。均压环本体1除两端为圆形空心管段104,其余部分都形成半圆设计,这样在该均压环使用过程中,不会卡异物,也不会渗水导致积水而影响使用效果。该均压环本体1也不需要二次钻孔排积水。安装部21和均压环本体1不属于同一个平面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减少因支架2造成对均压环本体1性能的干扰,使电压分布更均匀。
[0022]如图6所示,均压环本体1具有半圆弧段11,半圆弧段11的两端延伸有加长段12和弧形段13,支架2的连接部22位于半圆弧段11,加长段12 为直线形式。加长段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包括均压环本体(1)、支架(2)和紧固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环本体(1)设有开口部(4),所述均压环本体(1)为圆形空心管结构,所述均压环本体(1)内侧管壁上部(101)至外侧管壁下部(102)缺失、形成半圆设计,所述均压环本体(1)的两端为半圆球状(103)、且具有一段完整的圆形空心管段(104),所述支架(2)包括安装部(21)、以及安装部(21)两侧的延伸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连接于均压环本体(1)的内管壁,所述安装部(21)靠均压环本体(1)的一侧凸出于均压环本体(1),所述紧固组件(3)安装于支架(2),所述紧固组件(3)与安装部(21)之间形成中空的容置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路用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环本体(1)具有半圆弧段(11),所述半圆弧段(11)的两端延伸有加长段(12)和弧形段(13),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佳王小琴史骏辰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天一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