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64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压环,包括环体和连接件,所述环体和所述连接件相套接,所述环体包括椭圆形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半椭圆形状;该均压环能够保证绝缘串上的电压分布更为均压,减少电晕放电损坏绝缘子;该环体为椭圆形的结构,能够保证均压环的直径为最大,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的平衡电压分布;连接板的顶板的两端为圆弧勾状,能够稳定电缆的同时,保证相邻的电缆保持隔离态;最后,连接板的尾板为两块呈夹角设置,也能保证相邻的电缆保持隔离态,保证了该均压环的安全性能。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压环


[0001]本技术涉及送变电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压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高海拔的空气击穿强度较低,高压输电线路的金具电晕现象在高海拔地区较为严重,这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经济运行是一个不利的影响因素。为使绝缘子串电压分布较为均匀,通常在高压端安装均压环,而均压环本身的形状、尺寸和安装位置影响其表面电场强度。
[0003]传统均压环环振颤厉害,不能满足高海拔地区的长期可靠安全运营,容易出现电晕、噪音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均压环,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绝缘子上的电压,避免了电晕放电甚至滑动放电的损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压环,包括环体和连接件,所述环体和所述连接件相套接,
[0007]所述环体包括椭圆形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半椭圆形状。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中板,所述中板的一端连接有顶板,所述中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尾板;所述中板的两侧均为圆弧形。
[0009]进一步,所述顶板的两侧均为勾状。
[0010]进一步,所述尾板包括第一尾板和第二尾板,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成夹角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均为三角形。
[0012]进一步,所述中板和所述尾板上垂直安装有第三连接板。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与所述中板相交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卡接。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尾板和所述第二尾板的底部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顶板的中部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顶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均压环能够保证绝缘串上的电压分布更为均压,减少电晕放电损坏绝缘子;该环体为椭圆形的结构,能够保证均压环的直径为最大,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的平衡电压分布;连接板的顶板的两端为圆弧勾状,能够稳定电缆的同时,保证相邻的电缆保持隔离态;最后,连接板的尾板为两块呈夹角设置,也能保证相邻的电缆保持隔离态,保证了该均压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均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均压环,包括环体1和连接件2,所述环体1和所述连接件2相套接,
[0021]所述环体1包括椭圆形的连接环101,所述连接环101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杆103和第二连接杆104;所述第一连接杆10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04为半椭圆形状,
[0022]由于均压环能够用来平衡电压分布,形成一个保护角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导线,椭圆形的连接环101能够保证均压环的直径最大,从而保护角最大,平衡电压分布的效果也就最好。
[0023]所述连接件2包括中板201,所述中板201的一端连接有顶板202,所述中板201的另一端连接有尾板203;所述中板201的两侧均为圆弧形。
[0024]所述顶板202的两侧均为勾状。
[0025]所述尾板203包括第一尾板2031和第二尾板2032,所述第一尾板2031和所述第二尾板2032呈夹角设置。
[0026]所述第一尾板2031和所述第二尾板2032均为三角形。
[0027]所述中板201和所述尾板203上垂直安装有第三连接板204。
[0028]其中,顶板202的两端为圆弧形,且为勾状,能够最大限度的将相邻的导线撑开。
[0029]此外,第一尾板2031和第二尾板2032呈夹角设置,在减重量的同时,能够将相邻的导线撑开。
[0030]所述第三连接板204上与所述中板201相交处设有凹槽205,所述凹槽205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03相卡接。
[0031]即,能够使连接件2与连接环101相连接。
[0032]所述第一尾板2031和所述第二尾板2032在所述第三连接板204的两侧对称设置。
[0033]所述第一尾板2031和所述第二尾板2032的底部均设有第一连接孔401;所述顶板202的中部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402,所述顶板202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连接孔403。
[0034]其中,第二连接孔402与绝缘串子相连接,第三连接孔403和第一连接孔401,分别与线路相穿接。
[0035]第二连接孔402通过连接栓和连接绳,可以将均压环掉起。
[0036]该均压环能够大幅度的降低绝缘子上的电压,避免了电晕放电甚至滑动放电的损害。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1)和连接件(2),所述环体(1)和所述连接件(2)相套接,所述环体(1)包括椭圆形的连接环(101),所述连接环(101)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一连接杆(103)和第二连接杆(104);所述第一连接杆(103)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04)为半椭圆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中板(201),所述中板(201)的一端连接有顶板(202),所述中板(201)的另一端连接有尾板(203);所述中板(201)的两侧均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02)的两侧均为勾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板(203)包括第一尾板(2031)和第二尾板(2032),所述第一尾板(2031)和所述第二尾板(2032)成夹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捷胡俊易德祥赵辉张汉肖军彭波寇娟程宙强刘小寒刘怡罗婷婷李慧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