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67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包括设于摆正机构的包装箱,所述摆正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限宽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限高挡板,所述摆正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限宽装置后侧的第二限宽装置,所述摆正机构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第二限宽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推板,所述摆正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三限宽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推板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限高挡板,将经过限高挡板的竖直包装箱进行摆平,设计简单,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再通过第一限宽装置、第二限宽装置与第三限宽装置相互配合对包装箱进行摆正,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回收手机包装箱
,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手机更新换代也越来越频繁,同时手机更换之后,回收的手机也越来越多,而手机包装箱作为回收手机的承载体,使用量也是十分巨大。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专门用于回收手机包装箱的装置,需要人工对手机包装箱进行回收,若在回收过程中包装箱发生歪斜,则需要依靠工人对歪斜的包装箱进行摆正,但像回收手机中心这类回收量比较大的工作单位,仅仅依靠人工作业,将会导致工人工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且包装箱长和宽的长度大都不相同,也容易对包装箱的摆正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对此,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包括设于摆正机构的包装箱,所述包装箱长为X、宽为Y、高为Z且X大于Y大于Z,所述摆正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一限宽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设有限高挡板,所述限高挡板至第一传送带上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Z且小于Y,所述第一限宽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一限宽板,所述摆正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限宽装置后侧的第二限宽装置,所述第二限宽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的第二限宽板,所述摆正机构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限位开关、限位板,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第一限宽板上端,所述限位板铰接在第一限宽板,所述限位板远离铰接处一侧与另一第一限宽板的间距大于Y且小于X,所述限位开关可与限位板相接触,所述检测装置与第二限宽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推板,所述摆正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三限宽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推板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两侧,当所述包装箱挤压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推板将包装箱推送至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三限宽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两侧的第三限宽板。
[0006]所述限高挡板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0007]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相对设有第一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板的间距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一导向板末端与第一限宽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还相对设有第二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板的间距沿第一传送带传送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二导向板末端与第二限宽板相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两侧相对设有第三导向板,两个所述第三导向板的间距沿第二传送带传送方向逐渐变窄,所述第三导向板末端与第三限宽板相连接。
[0008]所述限位开关设有触头,所述触头延伸至限位板和与限位板相铰接的第一限宽板之间,所述限位板设有向触头处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上端面高于触头,所述限位板和与限位板相铰接的第一限宽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
[0009]所述第二传送带末端设有扇形传送带,所述扇形传送带两侧设有弯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限高挡板,将经过限高挡板的以X

Z面为底面或以Y

Z面为底面的包装箱进行摆平,使摆平后的包装箱能以X

Y面为底面进行传送,设计简单,省时省力,实用性强;通过第一限宽装置对包装箱进行初次摆正,便于检测装置对包装箱进行检测,检测进过的包装箱是否会挤压到检测装置,再通过第一推板将包装箱进行分拣,最后通过第二限宽装置与第三限宽装置分别对分拣后的包装箱进行二次摆正,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摆正机构、包装箱分离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包装箱分离机构、包装纸分离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包装箱分离机构、包装纸分离机构的俯视图;
[0014]图4为本技术摆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6为本技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7为本技术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8为本技术扇形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技术包装箱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11为本技术包装箱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12为本技术开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13为本技术开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14为本技术切割机、包装箱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15为本技术第四传送带、第五传送带的配合示意图;
[0026]图16为本技术包装纸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7为本技术包装纸与手机的配合示意图;
[0028]图18为本技术第六传送带、工作平台、倾斜传送带的配合示意图;
[0029]图19为图18中C处的放大图;
[0030]图20为本技术第二夹爪、吸盘装置、抓取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0031]图中:摆正机构1、第一传送带11、限高挡板12、第一限宽装置13、第一限宽板131、第一导向板132、检测装置14、限位板141、压簧142、限位开关 143、触头144、第一推板15、第二限宽装置16、第二限宽板161、第二导向板 162、第二传送带17、第三限宽装置18、第三限宽板181、第三导向板182、扇形传送带19、弯板191、包装箱分离机构2、第三传送带21、切割机22、割刀 221、第四传送带23、第五传送带24、开孔装置25、第一气缸251、开孔电机 252、开孔器253、第一光电开关26、冲压装置27、第二气缸271、压块272、第二光电开关28、下落腔29、包装纸分离机构3、第六传送带31、传感器32、工作平台33、挡板331、定位板332、第二推
板333、立板34、第一滑轨341、抓取装置35、第一夹爪351、第二滑轨352、吸盘装置36、安装座361、真空吸盘362、平移装置37、滑杆371、伸缩杆372、第二夹爪373、倾斜支架38、倾斜传送带381、包装纸传送带39、包装箱4、包装纸41、手机4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如图1~图20所示,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包括设于摆正机构 1的包装箱4,所述包装箱4内放置有手机42,所述手机42外部包裹有包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收手机包装箱的摆正机构,包括设于摆正机构(1)的包装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4)长为X、宽为Y、高为Z且X大于Y大于Z,所述摆正机构(1)包括第一传送带(11)、第一限宽装置(13),所述第一传送带(11)上方设有限高挡板(12),所述限高挡板(12)至第一传送带(11)上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Z且小于Y,所述第一限宽装置(13)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两侧的第一限宽板(131),所述摆正机构(1)包括设置在第一限宽装置(13)后侧的第二限宽装置(16),所述第二限宽装置(16)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两侧的第二限宽板(161),所述摆正机构(1)包括检测装置(14),所述检测装置(14)包括限位开关(143)、限位板(141),所述限位开关(143)设置在第一限宽板(131)上端,所述限位板(141)铰接在第一限宽板(131),所述限位板(141)远离铰接处一侧与另一第一限宽板(131)的间距大于Y且小于X,所述限位开关(143)可与限位板(141)相接触,所述检测装置(14)与第二限宽装置(16)之间设有第一推板(15),所述摆正机构(1)包括第二传送带(17)、第三限宽装置(18),所述第二传送带(17)与第一推板(15)相对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两侧,当所述包装箱(4)挤压到检测装置(14),所述第一推板(15)将包装箱(4)推送至第二传送带(17),所述第三限宽装置(18)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二传送带(17)两侧的第三限宽板(18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良蓝裕浩周俊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