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66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的两端对称卡接有提升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定位条、定位槽、第一螺纹柱、螺母、第二承载板、定位柱、固定螺丝、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部的支撑块将本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之后解除固定螺丝的螺纹,使支撑块不被卡接固定,可以对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拉动第二承载板在定位柱的表面滑动位移,可以对长度进行调节,之后将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放置到车架的底部,将卡接块卡接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顶点,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螺纹柱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板向上位移,之后将车架的高度进行提升,通过控制电动机对提升的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进行调节。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为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目前的车架提升装置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不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汽车提升相对应的高度,因此需要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包括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的两端对称卡接有提升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承载板、定位条、定位槽、第一螺纹柱、螺母、第二承载板、定位柱、固定螺丝、支撑块、移动槽和定位孔,所述第一承载板设在承载装置的后部,所述定位条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承载板的前端,所述定位槽均开设在定位条的中部,所述定位柱对称固定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包括承载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1)的两端对称卡接有提升装置(2),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第一承载板(3)、定位条(4)、定位槽(5)、第一螺纹柱(6)、螺母(7)、第二承载板(8)、定位柱(9)、固定螺丝(10)、支撑块(11)、移动槽(12)和定位孔(13),所述第一承载板(3)设在承载装置(1)的后部,所述定位条(4)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承载板(3)的前端,所述定位槽(5)均开设在定位条(4)的中部,所述定位柱(9)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承载板(3)的前端面,所述第二承载板(8)滑动连接在定位柱(9)的表面,所述定位孔(13)对称开设在第二承载板(8)的后端面,所述移动槽(12)开设在第二承载板(8)的下端面前端,所述支撑块(11)滑动连接在移动槽(12)的内部,所述固定螺丝(10)螺纹连接在第二承载板(8)的前端面,所述第一螺纹柱(6)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二承载板(8)的后端,所述螺母(7)均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柱(6)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车架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2)包括定位盘(14)、第二螺纹柱(15)、连接板(16)、连接柱(17)、卡接块(18)、连接块(19)、机箱(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底板(23)、螺纹孔(24)和电动机(25),所述底板(23)设在提升装置(2)的底部,所述第二螺纹柱(15)螺纹卡接在底板(23)的上端面中部,所述第二齿轮(22)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柱(15)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邵正芝王宽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研展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