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61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闸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其包括河堤、分隔墙、第一闸门、第二闸门、阻挡墙、伸缩缸和封堵板;分隔墙设置在河堤内,分隔墙将河堤分隔出第一河道和第二河道;阻挡墙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阻挡墙均设置在河堤上;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均设置有四个;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分别转动设置在分隔墙和阻挡墙上;伸缩缸对应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设置有多个,多个伸缩缸分别转动设置在分隔墙和阻挡墙上,伸缩缸的输出端分别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转动连接;分隔墙上设置有连通槽;封堵板滑动设置在分隔墙上,且封堵板位于连通槽处;分隔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移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进行灌水和排水。水和排水。水和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闸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克服不同河流交叉或同一河流水位差,需要建设船闸来保证航道网的连续畅通。随着运量的不断增长,往往单线船闸不能满足航道货运量的要求。
[0003]现代通航建筑物应用最多的是船闸。它是一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或船队)的厢形室,借助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集中的航道水位落差。当船舶由下游向上游行驶时,室内水位降至与下游水位齐平,然后打开下游闸首的闸门,船进闸室,关闸门,灌水,待水位升高到与上游水位齐平后,开上游闸首闸门,船即可出闸通过上游引航道驶向上游。当船由上游向下游行驶时,过闸操作程序则与此相反;而闸室体积较大,需要灌水和排水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快速进行灌水和排水的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
[0005]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河堤(1)、分隔墙(2)、第一闸门(31)、第二闸门(32)、阻挡墙(4)、伸缩缸(5)和封堵板(6);分隔墙(2)设置在河堤(1)内,分隔墙(2)将河堤(1)分隔出第一河道(101)和第二河道(102);阻挡墙(4)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阻挡墙(4)均设置在河堤(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河道(101)和第二河道(102)内;第一闸门(31)和第二闸门(32)均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闸门(31)均转动设置在分隔墙(2)上,四个第二闸门(32)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阻挡墙(4)上;四个第一闸门(31)分别与四个第二闸门(32)抵接;伸缩缸(5)对应第一闸门(31)和第二闸门(32)设置有多个,多个伸缩缸(5)分别转动设置在分隔墙(2)和阻挡墙(4)上,设置在分隔墙(2)上的多个伸缩缸(5)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第一闸门(31)转动连接;设置在阻挡墙(4)上的多个伸缩缸(5)的输出端分别与四个第二闸门(32)转动连接;分隔墙(2)上设置有连通槽(201);封堵板(6)滑动设置在分隔墙(2)上,且封堵板(6)位于连通槽(201)处;分隔墙(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封堵板(6)移动的升降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线船闸错位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分隔墙(2)上设置有安装槽(202);升降机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丝杆(702)、升降板(703)和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凝李蒙蒙范常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双洋嘉合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