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50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康复训练工具技术领域,该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镜框,镜框上固定有绑带,镜框后侧壁上固定有鼻套,鼻套的底部固定有粘板,粘板上贯穿有插管,插管的后端连通有喇叭,插管的前端通过连接软管连通有气囊,粘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绒毛,插管上固定有集气容腔,且插管与集气容腔连通,集气容腔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气孔,且多个通气孔与多个绒毛相匹配,整个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群体一般为家长或育儿师,针对儿童的康复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且使用便捷,能提高训练儿童的儿童注意力的时间,康复训练效果较好,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为主,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
[0003]而在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在儿童上主要为自闭症、孤独症或语言发育迟缓等方面,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或专业育儿师对其进行训练,但此类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听进家长或育儿说所传达的指令,而导致训练或强化时间过短,因此,设计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在儿童上主要为自闭症、孤独症或语言发育迟缓等方面,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或专业育儿师对其进行训练,但此类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听进家长或育儿说所传达的指令,而导致训练或强化时间过短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镜框,所述镜框上固定有绑带,所述镜框后侧壁上固定有鼻套,所述鼻套的底部固定有粘板,所述粘板上贯穿有插管,所述插管的后端连通有喇叭,所述插管的前端通过连接软管连通有气囊,所述粘板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绒毛,所述插管上固定有集气容腔,且插管与集气容腔连通,所述集气容腔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气孔,且多个通气孔与多个绒毛相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绑带采用弹性材质,所述绑带上设置有日字调节扣。
[0008]优选的,所述鼻套的后侧壁上固定有小丑鼻头,且小丑鼻头的表层涂抹有红漆。
[0009]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内设置有单向阀。
[0010]优选的,所述集气容腔设置有向多个绒毛倾斜的角度。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绒毛的根部均粘接在粘板上,且多个绒毛的表层上均设置有黑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整个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群体一般为家长或育儿师,针对儿童的康复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且使用便捷,能提高训练儿童的儿童注意力的时间,康复训练效果较好,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精神科涉及到的疾
病在儿童上主要为自闭症、孤独症或语言发育迟缓等方面,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或专业育儿师对其进行训练,但此类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听进家长或育儿说所传达的指令,而导致训练或强化时间过短等问题,本技术在使用时,家长或育儿师对患病儿童进行游戏或其它方面的讲话训练时,将装置的镜框通过绑带戴在头部,鼻子嵌设在鼻套内,而粘板贴合在家长或育儿师嘴唇前上方,多个绒毛漂浮在嘴唇上部,类似于胡须,在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挤压气囊,气囊内空气通过连接软管传输至插管内,插管较高气压一部分会通入喇叭对发出声响,吸引儿童看向家长或育儿师,而另一部分则通过集气容腔内的多个通气孔吹向多个绒毛,并漂浮起来,提高吸引力,以此来提高儿童注意力的集中,进而延长训练或游戏时间;
[0014]2、本技术中,将绑带采用弹性材质配合绑带上设置的日字调节扣可对整个绑带进行调节,以此适配不同头型的家长或育儿师,带有红漆的小丑鼻头也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儿童训练兴趣,气囊上的进气通道配合进气通道内的单向阀可以让气囊内气体只能通过连接软管排出,而进气通道只可以进入气体,以此循环使用,将集气容腔设置有向多个绒毛倾斜的角度可确保集气容腔上多个通气孔可通过气体吹起多个绒毛吸引儿童,将多个绒毛的根部均粘接在粘板上能进一步确保多个绒毛可以在气体的吹动后进行四散漂浮,并且多个绒毛的表层上均设置有黑漆可让多个绒毛更像胡须。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0]图中:1、镜框;2、绑带;3、日字调节扣;4、鼻套;5、粘板;6、绒毛;7、小丑鼻头;8、插管;9、连接软管;10、气囊;11、进气通道;12、集气容腔;13、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包括镜框1,镜框1上固定有绑带2,镜框1后侧壁上固定有鼻套4,鼻套4的底部固定有粘板5,粘板5上贯穿有插管8,插管8的后端连通有喇叭13,插管8的前端通过连接软管9连通有气囊10,粘板5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绒毛6,插管8上固定有集气容腔12,且插管8与集气容腔12连通,集气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气孔,且多个通气孔与多个绒毛6相匹配。
[002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康复训练装置的使用群体一般为家长或育儿师,针对儿童的康复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训练,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且使用便捷,能提高训练儿童的儿童注意力的时间,康复训练效果较好,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在儿童上主要为自闭症、孤独症或语言发育迟缓等方面,此种情况是需要家长或专业育儿师对其进行训练,但此类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听进家长或育儿说所传达的指令,而导致训练或强化时间过短等问题,本技术在使用时,家长或育儿师对患病儿童进行游戏或其它方面的讲话训练时,将装置的镜框1通过绑带2戴在头部,鼻子嵌设在鼻套4内,而粘板5贴合在家长或育儿师嘴唇前上方,多个绒毛6漂浮在嘴唇上部,类似于胡须,在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发现儿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挤压气囊10,气囊10内空气通过连接软管9传输至插管8内,插管8较高气压一部分会通入喇叭13对发出声响,吸引儿童看向家长或育儿师,而另一部分则通过集气容腔12内的多个通气孔吹向多个绒毛6,并漂浮起来,提高吸引力,以此来提高儿童注意力的集中,进而延长训练或游戏时间。
[0025]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1),所述镜框(1)上固定有绑带(2),所述镜框(1)后侧壁上固定有鼻套(4),所述鼻套(4)的底部固定有粘板(5),所述粘板(5)上贯穿有插管(8),所述插管(8)的后端连通有喇叭(13),所述插管(8)的前端通过连接软管(9)连通有气囊(10),所述粘板(5)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绒毛(6),所述插管(8)上固定有集气容腔(12),且插管(8)与集气容腔(12)连通,所述集气容腔(1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通气孔,且多个通气孔与多个绒毛(6)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临床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2)采用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妮梁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