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48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载体零件框架采用上下变截面腔体设计的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设有电磁系统、接触系统、框架、推动卡和外壳。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接触系统和磁路系统分别装入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衔铁的动作通过框架上的孔由推动卡将其与接触系统的动簧片联系起来,推动动簧片实现触点的切换。在磁路系统的装入端,框架上设有隔离墙,增加了输入与输出间的隔离度。通过合理的空间分配,使继电器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的同时满足了VDE安全认证高隔离要求。零部件间采用卡装连接,使装配更简单,定位更精确,利于连续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载体零件框架采用上下变截面腔体设计的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在各种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装置中应用极为广泛。当前,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高密度组装技术,缩小整机体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满足整机使用要求,继电器也朝着小型化、高隔离、低功耗、抗浪涌、大功率方向发展。而现有的典型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一般采用圆形铁心铆接轭铁后在轭铁上装配动簧部分的结构,这种结构安装面积较大,输入与输出间耐压一般只有2500VAC,或者把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分为两部分,中间用隔离墙隔开,耐压有一定的提高,一般可达4000VAC左右,它们均存在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利用不充分,导致产品体积不够小,隔离度不高等缺点。CN1255233A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接触弹簧的继电器,继电器具有一个基体、一个带线圈、铁芯和衔铁的电磁铁系统以及一个带有至少一个静接触弹簧和至少一个动接触弹簧的触点排列。该接触弹簧分别作成平面的板件和没有永久弯曲接近于在相同的平面内固定在该基体内。该接触弹簧通过L形的端段的搭接实现触点闭合;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设有电磁系统、接触系统、载体零件框架、联系零件推动卡和外壳,磁路系统设有线圈、轭铁、衔铁、限位托块、压簧,接触系统设有动簧片、触点、引出片,其特征在于载体零件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设有电磁系统、接触系统、载体零件框架、联系零件推动卡和外壳,磁路系统设有线圈、轭铁、衔铁、限位托块、压簧,接触系统设有动簧片、触点、引出片,其特征在于载体零件框架设有上下两变截面腔体,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分别固定于框架的上下两变截面腔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轭铁为变截面轭铁,衔铁为变截面衔铁,动簧片为变截面动簧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载体零件框架中间由隔墙将框架分隔为上下两变截面腔体,下变截面腔体装入磁路系统,上变截面腔体装入接触系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磁路系统的线圈架通过与框架下前端的孔配合,卡装定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变截面腔体小型化变截面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框架装磁路系统的变截面腔体,前端截面小,后端截面大,空间用于让位衔铁转动,推动动簧片实现转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叔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