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843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啮合齿轮泵,包括底座、泵壳和电机,所述泵壳内设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以及月牙板,所述泵壳和电机之间设有一根主轴,主轴的一端与泵壳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罩壳和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主轴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补偿主动齿轮轴向磨损的磨损补偿组件以及用于确认磨损状态的磨损量指示组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实时补偿磨损后产生的间隙,减少内泄漏量,在每次设备维护点检时,可通过外置的磨损量指示组件确认当前剩余磨损量,以便于及时了解是否需要更换,避免生产途中出现故障导致停机而影响生产效率。响生产效率。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啮合齿轮泵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
,尤其涉及内啮合齿轮泵。

技术介绍

[0002]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现有技术中有两种齿轮泵,一种是由两个相互啮合的同径外齿轮构成的齿轮泵,另一种是由相互啮合的一个内齿轮和一个外齿轮构成的内啮合齿轮泵。
[0003]传统的内啮合齿轮泵在两组齿轮相互摩擦的面发生磨损后就会产生内泄漏,导致传输压力降低,输送效率大大下降,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通过弹性组件实时对两组齿轮进行间隙补偿,当发生时就通过与齿轮直接或间接设置的弹性组件弹力自动将磨损间隙抵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但是该自动补偿方式均没有提到测量或指示的技术,仍主要等待彻底磨损后超过补偿形成导致泵发生故障才能发现。而故障往往发生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导致停机维护造成生产停滞,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的预防性维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啮合齿轮泵,以解决现有的内啮合齿轮泵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停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内啮合齿轮泵,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的泵壳和电机,所述泵壳内设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以及用于隔离高压区、低压区的月牙板,月牙板的内外弧面分别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滑动连接;
[0007]所述泵壳和电机之间设有一根主轴,主轴的一端与泵壳的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罩壳和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主轴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补偿主动齿轮轴向磨损的磨损补偿组件以及用于确认磨损状态的磨损量指示组件。
[0008]根据本技术,所述磨损补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和弹簧,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在主轴的外壁,弹簧套设在主轴的外壁且位于罩壳的内侧,通过弹簧的推力,推动第二轴承座及主轴、主动齿轮向第一端盖挤压,实时补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磨损产生的间隙。
[0009]根据本技术,所述磨损量指示组件包括磨损量指针、活动罩、磨损提示块,磨损量指针固定连接在罩壳上壁且位于开口一侧,活动罩卡接在主轴外壁,活动罩的外壁与罩壳的内侧壁滑动连接,磨损提示块固定连接在活动罩上壁且与开口滑动连接,磨损提示块上表面设置有刻度线,通过记录运转时间对比刻度线的移动位置,可计算出班次磨损量,确认剩余磨损安全余量,后续维护时,可通过观察磨损提示块上表面的刻度线对应磨损量
指针的位置,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换件维护,起到精准预防维护作用,即保证生产连续运行,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拆机维护次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维护成本。
[0010]根据本技术,所述泵壳的左壁及右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泵壳的第二端盖转动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所述罩壳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端盖连接,右端则固定连接有所述的第一轴承座,罩壳内设有所述的磨损补偿组件和磨损量指示组件,罩壳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观察的开口。
[0012]根据本技术,所述第一端盖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转子,内转子伸入泵壳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的从动齿轮,所述月牙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端盖的侧壁。
[0013]根据本技术,主轴与第二端盖之间设有第一转动密封,内转子与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密封。
[0014]根据本技术,联轴器组件包括设置在主轴外壁的第一联轴器和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第二联轴器,第一联轴器、第二联轴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相互卡接的连接齿,所述连接齿上设有用于对联轴器组件减缓扭矩冲击的缓冲结构。
[0015]根据本技术,所述缓冲结构为衬胶层,设置在连接齿的外壁,衬胶层为聚氨酯材料,通过在连接齿外壁衬聚氨酯,可减少电机启动时对联轴器组件产生的扭矩冲击,提高联轴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6]根据本技术,第一轴承座的内侧为向心轴承,第二轴承座内侧为推力轴承,向心轴承用于支撑主轴,推力轴承用于避免主轴转动时弹簧、活动罩跟随转动。
[0017]根据本技术,泵壳的前壁及后壁分别设置有第二接口、第一接口,第一端盖远离泵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子盖,内转子远离从动齿轮的端部与转子盖搭接。
[0018]根据本技术,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月牙板均为车削毛坯后经线切割加工成形,月牙板通过两枚定位销及一枚螺丝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通过车削出毛坯再使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出外形的方式,加工及组装方式简单、成本低。
[0019]本技术的内啮合齿轮泵,其有益效果是:
[0020]1、该内啮合齿轮泵,通过电机经联轴器组件驱动主轴及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配合月牙板形成吸力抽取液体,设置的弹簧及固定在主轴外壁的第二轴承座,可以通过弹簧弹力实时补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磨损后产生的间隙,减少内泄漏量,在每次设备维护点检时,可通过外置的磨损量指针及磨损提示块上的刻度线确认当前剩余磨损量,达到磨损值时及时进行维护更换,避免在生产途中出现故障导致停机,达到预防性维护的目的。
[0021]2、该内啮合齿轮泵,在联轴器组件相互卡接处设置的缓冲结构,可起到减缓启动时扭矩冲击的作用,使联轴器使用寿命更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月牙板均通过车削加工后再经线切割加工成型,且月牙板仅通过两根销钉及一根螺丝与第一端盖固定连接,加工及组装均比较简单,换件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内啮合齿轮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内啮合齿轮泵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图3的B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图3的C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第一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第二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内啮合齿轮泵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啮合的示意图;
[0030]图9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第一端盖、月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内啮合齿轮泵的活动罩、磨损提示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底座;2、泵壳;3、电机;4、第一接口;5、第二接口;6、第一端盖;7、转子盖;8、第二端盖;9、罩壳;10、第一轴承座;11、第一联轴器;12、第二联轴器;13、磨损量指针;14、活动罩;15、磨损提示块;16、刻度线;17、主轴;18、第二轴承座;19、弹簧;20、月牙板;21、第一转动密封;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内转子;25、第二转动密封;26、衬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啮合齿轮泵,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泵壳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设主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以及用于隔离高压区、低压区的月牙板,所述月牙板的内外弧面分别与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主动齿轮滑动连接;所述泵壳和电机之间设有一根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泵壳的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从左到右依次套设有罩壳和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主轴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补偿所述主动齿轮轴向磨损的磨损补偿组件以及用于确认磨损状态的磨损量指示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补偿组件包括第二轴承座和弹簧,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的外壁,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罩壳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量指示组件包括磨损量指针、活动罩、磨损提示块,所述磨损量指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罩壳上壁且位于开口一侧,所述活动罩卡接在所述主轴的外壁,所述活动罩的外壁与所述罩壳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磨损提示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罩上壁且与开口滑动连接,所述磨损提示块上表面设置有刻度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的左壁及右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泵壳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态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