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841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包括装载机构,装载机构包括胶泥混合箱和驱动电机,胶泥混合箱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旋杆,胶泥混合箱的内侧开设有滑行槽道,螺旋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内壁清洁盘,内壁清洁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洁轴;上述方案中,利用装载机构与清洁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胶泥混合加工完成之后,可以利用螺旋杆带动内壁清洁盘转动,通过内壁清洁盘与胶泥混合箱的内侧紧贴来带动内壁清洁盘对胶泥混合箱的内壁进行清洁,进一步维持了胶泥混合箱内壁的清洁度,保证了胶泥混合箱良好的清洁效果,同时,螺旋杆的反转可以带动内壁清洁盘快速取出,对内壁清洁盘进行清洁。清洁。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温防腐涂料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树脂鳞片胶泥是一种高聚物分子改性剂高分子防水防腐涂料,主要特性为:扁平状的玻璃鳞片在树脂中重叠排列成鱼鳞状,形成致密的防渗透涂层,对水、酸、碱、部分溶剂及其它一些特殊化学介质具有优异的抗渗透性,并且通过有序分散的鳞片分散松弛衬里层固化成型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从而克服了传统衬里技术的介质渗透及残余应力的破坏腐蚀时效两大问题,广泛用于烟气脱硫系统的吸收塔、烟道内。
[0003]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胶泥的粘性,使得在混合之后,胶泥难以从加工装置的内侧清理出去,等到胶泥冷却时,胶泥就更加难以从加工装置的内侧清理出来,现有的清洁方式无法完整的对装置内侧的残留物进行完整的清洁,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包括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胶泥混合箱和驱动电机,所述胶泥混合箱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胶泥混合箱的内侧开设有滑行槽道,所述螺旋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内壁清洁盘,所述内壁清洁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洁轴,所述内壁清洁盘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行联动块,所述内壁清洁盘的外侧与胶泥混合箱的内侧转动连接。
[000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行联动块的外侧与滑行槽道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行联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位于内壁清洁盘的内侧,所述滑行联动块的底面为光滑弧面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簧以及滑行联动块底面光滑结构的配合,使得滑行联动块在滑行槽道的内侧滑动至胶泥混合箱的底面时,螺旋杆持续转动带动滑行联动块的底面与滑行槽道的底面之间相互抵接,进而使得弹簧收缩,再使得清洁轴的底面与胶泥混合箱内腔的底面相互抵接,实现对胶泥混合箱内腔底面的清理。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胶泥混合箱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面与胶泥混合箱内腔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胶泥混合箱一侧开设的出料口,通过出料口来对混合成品进行接受,出料口的底面与胶泥混合箱内腔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能够有效的防止胶泥混合箱内腔的底面残留物过多的情况发生。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行槽道的底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滑行槽道的内侧可拆卸连安装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的内侧与胶泥混合箱的内侧
相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面板来将滑行槽道进行封闭,防止在混合的过程中,混合物落入滑行槽道的内侧将滑行槽道堵塞,严重影响后续的清洁过程,保证了清洁过程的快速进行。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旋杆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混合机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旋杆内侧开设的的限位槽,使得螺旋杆转动时可以有效的带动混合机构进行转动,在保证清洁过程有效进行的同时不妨碍混合工作的正常运行。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外侧与限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内侧与螺旋杆的外侧之间设有间隙。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轴在限位槽内侧的滑动连接,使得限位轴在限位槽的内侧卡接固定,螺旋杆转动能够有效的带动限位轴转动,连接套筒的内侧与螺旋杆的外侧之间设有间隙,可以防止连接套筒的内侧与螺旋杆的外侧之间产生磨损。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混合轴,所述混合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延展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延展片可以实现对混合轴的纵切面的延展,使得混合的面积大幅扩大,提高了混合效率,同时能够防止气泡的产生。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壁清洁盘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内壁清洁盘和清洁轴为金属材质构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加热块进行加热可以使得内壁清洁盘和清洁轴的外侧温度升高,而内壁清洁盘和清洁轴为金属材质构件使得内壁清洁盘与清洁轴之间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能够将黏附的胶泥进行加热,使其软化,便于清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技术中,利用所述装载机构与清洁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胶泥混合加工完成之后,可以利用螺旋杆带动内壁清洁盘转动,通过内壁清洁盘与胶泥混合箱的内侧紧贴来带动内壁清洁盘对胶泥混合箱的内壁进行清洁,进一步维持了胶泥混合箱内壁的清洁度,保证了胶泥混合箱良好的清洁效果,同时,螺旋杆的反转可以带动内壁清洁盘快速取出,对内壁清洁盘进行清洁。
[0022]2.本技术中,利用安装于内壁清洁盘底面的清洁轴可以对胶泥混合箱内腔的底面进行转动清理,将胶泥混合箱内腔底面的残留物进行刮动,底面清理出的残留物通过出料口扫出,进一步提高了胶泥混合箱的清洁程度,提高胶泥混合箱的清洁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装载机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混合机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清洁机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装载机构;110、胶泥混合箱;120、滑行槽道;130、螺旋杆;131、限位槽;140、驱动电机;
[0029]200、混合机构;210、连接套筒;220、混合轴;221、延展片;230、限位轴;
[0030]300、清洁机构;310、内壁清洁盘;320、清洁轴;330、滑行联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包括装载机构100,装载机构100包括胶泥混合箱110和驱动电机140,胶泥混合箱110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旋杆130,胶泥混合箱110的内侧开设有滑行槽道120,螺旋杆1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包括装载机构(100),所述装载机构(100)包括胶泥混合箱(110)和驱动电机(140),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泥混合箱(110)的内侧转动安装有螺旋杆(130),所述胶泥混合箱(110)的内侧开设有滑行槽道(120),所述螺旋杆(13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清洁机构(300),所述清洁机构(300)包括内壁清洁盘(310),所述内壁清洁盘(3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清洁轴(320),所述内壁清洁盘(310)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行联动块(330),所述内壁清洁盘(310)的外侧与胶泥混合箱(110)的内侧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联动块(330)的外侧与滑行槽道(120)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行联动块(330)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位于内壁清洁盘(310)的内侧,所述滑行联动块(330)的底面为光滑弧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泥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泥混合箱(110)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面与胶泥混合箱(110)内腔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烯基树脂超细树脂鳞片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