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7857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壁转动设置有输送轴,且输送轴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内壁,所述输送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送轴带动驱动杆转动,使得驱动杆通过蜗杆、蜗轮和第一转动杆带动两个破碎齿之间相互转动并对土壤进行破碎处理,同时驱动杆转动会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使得碾碎棍和第二转动杆公转的同时并自转,并通过碾碎棍表面的突刺将卡在过滤孔内壁的土壤向下挤压,避免过滤孔被堵塞,使得可对土壤进行破碎预处理,从而实现减少土壤均匀搅拌并修复时间的目的。壤均匀搅拌并修复时间的目的。壤均匀搅拌并修复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装置
,具体为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0003]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直接对土壤进行搅拌并喷淋,未先对土壤破碎处理,这就使得对土壤均匀搅拌并修复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设备壳体,所述设备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壁转动设置有输送轴,且输送轴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的内壁,所述输送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包括设备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壳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内壁转动设置有输送轴(3),且输送轴(3)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1)的内壁,所述输送轴(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蜗杆(5),所述蜗杆(5)的表面啮合有蜗轮(6),所述蜗轮(6)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杆(7),且第一转动杆(7)通过设置在设备壳体(1)的中部,所述第一转动杆(7)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破碎齿(8),所述驱动杆(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轴(9),所述设备壳体(1)的中部活动设置有弧形连接板(10),所述驱动杆(4)相对应弧形连接板(10)位置的表面通过设置有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表面固定设置有碾碎棍(14),所述设备壳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的中部开设有多个过滤孔(12),且碾碎棍(14)位于过滤板(1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转动杆(7)关于设备壳体(1)中点的竖直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修复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且弧形连接板(10)为二分之一圆环形结构,所述弧形连接板(1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且相邻两个连接块(16)之间通过螺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若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和宇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