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76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单片机其中一个引脚连接,第二电阻一端、三极管基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均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发射极均与外接电源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均与单片机另一个引脚连接。通过各元件与单片机的两个引脚连接,实现对三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控制,使用两个单片机I/O口即可驱动,比正常驱动少用一个单片机I/O口,便于剩余接口与其他器件的连接。便于剩余接口与其他器件的连接。便于剩余接口与其他器件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小家电的控制电路板,使用的控制芯片一般为51单片机,通常由于成本或者空间的问题,需要选用引脚数刚好够用的51单片机。控制板上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都是根据具体产品的需要而定的,除了发光二极管之外,还有其他的器件需要使用到51单片机的I/O口。此时,方案定下来后,往往选用的51单片机I/O口会不够,从而限制了其他器件的连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三极管的发射极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均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元件与单片机的两个引脚连接,实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三发光二极管共三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控制,即,使用两个单片机I/O口即可驱动,比正常驱动少用一个单片机I/O口,便于剩余接口与其他器件的电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与第二发光二极管串联,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四电阻,可以对第二发光二极管起到限流作用,利于保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均匀。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五电阻与第三发光二极管串联,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五电阻,可以对第三发光二极管起到限流作用,利于保证第三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均匀。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三极管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电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三电阻,可以对第一发光二极管起到限流作用,利于电流的稳定性。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三电阻,可以对第一发光二极管起到限流作用,
利于电流的稳定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一电容,第一电容对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起到抗干扰作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并联,第一电容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一电容,第一电容对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起到抗干扰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参照图1~图3: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均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均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其中,本技术中提及的电连接均为通过导线电连接,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在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为pLED1或pLED

A,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在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为pLED2或pLED

B。
[0017]通过各元件与单片机的两个引脚连接,实现对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共三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控制,即,使用两个单片机I/O口即可驱动,比正常驱动少用一个单片机I/O口。具体的,所有灯不亮时,单片机的两个引脚设置为输出高电平;当需要点亮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时,将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低电平,另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低电平;当需要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时,将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高电平,另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低电平;当需要点亮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时,将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低电平,另一个引脚设置为输出高电平。
[0018]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四电阻R4,可以对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起到限流作用,利于保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均匀。
[0019]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五电阻R5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串联,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五电阻R5,可以对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起到限流作用,利于保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亮度均匀。
[0020]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三极管Q1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电连接。
[0021]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并联,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对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起到抗干扰作用。
[0022]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R3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0023]本技术的一种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单片机的其中一个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均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和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均与单片机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刚冯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翰唐智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